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家云
摘要: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财务管理凸显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制度影响因素和管理影响因素。重点从筹资、用资、制度建设、预算管理等各方面出发,分析当前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同时,针对如何高效地运用办学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提出改善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有关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116-02
随着高校拨款方式的改变,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很多高等学校加快了扩招的步伐,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办学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制约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一、问题
(一)筹资来源单一
多元化的高校资金来源一般包括“财、税、费、产、社、基、科、贷、息”等多种筹资渠道,但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一等财政拨款,二要税收政策,三靠学费收入的被动状态。伴随高校“扩规模、上层次”的跨跃式发展要求以及民办高校、独立院校等新机制办学带来的冲击,许多高校充分意识到挖掘多种筹资途径的重要性。学费收入及银行贷款在资金来源已逐渐占据绝对比重,大部分高校已充分意识到在筹资方面要靠自我筹措,但对如何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对外投资,拓展筹资渠道重视不够。
(二)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强
为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要求,利用银行贷款筹措资金已成为许多高校扩规模、扩校区的主要措施。而利用银行借款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巨额贷款与学校招生规模不相匹配,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地追求贷款额度忽视偿债能力,会引发高校的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有些高校特别是基建的资金缺口很大程度依赖于银行借款,而贷款批复与基建不能同步,由此而带来新的矛盾,贷款资金虽已到位但由于基建手续未完备而不能使用,不仅要承担资金使用成本,还可能承受由于通货膨胀因素导致的资金贬值的风险。
(三)预算管理无法适应发展要求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的预算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在预算编制方面,很多高校仍然采用“基数加增长”的增量预算法,这样的预算方法时常存在编制不够细化的问题,随意性比较高,经常导致很多部门预算与实际情况的脱离。尤其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方面的工作情况时,缺乏量化的科学分析和论证,从而造成预算支出没有科学的定额和标准。
在预算的实际执行中,很多部门重视不够,使得预算编制和实际执行情况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预算编制的形式化现象,达不到编制预算的最初目的。另外,在预算执行后很多高校财务部也没有能够建立相应的跟踪评价机制,对于资金的使用途径和效益缺乏客观完整的评价。甚至还存在特别高校对于资金的使用没有事先预算,对于事业发展也没有计划性,很多情况只是凭着领导批字办事,这种情况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四)收付实现制的弊端无法客观反映财务状况
现行高校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一直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如学生学费收入按学年收取,受益期应与学年度相一致,由于高校实行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所以学费收入通常在每年9月份确认为收入,一方面不能如实反映每月财务状况和事业结余,另一方面,由于学费收入按学年度收取与会计核算年度不一致,也给年度财务预算收支带来困难。再如随着高校的扩张与发展,学校向银行的借款也日益增多,但高校只有在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支出时才相应确认支出,由于债务未到期时不作任何财务处理也不进行披露,所以增加高校的财务风险。
二、对策
(一)广开思路,多方筹资
面对当今多元化的高校资金融资方式,我国高校应该广开思路争取多方筹资,不能够只停留在一些如财政拨款、税收政策、学费收入等制度性资金上面。随着高校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可以应用的资金必然迅速增加,因而学会灵活使用大额资金的筹资利用很重要。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名校的筹资融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自我筹措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企业和校友的力量,把握一切资源去拓展筹资渠道。
(二)加强制度建设
1.建立经济责任制,增强各级人员财务意识
随着高等院校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及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等院校必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校内管理层次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在坚持财务公开、发挥公众监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内部中的作用,加强对权利主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用完善的财务制度规范各种财务活动程序。此外,也应该增强各级人员的财务意识,尤其是相关的财务人员,要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除了对本岗位工作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外,还应该加强各个岗位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增进了解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强化高校内部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当前,应当强化高校的内部管理控制,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争取做到不相容职务能够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合理高效运转。对于某个具体高校应该争取建立适合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完善细化。例如,人员经费支出、业务招待费方面更应该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控制线。另外,在做好相关财务工作后要注意对各项业务收支等活动进行日常和周期性的审查,在日常工作中就加强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和监督,争取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
(三)更新预算管理模式,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
1.实行绩效预算管理
要实行财务管理的绩效预算管理,并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评。通过绩效评价,掌握各单位项目管理及投入资金使用效益,作为加强财务管理及以后年度安排预算资金投向的重要依据。并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制度,绩效评价结果报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2.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和管理
预算编制是高校内部财务会计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些高校在制定年度预算的时候应该能够编制一个统管全局的综合财务计划。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虑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充分反映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总体规划,要综合衡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此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个高校要加强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控制和管理。一定要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情况实行,各个单位也应该按照财务预算下达的预算执行,杜绝无预算和超预算的开支项目。
(四)盘活资产,优化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风险意识
高校的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为合理利用高等学校的资产使用效益应该盘活资产,争取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优化配置。对于学校的全部资产应该分类管理,尤其对于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应该有一个全程的理念,争取推动资产合理配置和节约,使得高校资产的使用更好地服务于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总目标。
此外,还应该注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使用资金的风险意识。事实上,当前很多高校的经营管理都没有足够的自有资金,很多高校在国家投入有限的情况下都是举债筹集资金的,因此,合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应该注意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资金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在高校资金的投资和筹资时要分清轻重缓急,把贷款都用在能够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上来,加强资金使用中的监管、规范控制。
(五)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增加会计信息披露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方式比较传统,结果很多高校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一直没有能够引起管理者足够的关注。而随着高校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高校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学校管理决策、高校资金运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一个能够实时披露会计信息、互动批露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集成化和透明化的系统越来越成为理论界研究的课题。
2.改变传统管理模式,改核算型为全面参与学校管理
全面参与学校管理的核算型管理模式是高等学校顺利进行学校各项财务活动的有效保证,全面管理增强了规划性,减少了盲目性,能够使得学校的财力充分地发挥在各项管理活动中来。所以,建立健全全面的预算、核算制度,提高资金的参与管理的使用效益能够有效地对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监控,降低财务风险的同时,可以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益。
3.外引内培,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财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的主体,如何实施这个职责对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管理当局应该注重培养本部门人才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引入一部分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外部人员,以为高校财经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此外,一线财务人员在平常工作中应该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财经法制观念、专业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在财务人员明确职责的基础上,争取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的内部控制监督制度。
参考文献:
[1]伍利军.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简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2]吴满云.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周红军.高校预算编制方法探讨[J].事业财会,2007,(6).
[4]隋毅萍,陶俊杰.高校财务管理浅谈[J].高校讲坛,2008,(1).
[5]冯丽.高校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2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