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小川
摘要: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都开办了非师范专业,这些专业的实践教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用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实践教学手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和信息时代的条件下,极不适应。传统实践教学的观念、方式、手段、内涵、体系和结构需要改变,在坚持五个原则的基础上,注意五个环节配合,将是对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高师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47-02
在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下,一般比较重视理论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逻辑分析能力,却忽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特别是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就业实际需求与学生在校所学明显脱节,表现出缺乏对实际工作的了解,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薄弱的现象。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着市场经济对实践教学带来的严峻挑战,教学改革与人才模式转换的要求迫切希望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就是非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典型代表之一。
1.课时缩减产生的矛盾。不可否认,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但是包括学生和老师在内的一线的教学体系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改革的快速推进与准备上的缺乏,形成了一种矛盾,造成老师在课时减少后,在原有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不可能发生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完成课程任务吃紧的不适应症状。老师课堂时间分配上不得不被动地倾向于讲授理论知识,实践性的辅助训练也会形同虚设,真正的实践还是要等到毕业实习才见行动。
2.实践形式不能与时俱进。学生数量巨量增长和实习单位联系困难的矛盾、课时缩减与考试要求提高的矛盾、创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模式陈旧的矛盾,大大挤压了实践教学的空间。学生也普遍认为,实践教学马马虎虎过得去就行,重要的是考试成绩、奖学金、考研、就业,见习和实习就是走一个过场。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实践教学的内容、质量都受到了影响,实践形式也很难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是以单一方式在发展,缺少变革、进步和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3.家长观念陈旧与实习单位社会责任缺乏造成实践效果打折。部分学生家长观念陈旧,对学生成材的期望很高,但对成才过程的关心却远远不够,有的家长只关心考研与就业,其他事情的重要性都要退居其后,对毕业实习只是应付,部分家长找熟人为学生提供虚假实习证明也成家常便饭。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面临着各式各样的竞争压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每个企业努力追求的目标。逐利的思想使得企业重视的是经济利益,忽视社会责任。实习单位比较多的是无奈地被动接受实习任务,但是在操作上阳奉阴违,抽调指导人员不足或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随意性太强使学生的实习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4.中国高校职称体制对教师发展进行误导。目前,高校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职称评定的两个重要因素即科研成果与教学工作水平对教师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科研成果是硬指标,发表论文、项目申报、出版专著的数量与水平可以量化,在评定职称时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而教学水平与效果则很难量化,只能用定性的语言来表述,无法有标准化的方式来衡量,因此,教学工作不能成为教师职称评定中的决定因素。职称评定对教师行为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教师轻教学而重科研的现象环境与政策因素要占有很大比重。表现在实践教学上,教师缺乏主动性,更多是应付,即“有问有答、有问不答、不问不答”,而学生限于经验和学识,能够迅速发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得到的辅导和指导就有限,这直接影响了实习的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5.实践方案陈旧,新瓶装老酒。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很多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手段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日新月异。但是很多老师,为方便教学,节约时间,或者应付学校各种检查,多年如一日,使用旧的实践教学方案,让学生就业后还得重新学习才能适应和跟上新的市场变化。
第一,长远性原则。改革实践教学应着眼于高师院校未来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改革实践教学,应该有长远的眼光,把握长期方向与目标。并据此制定并定期更新实践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实践教学渠道,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素质与创新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第二,整体性原则。要改变实践教学各环节互相分割的状况,整体全面地设计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期间实践教学的体系,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随着知识掌握程度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各实践环节相互联系,立体的、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实践教学效果和学生技能培养与知识传授相互匹配。
第三,开放性原则。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改革趋势下,高师院校不能再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要主动与社会、企业沟通,通过协商与谈判,开拓学生专业实践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来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忽略社会利益已经成常态,很少有企业会主动提出与高校的实习合作;二来近年的高校扩招引发了学校对实习单位的竞争,使得有限的具备条件的企业有很大的谈判余地;三来高师院校在与普通非师范院校相比,已经在培养非师范专业学生上居于劣势,再不主动会被企业抛弃。因此,高师院校必须主动走出去,主动去沟通,以开放的态度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第四,制度性原则。许多实践教学中,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面对学生的专业实践,一般都是从自身经验出发给予指导,缺乏科学性和制度性。随机性的专业实践很难保证实践效果的稳定性,市场营销专业的实习或见习指导教师要主动总结专业实践的内容、项目、方式、特点、规律等,形成一整套指导学生专业实践的制度,指导整个专业实践。
第五,规范性原则。要求在总结专业实践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撰写出专业实践的指导性书籍或专业实践指南,使整个见习或实习具有稳定性、传递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所有高师院校组织专业教学人员,有条件的可以与企业有关专家合作,编写“专业岗位实习、见习指导教程”,内容至少包括相关实习的:(1)分类类别;(2)项目要点;(3)目的;(4)场地、设备、工具、材料;(5)指导教师职责;(6)要求、操作规程、注意事项;(7)相关知识等。
加强和改善实践教学还应注意以下五个环节配合。
第一,课堂教学环节。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复杂多变、范围宽广、博大精深,因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效率。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应能在短暂的时间内接触到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案例的精华部分,才能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效果。这就需要充分的信息收集与有效传递,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与应用软件,将收集到的图片、音像资料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室里就可以看到实际经济活动中专业知识的运用与专业技能的实践。
第二,实验室建设与应用环节。实验室建设属于实践教学的硬环境建设。在当前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情况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结构的改变与优化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探索实践教学发展方向的必然途径。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学生数量的规模、高校对社会实习资源的竞争以及实习单位的困难决定毕业实习在实践教学的比重应有所降低,相反,课堂见习、多媒体学习、仿真软件训练等实验室应用部分在实践教学中的比重应有所上升。
第三,课程见习环节。课程见习是专业教学的基础环节,课程见习环节应该注意六点:(1)直观性。见习的目的就是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初期培养;(2)计划性。课程见习要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不能根据人为因素来决定;(3)联系性。课程见习应与所授课程相匹配,不能盲目,不然,学生即便产生了兴趣,但与理论知识的刺激没有关联,就不会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有促进作用;(4)针对性。每次课程见习要事先设计,对课程中存有的疑惑或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5)丰富性。只要条件许可,就要努力开拓课程见习的范围与内涵,丰富课程见习的题材;(6)总结性。组织学生参加课程见习,应当在见习后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撰写相关论文,以加深对课程见习知识的理解,切忌走马观花式的见习。
第四,模拟训练环节。创新型人才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生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来锻炼各方面的素质,其中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模拟情景来训练。例如,广告策划,学生可以分别针对学校所在城市大家比较熟悉的企业,来“受托”设计广告,从创意选择到成果筛选,可行性研究都一丝不苟地进行,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老师最后点评。又如,商务谈判课程介绍了商务公关与谈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商业交易的谈判过程,通过“卖方”和“买方”的谈判,来模拟讨价还价的技巧和商业沟通的能力。在模拟的情景下,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领会商务活动的技巧,锻炼口才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补充,是对实践能力的良好锻炼。
第五,实习基地建设环节。开发与建设实习基地应以双赢为基础,以稳定为条件,以质量为标准。开发与建设实习基地,首先要主动出击,走出校园与企业沟通,选择有一定社会声誉的、管理制度完善的企业进行协商,通过授予实习基地的称号给予其社会名誉,动员企业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书。其次,实习基地建设要用心经营,不能仅在需要实习时才与实习单位联系,还应在平时多沟通,力所能及地帮助实习单位解决困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02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