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理论有很多,如经济增加值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四尺度”评价理论还有平衡计分卡理论(Balanced Scorecard,BSC)等,根据2006年国资委公布实施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时办法》及《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横向分为四个部分,纵向分为三个层次,形成立体结构。四个部分分别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通过8项基本指标,14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对企业绩效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
一、企业绩效评价的内涵
企业绩效是指一定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企业经营效益水平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经营者业绩主要通过经营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经营、成长、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来体现。企业绩效评价包括了对企业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两个方面的评判。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企业绩效评价是评价理论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和现代分析技术而建立起来的剖析企业经营过程,真实反映企业现实状况,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的一门科学[4]。
国资委在《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中提出:综合绩效评价,是指以投入产出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的综合评判[5]。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
绩效评价系统作为公司管理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评价目标。企业绩效评价系统的目标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指南和目的,它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目标。绩效评价系统要处理好评价系统目标和企业目标之间的依存关系。企业目标的实现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建立合适的组织结构、建立管理控制系统、制定预算、设计绩效评价系统和激励系统,等等。
2、评价对象。绩效评价系统有两个评价对象,一是企业,二是经营管理者,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评价对象的确定非常重要。评价的结果对绩效评价对象必然会产生影响,关系到评价对象今后的命运问题。对企业的评价关系到企业是扩张、维持、重组、收缩、转向或退出;对经营管理者的评价关系其奖惩、升迁等问题。
3、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绩效评价系统关心的是评价对象与企业目标的相关方面,即所谓的关键成功因素。这些关键成功因素具体表现在评价指标上。关键成功因素有财务方面的,如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每股税后利润等;也有非财务方面的,如售后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创新速度和能力等。因此,作为用来衡量绩效的指标也分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如何将关键成功因素准确地体现在各具体指标上,是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
4、评价标准。绩效评价标准是指判断评价对象业绩优劣的基准。选择什么标准作为评价的基准取决于评价的目的。在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中常用的三类标准分别为年度预算标准、资本预算标准及竞争对手标准。为了全面发挥绩效评价系统的功能,同一个系统中应同时使用这三类不同的标准。在具体选用标准时,应与评价对象密切联系。一般来讲,评级对象为经营管理者时,采用年度预算标准较恰当;而评价对象为企业时,最好采用资本预算标准和竞争对手标准。
5、分析报告。绩效评价分析报告是绩效评价系统的输出信息,也是绩效评价系统的结论性文件。绩效评价人员以绩效评价对象为单位,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及其他信息系统,获取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后得出绩效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数数值或状况,将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数的数值状况与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对比,通过差异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责任及影响,得出评价对象绩效优劣的结论,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上述五个要素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不同对象、指标和标准的选择,其报告的形式也不同。
三、我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根据2006年国资委公布实施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时办法》及《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横向分为四个部分,纵向分为三个层次,形成立体结构。四个部分分别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通过8项基本指标,14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三个层次对企业绩效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
指标体系由基本指标、修正指标、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三个层次构成。
基本指标反映企业一定期间财务绩效的主要方面,并得出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结果。
修正指标是根据财务指标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对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作进一步的补充和矫正。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是指在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与综合评判。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的确立与执行、经营决策、发展创新、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方面。
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构成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通过参照咨询专家意见和组织必要测试进行确定。如表1所示。
企业盈利能力状况以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
企业资产质量状况以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两个基本指标和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三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与资产的安全性。
企业债务风险状况以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两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四个修正指标进行评价,主要反映企业的债务负担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企业经营增长状况以销售(营业)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两个基本指标和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比率三个修正指标,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资本增值状况及发展后劲。
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战略管理、发展创新、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八个方面的指标,主要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
战略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制定战略规划的科学性,战略规划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知程度,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及其执行力,以及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发展创新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
经营决策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决策管理、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执行、决策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重点反映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
风险控制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及效果,包括风险控制标准、风险评估程序、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等。
基础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制度建设、内部控制、重大事项管理、信息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包括财务管理、对外投资、采购与销售、存货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法律事务等。
人力资源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人才结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储备、人事调配、员工绩效管理、分配与激励、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工作热情等方面的情况。
行业影响评价主要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对国民经济及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带动力、主要产品的市场认可程度、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以及产业引导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社会贡献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吸纳就业、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上缴税收、商业诚信、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贡献程度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实行百分制,指标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通过征求咨询专家意见和组织必要的测试进行确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为30%。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的权数均按百分制设定,分别计算分项指标的分值,然后按70:30折算。
参考文献
[1]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马宏建.用什么标准评价中央企业业绩[N].中国改革报,2006-05-18.
[3]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2006-9-12.
[4]张涛,文新三.企业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06-4-7.
作者简介:李春洪(1979―),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会计及中小企业等方面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78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