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季素萍

  摘要: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为使学生达到学与用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尤其是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从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师专业成长三个方面阐述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这一方法时应注意的教材的选取、案例的选择、课堂的讨论和教学效果的反馈问题,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14-02
  
  在我国高校现行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现在依然普遍采用,即以教师讲授课本内容为主体,学生做笔记为辅助。这种方式过于重视授课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本应作为教学的主体和对象,同时,由于缺乏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对理论进行补充和反馈,使得教、学两者不能很好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正是现有的这种不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得培养出的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与市场经济真正所需要的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结合我校组织行为学课程教育的实际情况,从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出发,证明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尤其是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是有效的。
  一、组织行为学课程特点
  组织行为学是学生学习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各管理专业课的学习。所以,做好该课程的教学工作,让学生理解并牢固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是各组织行为学教师和学者一直研究的课题。
  组织行为学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该课程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人文社会和管理学科的进步,它涉及管理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是行为管理在管理学的应用,它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研究如何对组织进行有效管理、激励人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另一方面,组织行为学课程多为直接面向社会生活的实例,是管理学诸多学科中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的很多研究结论都可以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实践中,其应用好坏直接关系到组织的业绩。
  可以说,组织行为学具有的这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得本课程的授课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如果单纯讲授理论,讲起来枯燥乏味,而且无助于学生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管理活动。于是,如何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对有关的概念和学说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如何把组织行为学概念转换成有效的实际技能,就成为这门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研究内容。
  二、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单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是不适用于组织行为学的教学的,这是由于这门课程所具有的应用实践性的特点所决定的。该课程的学科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贴合实际管理的案例来辅助教学,使课程理论在剖析实践案例的过程中达到很好的融会贯通,进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不但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意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案例情节为线索,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启示下,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思维,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是一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1.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现在培养出的大多数管理人才其理论水平高于实际管理应用水平,这与我国培养人才的方式有着极大的关联。教师在组织行为学的教学过程中多是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和培养,而且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感受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够以鲜活的案例作为引导,让学生对案例所蕴涵的问题和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师并能给予学生很好的话语权,让思想的火花多多碰撞,那么,在案例的探讨中就可以使学生对抽象且复杂的课程理论得到清晰且直观的认识,既强化了他们的理论知识,又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目标。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案例教学对于大学生来说,能迫使他们把理论作为工具帮助他们解决应用中的问题,使他们不仅懂得理论概念而且会应用这些理论。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理论使其所学知识更牢固,也提高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交流沟通的意愿和合作意识,进而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讨论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又会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3.案例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管理案例本身是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浓缩,是大量真实事件的概括和提炼。研究案例一方面可使感性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可学习管理的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务技能。案例教学法能有效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充分重视案例选定过程,要通过深入调研,多角度对案例进行反复推敲,使得案例中所蕴涵的理论知识能够与教学实践到达良好的结合。案例选定过程将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实际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案例的过程又是一个教师再学习的过程,这将使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虽然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明显,对学生和教师能力的提高都大有裨益,但要使得每一次的案例教学都体现出其价值,达到其教学目的,就要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教材要具有应用性
  很多教材在开章和结束本章时所引用的案例基本上都是国外的案例,再加上理论又基本上都是国外的理论,整个学习过程就像在国外学习一样,缺少针对性。因此,选取的教材一定要体现应用性,这势必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比如,在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一节中,则少不了把问卷法纳入重点内容。因为它在市场经济的活动中,是一线管理人员经常用到的知识和平时不可缺少的必备能力。
  教材要同时包括问卷法的理论和应用能力要点,要在不同的条件下选择和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公示,通过对信息进行汇总,进而为某种决策判断打下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实用创新能力,进行课堂练习时可以要求学生为某单位设计一个问卷调查表。
  2.案例的选取要恰当
  案例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整个案例教学的成败,因此,从学科的整体性来进行掌控,选定的案例一定要紧贴理论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做到理论能在案例中应用,案例能反映理论。对多媒体和案例集等方式要充分重视,在激发学习兴趣和启发思维方面,它们比单纯的说教式方法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除了组织行为学教材中提供的案例外,必须从其它渠道补充,比如国外教材或资料、学术网站和少量国内专著等。但在运用国外权威案例时,必须考虑其适用性。另外网站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要注意筛选。教学案例应具有时代性,符合外界环境的实际情况,即案例的选择应注意贴近时代,以时代的典型事例作为主要的关注点。经过众多渠道的甄选可以编写组织行为学案例集印发给学生,其中一些作为课堂教学的讨论案例,其它作为学生课后阅读自学的材料。
  3.把握好案例讨论环节
  案例讨论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分组讨论和课堂全体讨论。分组讨论时,限定时间进行分别讨论,各组由一名学生进行发言阐述本组观点,再由老师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引导,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根据案例分析的情况对各小组进行成绩评定。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议题要紧扣中心,案例所呈现的问题要与内容相符,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提问及拓展,积极引导学生的讨论;其次,强化案例的目的性和界限,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在讨论中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再次,要掌握好议题的数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教学,通常可用3到4个问题即可;最后,要把握好各个问题的关联性,从而达到引导学生对案例所呈现出的问题逐步深入认识的目的。
  教师在整个环节中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宽学生的思路。讨论结束后,教师应给出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对案例中涉及到的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
  4.教学效果的反馈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考查其对相关理论知识是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可通过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正确性以及是否有独立见解等方面给予成绩评定。授课教师要重视案例在实际教学中所呈现出的反馈结果,要对在案例探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进而完善和提高。
  总之,结合组织行为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从大量的组织实践资料中筛选出系列的代表性事例,在综合加工和系统集成的基础上,给予细致的准备和科学的组织,进而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但是在现代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法只是其中一种,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慧仙.组织行为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0,(2).
  [2] 匡素勋.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初探[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
  [3] 吴崇,沈小青.组织行为学案例教学的课程组织探析[J].文教资料,2009,(2).
  [4] 高晓芹.组织行为学教学方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5).
  [5] 刘素琴.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初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