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新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志华,王宗会

  摘要: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是指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管理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基础性工作。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会计工作的质量。为做好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等方面来研究会计基础工作,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有助于分析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也就是说,可以将内部控制五要素作为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新路径。
  关键词:会计基础;内控要素;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152-02
  
  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是指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管理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而内部控制是适应国内外证券机构监管要求,由股份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其全体员工实施的,为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从内控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还是信息沟通及监督方面的控制都是会计基础工作完善的保证。企业在规范自身的会计基础工作时,可以考虑从内部控制的视角进行规范和管理。
  一、从内部控制环境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控制环境是指构成一个单位的控制氛围,是影响内部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主要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员工的胜任能力,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这其中,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政策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机构设置和人的因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
  首先是机构设置。当今多数企业实施了ERP系统,在ERP环境下,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外延得到扩展。ERP系统将会计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的主体从会计部门延伸到各相关部门。业务动态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由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共同完成,作为ERP后台数据支持中心发挥很大作用,同时,ERP系统下各模块主数据维护和业务动态数据的录入由各业务部门岗位人员来完成,这样,随着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如何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值得我们探讨。
  其次是会计人员的稳定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完全市场化,由于公司管理体制不同,薪酬分配制度差异,企业文化的不同,人才流动也就成为一个正常现象,但会计人员的频繁更换对会计基础工作带来较大影响。由于各公司经济业务不同,新的会计人员对公司的业务熟悉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同时,按照规定财务人员还要进行规范的工作交接程序,加之有些经济业务的发生具有延续性,会计人员工作交接往往不能交接到很细的程度,这对以后会计业务处理的判断带来很大影响,最终对企业经营成果造成影响,所以,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稳定会计队伍,可以保证会计基础工作和减少相关人工成本。
  最后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素质提高问题。目前,各公司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都不同程度实施了信息化管理,加上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各企业都加强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一边在进行员工培训一边员工在辞职的情况,使企业成为培训学校。同时要注意按照不同的岗位需求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合理引进不同层次的人才,对关键岗位员工要重点培训,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确保会计队伍整体的素质提高和稳定,这样,才能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稳定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从风险评估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风险评价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包括分析和辨认实现确定目标可能发生的风险。而风险评价和风险防范所涉及的会计基础工作也一直是公司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变化,如新的会计软件系统上线、新的会计准则出台等,必然会导致资金资产的安全控制的变化。因此,如何保证基层单位的销售资金及时存入银行,如何保证基层单位暂存资金的安全保管以及由此导致岗位的相互牵制要随着这些变化适时跟进。例如,在ERP的运行系统中,传统的会计处理重心已从借贷分录转向清账工作。风险的分析、应对和规避做得如何也主要取决于这些基础工作的质量,而这些工作的质量又与岗位设置,工作重点划定,奖惩机制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息息相关。因此,会计基础工作必须随着外部环境、风险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然,除了资金监控,资产管理、税务管理等方面也必须如此。
  从日常会计处理来看,随着新准则的出台,须要调整的业务比较多,而且这些账务调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滞后和遗漏。准则的消化过程很容易造成基础工作出现问题,特别是一些涉税问题,这些风险连同公司历史遗留的问题对基础工作都会形成较大的冲击。而我们的任务就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消化新的准则和要求,在培训的同时抓好流程规范和账务处理规范,尽可能地减少相应的财务风险。另外,在会计资料的形成、使用和保管中,风险控制相关的基础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例如在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信息手段的发展也为信息的外泄创造了条件,相应的岗位设置、权限设置及人员变动等问题必须相应地进行调整,做到相互牵制。
  三、从控制活动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控制活动是管理者为了确保管理指令能够得以有效实施而制定并实行的各种政策、程序及控制措施。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这些控制活动的形成也正是会计基础工作的成果表现。在会计基础工作中所逐步形成的各项流程和政策要求最终会以制度、规范等形式确立。但是,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不应只是文件资料的形成而且更应表现在执行力上。例如,在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动,ERP系统开始应用,企业会计准则也在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相应的会计控制流程也必须相应地进行调整;再如,会计核算办法要根据新准则的出台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相应的财务信息也因此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动态调整的过程都反映着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
  在内部控制中,会计工作交接是否制度化并得到有力控制是企业控制活动的重要表现。在一般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也明确规定,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交接工作内容边界经常会比较模糊,会计交接工作仓促,甚至存在未交清工作就调动或离职的情况,从而对会计基础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导致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与会计账簿记录不一致,银行单丢失等。工作交接的混乱也容易使员工产生内部矛盾,使工作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各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全面性。特别是在ERP系统下,会计数据的备份和备份介质的保管是由信息部门来完成的,所以财务部门应与信息部门共同制定ERP系统下会计数据的备份制度和管理制度。
  四、从信息沟通方面规范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信息沟通是指信息在企业内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横向之间以及企业与外界进行有效的传递。它直接影响着企业基础会计工作的质量。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一些制度和规范,甚至是一些潜规则作用的发挥。以租赁费为例,租赁费的支付标准、时间变动以及停止支付、发生纠纷等问题可能首先是由非财务部门接手和处理,财务部门至少是费用核算员并不清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没有及时的信息沟通,财务账面的租赁费金额经常会出现入账严重拖延,租赁费期间错误等情况从而使信息失真。而如果公司对此类业务进行了制度约束或费用核算员与相关负责人私下形成非制度性工作惯例,都可以大大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
  另外,在ERP系统下,一项业务往往涉及到业务、零售、信息管理等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适时协调和沟通,任何环节出项问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财务部门的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以及企业与外部的信息沟通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将越来越大,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从内部监督方面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在内部控制活动中,监督是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内外部因素的变动而不断地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框架进行检查评价的过程。我们实际上很难将目前的内部控制与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完全分开,任何一项内部控制检查的内容也都是通过会计基础工作的一些形式反映出来的。
  会计软件的不断升级、会计准则的不断修正都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要有效实施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就必须掌握软件系统的各项功能、熟知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如何接轨等问题。在ERP系统下,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牵制制度、用户管理制度、主数据维护制度、授权管理制度和稽核制度等配套的制度集合,对这些准则变化和新制度都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都需要一定的开支。另外,会计基础工作检查不只是上级对下属的检查,它更普遍的表现为各基层单位内部的自查、宣传以及奖惩机制的建立和执行。而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支出,因此,贯彻成本效益原则也是相当必要的。
  相对于会计基础工作,内控制度更多地体现为框架性和抽象性,如果将构成要素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完善相结合,会计人员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也将外部内控检查压力转变为内在动力,并形成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M].长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
  [3] 内部控制课题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解读与案例分析[Z],200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5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