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苏倢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国际与经济贸易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紧缺人才。目前许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而企业却又缺乏相关人才。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毕业生学而不能用,单位需而不愿招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就目前高校国际贸易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8-0128-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六部委针对中国目前的人才需求状况,提出了实施“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号召。根据调查,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学校的供给相脱节。因此我们需要研究目前高校该专业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按需培养。
一、目前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人才供需脱节。长期以来,中国国际贸易专业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教学与应用脱节、知识与技能脱节的教学现状。毕业生如果不能一上岗就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又不愿意花时间来进行岗前培训,这就会造成毕业生学而不能用,单位需而不愿招的现象。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泛而不精。首先,过于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上求全求多,通识课的比例过大挤占了专业课程的空间。其次,通过分析对比国际贸易教科书,可以发现有许多知识点内容重复交叉。例如,《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实务》在贸易术语以及货运、保险及惯例方面有重复的地方;《国际结算》与《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结算方式有交叉的内容等等。另外,目前一些高校的国际贸易课程安排存在先后顺序不合理的问题。如《国际贸易实务》与《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函电》同时开设,章节的进度却不一致,这既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也会造成重复讲解,这不符合教学规律,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个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课时和学分分配上,实践课程占比例少,另一方面,即使在实践课的开课数和课时上有所保证,但是在教授过程中往往流于书本和流于理论,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较少。
4.师资配置缺乏,学生知识结构不能按要求构建。目前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双语教学。但能实施双语教学的师资严重匮乏。既精通专业又精通一门外语的教师为数不多,而且适合中国学生的双语教材严重不足,如果完全按照国外原版教材上课,对授课教师是一个挑战,对大部分学生来讲要消化教材内容难度也很大,因此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学生兴趣难以激发。中国外贸专业教师与国外相比,很少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大多缺乏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就会使讲课拘泥于书本或现成的案例材料,缺乏感性的认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国贸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习兴趣难以激发。
二、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向
1.培养熟悉国际商务流程及具体操作的人才。根据网上调查及历年来高校的现场招聘会来看,许多的招聘单位,例如外贸公司、海关、物流公司及政府外贸机构等,对国际贸易应聘人员的要求是要熟悉国际商务流程及具体操作。这就要求高校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对国际商务流程、计算机办公应用、各种单据制作及文件处理等知识的良好应用能力。
2.培养商务外语基础扎实的人才。外语掌握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外贸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经过本科专业英语课程及双语课程的学习,应该具备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商务人才所必须的基本英语交互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商务和英语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
3.培养熟悉国际商务洽谈与沟通技巧的人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与世界经济对接度的提高,商务谈判已经成为各类工商企业经营与发展、合作与销售的重要商务活动内容,广大商务工作者迫切需要掌握谈判知识与技能,并在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为此,高校教学应使学生系统而实际的学习商务谈判的实务内容与方法。
4.培养熟悉国际贸易法律及惯例的人才。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是遵循国际贸易法律及惯例的,由于对国际贸易法律及惯例不熟悉造成公司经济损失甚至破产倒闭的情况很多,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中,各种法律已成为阻止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工具。熟悉国际贸易法律及惯例的人才是现今企业难求的人才之一。
5.培养熟悉国际结算及证券业务的人才。随着金融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金融元素将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际买卖当中,从贸易起始的商品筹资生产到贸易结束时的货款结算对金融机构的依赖将会加强,因此银行系统及证券公司每年都要招收一批熟悉国际结算或证券业务的高校毕业生。
6.培养具有上岗资格的人才。鉴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考证几乎成为对口上岗的前提,而其可供选择考取的资格证较多,学生不可能每一个证都报考,而每一个证所对应的岗位有一定区别,如何组织学生有选择的报考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考证的指导工作。
三、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
1.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设置柔性化专业方向培养模块,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成为有用之才。为使培养目标更明确,需要细化专业内的培养方向:比如国际商务方向、国际物流方向、国际法律与惯例方向、国际理论与政策方向、商务英语方向、国际金融与证券方向等。
2.课程设置上力求与专业方向衔接。课程设置上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平衡好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内容和比例。第二,课程内容有交叉点或重复点的,在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的选择上相关教师应当有所交流、有所侧重。第三,部分与考证相关的专业课程可以提前开设。比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可以提前在本科大二下学期开设,这样也可以为学生在毕业前考证争取更多的时间。
3.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因材施教。(1)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知识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书本的理论和政策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从背名词和相应知识点的痛苦中解脱出来,通过参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讨论,加深自己对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理解。(2)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用一些制作精良、内容充实多样的课件以及一些高质量的视频图像,与自己的口头讲述结合,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景之中,从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集装箱运输方式时,可以将集装箱托运流程的整套图片演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感观现场拍摄的图片来认识所学知识,仿佛身临其境,印象深刻。(3)参与式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上,采取分组讨论、角色表演、模拟谈判等参与式的教学,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就会被带动起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增强,教学的效果会非常明显。
4.建设一支“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引路人。加大师资培育力度。教师需要主动钻研教学理论、学科知识,还应联系企业、海关等相关单位,做到多请教、多实践、多总结,借此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根据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设一支“三结合”(专兼职结合、校企结合、国内外结合)的结构合理、水平高、素质好、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经济贸易业务运作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5.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紧缺技能型人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平台。高校应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利互惠的合同,逐步建立合作、协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扎实的技能功底,成为应用型人才。
6.激励学生参加考证,组织学生参加大型的商务技能大赛。通过把考证计入学分制,或者进行双证培养模式都是激励学生参加考证的好方式。另外,如果学生在学校期间能够参与到不同层次的商务技能大赛中,亲临竞争的氛围,将对学生的技能以及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永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错位缺失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
[2]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张军.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管理,2008,(5).
The Study to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Skillful and Undersupplied Talent
WEI Su-jie
(College of Laws and Commerce in Guangxi University Xingji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Liberal Arts,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With our countries’ opening process deeper and deeper,the needs of the human resources of world trade are creasing;such professional and skillful talents are undersupplied.The graduates are unemployment,while companies are lack of such clerk.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talent college cultivates is not confirm with what social need.So this thesis will focu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skillful world trade talent according to social need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skilled;shortage of qualified personnel;training mode[责任编辑 陈凤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2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