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与对策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向妃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从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52-02
一、目前我院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
对于这次调查,大多数大学生对调查表所选的选项与现实中自己的作为大相径庭,大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但是真正能够严格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却不多。我们常说每人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迈出一大步。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对“宿舍中常流水常明灯”现象的看法是主动去关掉,可是教学楼上卫生间里的水龙头经常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哗哗流水,过往的学生却视而不见。调查显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的同学公德意识薄弱。在这次调查中,大学生对“公共场所插队现象”的看法,来自学生的反馈是:上前“马上制止”的占31%,“心里抱怨”的占50%,”心里谩骂”的占19%,还有极其少数的“视而不见”群体。对于“在公交车上向老弱病残人让座”这一问题上,大家几乎一致表态:主动让座;对“当乘手扶电梯,怎么站”,回答“自觉站在右边”的占80%,“随行人站的”占15%,“随便站”的占5%。在同学们回答“在外出遇到红灯怎么做”的一问中,“一贯遵守交通法规”的占97%,“偶尔闯红灯”的占2%,“经常闯红灯”的占1%。这表明,在公德认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具体行动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知行脱节”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当“关于在校园内或其他公共场合乱扔垃圾的看法”中,认为“很鄙视,宁肯拿在手里也不乱扔的”占48%,为“出于无奈,周围没垃圾桶”的占50%,为“怎么方便怎么来”的占2%。在不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还做的远远不够,即不能做到“兼济天下”。比如“面对一些不良图片视频的做法”,大部分选择“回避”,只有极其少数选择“举报”。
二、大学生公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公德习惯缺失。这主要包括在公共场合中不注意礼貌礼仪、行为举止、谈吐语言等方面,有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仪表不整,穿拖鞋、背心出入图书馆、教室、操场甚至老师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有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满嘴粗话,和别人交流时指手画脚;个别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举止不雅,有伤社会风化;更有甚者上课接听手机或睡觉等。
2.社会公德意识不够。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具有是非对错能力,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不懂得遵守社会公德,例如不爱护公共财物,在教室桌椅上传播“课桌文化”,在旅游景点随便留言,在公共场所乱刻乱画、宿舍或教室内大声喧哗,乘车不给老弱病残及孕妇让座,乱扔垃圾,不懂得节约水电资源等。
3.诚信意识欠缺。有些大学生思想浮躁,不能脚踏实地,在许多事情上希望不劳而获,不求奉献只求索取,缺乏诚信意识。主要表现在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就业违约、助学贷款到期不还等。
4.法治观念缺失。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依法治国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大学生应该算是一个高智商人群,可是,大学生违法的事件却时有发生,更有名牌大学学生没有法治观念,近年来高智商犯罪越来越多。例如,个别大学生年轻气盛,容易冲动,一语不合就拳脚相向,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也有个别人宿舍内赌博或看黄色录像等等。
三、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公德差的原因分析
1.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传统和现代的文明理念发生了更加激烈的碰撞或摩擦,这种碰撞和摩擦使处于在校园和社会衔接处的大学生们迷茫和矛盾。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现实的教育出现反差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这就让部分大学生在进行公德意识塑造及人格塑造上缺乏了明确的标准,从而陷入到了迷茫中,以前我们说大一时代的迷茫,现在有些大学生甚至迷茫了整个大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2.不当教育目标的影响。素质教育在中国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了,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作用还在继续。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高的“分数”一直是学生和家长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评价的“重要指标”,高的升学率更把中小学生绑在了 “数理化”课本上,近年来,又出现了奥数,虽然颇有争议,但好多中小学一直把这种奥数教育或明或暗地拿来考验我们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多数教育者更看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另外,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比较严重,他们缺少与人“分享”的意识,缺乏社会公德心及团队精神,养成了不会照顾自己、得过且过的懒散作风。
3.缺乏意志力。好的公德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想养成学生成熟健康的公德意识,家庭和学校需要完美配合,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孟子说:“人性本善”,其实许多大学生在接受到一些教育和事物时,他们心里面完全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都有把自己培养成具备良好素养的大学生的冲动,也会付诸行动,但大部分大学生由于缺乏恒定的意志力,不能长期坚持下来。
4.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思想上的教育不具有操作性,我们一直追求让我们的教育讲到学生心里去,使他们心灵上有感悟,行动上有体现,要想学生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容易。前些年,许多人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比起数学、英语真是简单多了,所以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中很多都是不够专业的教育者,自从2004年云南大学出现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大家才发现原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多么重要,而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它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教育,如果我们真要制定一个量化的考核方案,有些时候会适得其反,它只能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四、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德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提供道德楷模。教育者要有无私奉献的师德。虽然教师这样一个职业是一个人的谋生手段,但选择这样一个谋生手段的人比其他职业的人要有更高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境界。真正的教师必须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有春蚕的精神、园丁的品格、孺子牛的志向。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依靠科学真理的力量,还要依靠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所以要有诚实正直的人格。英国教育家罗素曾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教育者要爱生重教。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2.营造良好氛围,提供优质外部环境。在校园、教室、公寓、图书馆、餐厅等场所设立宣传标牌、警示语等标志,给大学生营造出一种建设和谐校园的整体氛围,把“要我做”的被动行为变成“我要做”的自觉行为,唤起大学生内心的激情和上进心,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使学生在校园中处处有压力,处处有动力。
3.建立相对完善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激发学生的动力。要建立完善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比如,建立大学生社会公益档案,把这种考核结果纳入到学生的期末成绩,召开年度表彰大会等活动,树立起一批标兵和榜样,激励大学生向榜样看齐,向文明迈进,让公德之花在校园盛开。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教师的首要责任。学生教育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决定着学生主体地位能不能更好地体现。老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典范,在潜移默化中要为学生树立起文明的标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荣辱观等,进而健康成长成才。
5.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同时以学生社团和班级为载体,把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与学生对自己的考核结合起来,把公德教育融合到活动中,把自我评价及自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
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和法规来维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规校纪,牢固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律。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作弊现象的调查中,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同时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世故圆滑,有投机取巧的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03,(1).
[2]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5.
[3]李伟刚.大学生读者公德失范行为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论坛,2006,(5).[责任编辑 陈鹤]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2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