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及其促进教师成长的范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春艳

  摘要: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问题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实践和认识活动。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问题和现象。整合运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两类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对教师的工作、生活和他们对学生的影响的变化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投资因素进行描述。同时,简要介绍了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方式的范式,以及教师教育的外在条件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专业发展;教师教育;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253-02
  
  在教育科研方法中,定量研究是要寻求将数据定量表示的方法,并要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形式;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调研者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在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时,定性研究常常用于制定假设或是确定研究中应包括的变量。有时候定性研究和二手资料分析可以构成调研项目的主要部分。
  在教育研究中,定性研究通过系统的经验总结和深刻的哲学思辨,使人类积累了丰硕的教育智慧和财富;定量研究超越了定性研究纯粹的哲学演绎和通俗的理性思辨的局限,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技术化。然而,无论是只有定性研究还是只有定量研究的教育研究,其视野都是极其狭隘的,只有打破对立,实现二者的整合,才能有效地解决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信息容量和知识结构及价值观念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与此同时,学习化社会悄然而至。在此背景下,学校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思想、课程体系、课程理念、课程类型、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等方面也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教师的作用尤为重要。自然而然,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例如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育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Andrew J. Wayne, Kwang Suk Yoon, Pei Zhu, Stephanie Cronen, and Michael S. Gare等所著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验:动机和方法》(2008)中,详细地论述了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引入投资需要牢固的研究基础;仔细地考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并清楚地表达了未来工作的特定方向。虽然我们不知道专业发展是否可以对以下成绩有积极影响:当提交围绕典型设置变化的计划时和当这份计划取决于多种多样的训练者时,尽管关于有效的专业发展的特征都是一致的,但仍然存在着关于区别对待成功的明确特征的有限证据。此文对那些引导和说明这个研究的人们解释了来自于提出现行研究需要的实验的益处,并且提出了当遇到实验方法被应用于专业发展研究时的独一无二的方法问题。文中讨论的方法所面临的问题是:谁来设计这些实验,更确切地说是谁来设计这些准实验?研究人员随机设计控制因素,这些因素集中在面临共同的一套方法问题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干预,以及由此设计的五个相关问题。问题如下:
  设计问题1:教师将会有什么待遇?
  设计问题2:什么情境影响专业发展?在这个问题中,分别从课程内容、专业发展的环境以及专业发展经验的测量三方面情境来研究情境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设计问题3 :在什么水平(条件下)时应采取随机任务?归纳出在以下三种情况时需要采取特殊预案:一是解决教师流动问题;二是空间分离的作用;三是相对样本大小的影响。
  设计问题4 :样本应该多大?
  设计问题5 :衡量标准是什么,怎样衡量和什么时候进行衡量?大体来说,可以从对中介变量的测量、成果措施的校对、测量成果时间的说明等方面来解释对衡量标准的把握。
  此实验的益处在于:为处理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需要和所需的资源提供了一个方法。实验使研究人员广泛地控制了要研究的教师待遇是什么,在哪些背景下研究这些待遇,样本的结构和规模,以及实施的时机和调整措施的使用。同时,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可能用于对专业发展实验的进行和解释。
  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这是一个涉及如何看待教师专业、教师专业性质的问题。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一般沿用西方学者的三种基本范式框架。
  (一)“熟练型实践者”范式
  该范式认为,教师职业同医生、工程师等职业一样,其专业属性在于其实践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以及实证的效果。在这种范式中,“教学实践”被认为是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教师的专业程度就是凭借这些专业知识、原理、技术的熟练程度来保障的。这种范式主要的研究措施也是侧重于专家―新手比较,即将专家教师同新手教师进行比较,挖掘专家教师所具备的特质,并认为专家的特质可以传递给一般教师,使其获得专业发展,进而成为优秀教师。因此,可以对新手与专家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行为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提出新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发展策略。同时,从一般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差异比较中抽象出优秀教师的特质,揭示出优秀教师的成长周期及规律以及对教师成长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研究型实践者”范式
  该范式强调,教师不仅应是一个教育实践者,同时也应是一个研究者。继“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讨论后,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大家似乎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和进行教育研究,研究教育对象──儿童,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策略等,并在研究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育能力与水平,以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这类研究很多,研究内容已逐渐从教师参与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论述转到研究型教师特征的把握以及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策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上。
  (三)“反思型实践者”范式
  强调教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需要。这种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形式的“反思”,促进教师对自己、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事物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教师的专业行为或专业发展取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及反思。
  也有学者综合了前面的几种范式,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多种范式综合产生作用的结果。例如,香港大学徐碧美采用人种学的案例研究方法,在香港选取了四位中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一位教学新手,两位较有经验的教师,一位专家型教师),并进行跟踪比较研究。经过一年多的课堂录像、访谈研究,揭示出教学新手和专家型教师之间在行为方式和拥有知识方面的诸多不同,运用默会知识论、人种志的考察、教师知识结构分析,提出了有别于信息加工模式的一些重要观点,对专家型教师特征进行了富有价值的理论补充。同时,其研究方法为我们内地学者提供了另一种研究范例。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对教师素质提高的各种途径进行研究探索。以下几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即教师素质的提高)的基本途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亦即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条件。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的新形式。一般由一所大学的教育系(或学院)与大学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其目的是改善教师职前培养的水平,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教师校本培训
  教师校本培训一般是指以培训内容为依据,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计划、课程与活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教师校本培训在英、美最先开始,主要针对当时已有的教师职培训模式的弊端。当时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是由大学或教师机构集中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训练。这种培训模式,其课程读者设计与中小学教学不符合,培训计划不完全适合特殊需要,导致教师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英、美等国开始重视学校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乃至教师整个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中小学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目前,国内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还比较多地停留在经验总结与概念澄清阶段,实证性研究较少,跟踪研究、田野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也不多,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的使用也较为少见,缺少定量分析。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介绍的都是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理论基础,目的是为我们研究和探讨教师成长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和研究导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3] Andrew J. Wayne, Kwang Suk Yoon, Pei Zhu, Stephanie Cronen, and Michael S. Gare. Experimenting Wit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tives and Methods,2008.11.
  [4] 王火生,涂乃登.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1997,(1).
  [5] 金敬涛.教育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2.
  [6] 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4,(12).
  [7] 袁能先.教育科研概念论略[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8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