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莞邑名村”建设新水乡的若干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打造“莞邑名村”建设新水乡只有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最大程度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这样才有可能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共建宜居农村,共享幸福家园,使村落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名村规划新水乡
Abstract: to build the "city enterprise name villa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water only from all around the actual conditions, to solve the most pressing from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ost basic starting, the greatest degree keep local elements, reflects peasant amorous feelings, depends on the different local resources endowment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 slip in one village, discover the connotation, cultivate characteristic, forms window, image and brand effect. So that it was possible for the farmers participate, build livable rural, sharing happy home, make village to show renewed vitality.
Keywords: name village planning new water
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的发展,村落也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在发展前进,怎样保存村落原有特色,让村落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我们这次规划思考的方向。
1. 规划编制背景、范围
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城建亮点工程视察活动总结会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新时期我市农村建设水平,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全体市民的幸福指数,决定在全市开展名村创建工作。
本次规划范围为洪梅镇梅沙村辖区范围,规划面积约470.98 公顷。
2. 条件发展分析
通过对梅沙村的一系列现状评估,我们得出梅沙村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2.1发展优势
①城市绿道从村内经过,绿道的建设对村庄的环境起到推动作用。
②村内拥有具有可提升潜力的景观要素――水系。
③村内的建设条件较好,主要道路宽敞平整,公共服务设配套比较齐全。每年的建设让村获得稳定的提升。
④村的地域文化元素比较丰富,梅沙村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洪梅镇花灯的传说源于梅沙,村内仍保留元宵节制作花灯的习俗;村民热衷粤剧,村内定期举行粤剧表演活动;特色饮食“三滚骨”得到推广,除了村民外,还吸引大量外来人特意进村来品尝。
2.2存在问题
目前村内道路的建设单纯注重针对于汽车的交通功能而忽视了对行人本身的思考。比如主要道路笔直宽敞,行车顺畅有余,却让步行者觉得单调。实际使用上来看,在村内而言并不存在很大的机动车交通量。而日常休闲散步的居民,不能开车的老人、儿童,这样的步行使用者数量却不少。对于后者,目前的村道建设显得显得单调乏味。
3.总体规划
将其浓厚的水乡特色、花灯文化与名村的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一处具有浓厚传统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化舒适生活质量的新型村落。我们将其定位为:
可识别之村落――(地域特色)
可驻留之村落――(宜居特色)
可品味之村落――(人文特色)
3.1 规划理念
洪梅花灯由来已久,是东莞市现存最具岭南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洪梅花灯起源于明末清初梅沙村,规划深入挖掘梅沙村传统花灯文化,开发以花灯为主题的民间文化活动品牌,以便传承历史、繁荣文化。梅沙水系丰富,村内有大小河涌及池塘分布,河涌是村的交通通道,人们多围绕河道展开生活,河涌是水乡文化的承载,也是人们水乡记忆的源头。
我们将以往水乡生活中的诸元素,以及花灯文化重新嵌入现代村落的生活中,组建具有现代生活质量、富含人文韵味的新型水乡村落生活形态。
岭南水乡•南国灯府
水映灯府,
处处聆听自然之声。
灯耀水乡,
处处绽放旖旎风光。
灯水相伴,幸福相传。
“岭南水乡•南国灯府”应包涵以下几部分:
第一,打造亲水空间,具有能引起人们对旧水乡生活情境共鸣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以及对新滨水生活情境体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
第二,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新的社区文化交融共生。深入挖掘花灯文化,将其镶嵌到村落的景观建设及生活中。
第三,拥有现代的社区生活质量保障与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四,慢行步行系统在村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一个让人们“慢”与“静”的场所,也是一个人们社交、聚会、休闲的充满生机的场所,同时也是文化交流、景观展示的空间。
为此,从一段昔日传统水乡中典型的河边的休闲时段中,以人的行为活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梳理。
其一,是对人的行动的研究,即对居民日常行为模式的研究对人的行动研究,特别是闲暇时段的行动研究,是规划的起点与基础
其二,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梳理
该项侧重于对水乡传统的社区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并设法让其在新的社区生活中延续。
其三,是对公共空间之间连接通道的研究与规划
社区内的文化活动往往发生在公共空间之中。不同公共空间的连通情况影响人的行为模式。该项与前两项互为作用。
其四,是对景观与街头小品的规划
通过对景观的规划,以及街头小品的规划,一方面可恢复部分昔日富有魅力的水乡风景,另一方面可将水乡文化元素提炼出来,以城市小品的方式符号化,嵌入街头公园的建设中。
对该点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A、标识系统。由指示牌,提示性铺地等
B、主要人行通道布置路灯,人聚集的公共空间做好照明
C、设置有一定特色的石桌、石椅等设施
D、在适当地段种植富有水乡特色的植物
E、一些具有水乡文化特色的元素,也可以提炼出来,放到小品、铺地等设计中。比如莲,菱角,鱼等,船等等。
3.2规划策略
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得到建设新水乡社区的若干思路
(1)组建专门的步行/自行车线路,连通村内绿地与河边的开敞空间。
线路的职能有三个:其一是交通功能,其二是汇聚功能,让居民在此行走并交流,其三是提供丰富而有趣味的视觉变化。
(2)提出对目前河道水质的改善计划。包括加强排污截污功能的建设。
(3)河堤的建设,在适当的地段可以考虑采取生态堤岸。
(4)增加亲水平台。这可以与第3项结合考虑。
(5)发掘发扬本地的饮食文化(如三滚骨等传统美食)。但是要加强对餐饮业的排污控制,特别是临水设立的餐饮区段。
(6)发扬发掘本地的粤剧文化。增加村内舞台的设立。包括了在沿洪涡水道滨江地段设立大型户外舞台,作为日后体验粤曲文化的主舞台。滨水舞台的设立,结合了洪涡水道一侧岸线的建设,营造了一个大型的公共活动中心。该地段兴建舞台面向大江,具有更好的用地条件,形成了“流水载粤韵”的风雅意向。同时此地距离生活区有一段距离,减少了唱曲过程中对居民作息的干扰。
同时还考虑扩大原礼堂建筑村的主舞,结合街头绿地等适合地段设立小舞台,以及设立室内/半室内的舞台等。可考虑定期举办村内或者村间的曲艺舞台会,让粤剧在此重新流行。
(7)结合民间花灯的传说,考虑举办村花灯节之类的民俗欢庆节日。
(8)围绕居住区内的宗祠及周边具有特色的红粉石建筑,形成特色建筑展示区,有意识地在建筑间的空地增加绿化种植;升级、改造内部街巷;在连接外围道路的街巷沿线增加标识牌及路灯;将红砖、绿树、灰瓦,具有一定特色的建筑群落保护下来,并形成休闲节点,能吸引一定量的游客进入参观、体验。
(9)饮食文化、粤剧文化、花灯典故等等传统民俗文化应当与休闲度假开发结合在一起,以乡土特色风貌进入休闲度假开发中,通过休闲旅游将梅沙的乡土特色风貌广为传播。
4.小结
通过梅沙的名村规划实例,我们认识到打造“莞邑名村”建设新水乡只有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最大程度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依托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这样才有可能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共建宜居农村,共享幸福家园,使村落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42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