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管敏

   [摘要]近二十年发生的大量金融事件给金融业敲响了警钟,努力提高金融业的诚信和公信力已成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诚信建设的根本在于教育。目前大多数高校只重视对学生金融基础知识及技能教育的传授,而忽略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文章分析加强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诚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
   [作者简介]管敏,湖南商学院财政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金融学、风险管理,湖南长沙,41020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1-0113-0002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要求为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它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立人之本、立业之本、立国之本。我国已进入信用经济社会时代,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与高风险性要求,对从业人员的诚信要求变得更为重要。高校是金融类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加强对金融类学生的诚信教育已成为向社会输送合格金融人才的必要条件。
  一、加强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金融类专业学生是金融队伍的预备军,其中大部分学生未来要进入金融行业,从事金融工作。大学期间是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观念、诚信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因此高校承担着金融类专业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金融人员岗前教育的主要场所,必须大力加强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
   (一)有利于树立金融类学生诚信意识
   金融业是个特殊的行业,金融本身的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决定了金融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能否具有抵抗这种高收益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整个金融业的职业信誉。这类人才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具有特殊的内涵和意义。因此,高校作为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开展诚信教育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为金融类学生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为将来金融类学生毕业后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提高金融类学生的综合素质
   金融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较多从事金融相关工作,如各金融机构的具体工作、国家制定的金融政策、金融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等工作,这就要求金融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金融类学生在日常的金融专业学习中,不仅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而且还要强调金融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这样才能保证金融类学生毕业后成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三)有利于金融队伍的健康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工作者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金融人员在具备较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能遵守各项金融政策和法规,成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因此,高校金融类教学中,要把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纳入专业教学之中,使金融类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认识到从事金融工作不仅需要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同时还需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保证金融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诚信环境恶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诸多不良社会现象,通过各种途径间接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个人权利本位观念盛行。部分大学生对物质、金钱、利益的强烈需求欲望,导致了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约束意识越来越弱,不诚信行为成为普遍现象。当个人利益受到影响时,他们可以不惜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这种诚信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金融类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
   (二)专业教学中诚信教育缺失
   综观我国高校金融类专业教育,大部分教学中缺失诚信教育。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研究上都较少涉及诚信教育。在教学理念上较多仍停留在金融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素质及实际操作能力等硬件素质的培养,而忽视诚信道德教育等软件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多数高校都以简单的公共思想教育课程代替专业性较强的金融诚信教育,大大降低了诚信教育效果;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通过说教法来告诫学生要诚实守信用,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在教学研究上国内还无独立金融诚信教育教材,有关的金融类专业诚信学术研究还较少。
   (三)金融诚信评价缺位
   诚信评价体系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学生考评方面,学生的优劣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尤其是用金融专业课的成绩来衡量,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大多忽视学生的诚信状况,由于没有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故也就没有学生诚信评估标准的存在;其二表现在金融各从业资格的考试内容中虽涉及到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但分值占比较低,对于金融诚信方面的内容几乎没有。其三表现在各教育部门对院校的评估主要以师资队伍、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情况、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等为主来评价院校情况,而未把学生的品德和诚信作为一个指标来考核高校,从而误导学生轻视诚信的重要性。
   (四)家庭诚信教育的缺乏
   家庭教育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家长及亲戚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榜样的作用。然而部分家长及亲戚朋友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思想政治、诚实守信等方面真正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那么势必会影响子女的诚信观念,在他们心中形成一种对讲诚信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还有部分家长对子女发生的不诚信行为不但不批评,反而放纵甚至表扬,对子女的不诚信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完善金融类学生诚信教育措施
   (一)优化诚信环境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金融诚信教育主题宣传。可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宣传栏等方式在学生中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舆论氛围;通过校园网络开设“诚信论坛”方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讨论,搭建学生自我教育的网络平台;开展以金融诚信教育为主题的优良学风建设活动,深入分析校园中不诚信现象,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召开各类主题班会活动引入某些金融失信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开设金融诚信教育相关课程
   其一,把金融诚信教育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或限选课程来开设,组织金融从业人员与高校教师联合编写相关教材,或将金融职业道德内容从金融基础课程中单独列出来,在内容上予以充实完善,单设金融诚信教育课;其二,在金融模拟实习过程中渗透诚信理念,注重学生在高仿真的各种模拟软件中化重复工作为生动现场表演、化抽象为具体事物让学生亲身体会当诚信与利益发生冲突时的考验,从而真正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三,邀请金融从业人员以专题讲座形式,通过他们的工作经验、亲身经历讲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较具有说服力。
   (三)建立金融类学生诚信档案
   建立金融类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诚信状况,内容可包括诚信承诺书、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健康状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其中信用记录是诚信档案的重点,主要考查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学杂费交款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承担责任及履行义务情况。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确立诚信目标、自我教育 、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对学生诚信档案进行终身、动态化管理,还可与学生的毕业推荐联系起来。
   (四)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诚信作为大学生成才的基础,高校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使不诚信行为无立足之地。可分别从学习诚信、纪律诚信、生活诚信、经济诚信等方面制定考评细则,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诚信度综合测评工作。尤其要与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入党资格、保研政策的评选等结合起来,还可单独设立诚信奖学金制度,引起学生对个人诚信度的关注及激发学生保持良好诚信的积极性。对于违反诚信的相关规定要严加惩罚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增加失信成本,从而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古人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心相交,成其久远。总之,金融类专业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必须使金融类学生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遵守诚信的重要意义,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诚信体系,使不诚信行为无立足之地,最终为国家培养出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全惠玲.高职应用金融人才诚信教育与实施机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2]王瑛.金融应用型人才诚信教育目标定位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3]姚苏芮.论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14).
  [4]李羲涵.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诚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学习月刊,201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0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