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增强企业竞争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爱荣 刘 颖
摘 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目标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要善于将目标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企业各部门领导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精通这方面的知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各个环节的目标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才能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成本管理;目标成本;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101-03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加强成本管理成为企业一个突出而迫切的问题。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要生存、求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和对外的市场营销任务.还要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增收节支,控制成本,以实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目标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成本管理具有全员、全面、全过程的特点,企业只有通过目标成本的落实与控制,使企业每个员工都是成本管理的主人,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目标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成本应达到的水平,它是用数字表示的产品的一种理想成本,是根据产品品种、产量、质量、材料消耗、价格的预测和利润目标等资料来确定的。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就可以使企业按照确定的成本目标,控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分析影响目标差异的原因,采取各种措施消除不利的差异,降低成本。实行目标成本管理,需要做许多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目标成本
实行目标成本管理,采用标准成本系统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标准成本系统作为一种全面的管理方法,它能够把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单一性、滞后性和复杂性。标准成本系统是一种管理系统,而非是一种单纯的成本核算方法。标准成本会计应始终贯穿于企业的成本控制的整个阶段,包括事前的标准成本的制定,事中成本发生时的控制以及事后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标准成本系统包括: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差异处理。
标准成本的制定是在了解市场情况和企业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制定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然后再制定出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各项目的具体内容虽然不同,但构成其标准成本的因素都是两个:价格与数量。其中,各项目数量标准的具体确定,应由企业的技术部门在充分考虑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后,运用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其他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制定;各项目价格标准则涉及原材料的价格水平、每小时的人工工资率水平和每小时的费用分配率水平,各成本项目的价格,应由会计部门会同企业的采购、劳资等多个部门共同协商、讨论加以制定。制定出产品的标准成本后,就把它作为考核实际工作的标准。各期期末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和成本差异。并将各成本项目的差异进行分解,找出发生不利差异的原因,提出有关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然后把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根据一定方法加以重新组合,以获得各成本项目实际数额,最终确定产品的实际成本。并根据差异分析的结果,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改进企业日常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标准成本系统不仅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依据,也为存货计价提供了基础,为经济决策提供了信息,而且还大大简化了企业成本计算的工作。所以,标准成本系统对于企业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分解、落实目标成本
企业在确定目标成本后,就要将目标成本进行归口分级管理,将成本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各单位、部门、班组和个人,各责任单位把分解的成本作为控制实际发生成本的标准。把指标层层分解、落实的目的,就是形成一个以保证目标成本实现为中心,由若干指标组成的成本控制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指标都与企业内部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密切相关,建立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核算和控制各部门、班组和个人的生产消耗,检查分析分管指标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的问题,形成一个严密的目标成本的责任体系,由于目标成本的确定是根据市场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经过科学论证确定的,所以,更能被理解和接受。
企业在目标成本的分解时,要坚持合理性又留有余地的原则,合理性应体现在各单位部门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留有余地就是以防出现不可预料的增支因素而突破目标成本。将目标成本分解到基层单位、班组和个人后,要明确责、权、利。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局面,每一名职工都必须以分解的成本指标作为控制实际发生成本的目标和依据。在成本核算过程中,企业各责任单位要以企业内部确定的统一材料、水、电等价格来确定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运用科学规范的核算方法进行经济核算。核算的重点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消耗与产出的真实情况,并客观、科学地分析原因,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成本指标的实现,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三、加强目标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是对成本形成过程的控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督各项成本支出,将实际成本费用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揭示超支或降耗差异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消除、纠正不利的偏差,发展有利的差异,使成本支出始终置于被监控状态。以达到有效地控制和不断降低成本,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的目的。
(一)直接材料费用的控制
材料在企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很大,是成本控制的关键。企业要建立材料采购、验收、收发和存储制度。要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储备计划以及材料使用计划,加强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购入材料过程中有关人员要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市场动态,货比多家,质量择优而购,价格择廉而买,路途则近而选,经科学计算确定材料的最佳采购批量,避免盲目采购,做到既满足产品生产用料的需要,又不过量存储而造成资金的占用。材料在验收入库时,质量检验人员和相关人员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质量低劣的材料、超过储备定额过多的材料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应不予办理入库手续,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经办人员的责任。材料在储备过程中要保证仓库的安全和材料的不变质。同时要做好材料的领用,对消耗有定额的主要材料,要实行定额发料、配比领料的制度。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节约材料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有关人员要经常检查、了解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的情况,保证材料的安全完整。做好账实
核对工作,定期清查盘点,严格执行材料采购、验收、收发和存储考核监督制度,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达到降低产品材料成本的目的。
(二)直接人工费用的控制
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定员标准.有效地安排、利用工时,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劳动定额,使其更具合理性。严格确定各级人员的控制权限和职责,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学习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职工的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理念,把人置于成本管理中心地位,积极改善工人的生产条件,保障工人健康,激发工人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合理科学的劳动用工制度和职工保险制度。合理控制生产人员及非生产人员的比例,提高企业人员的使用效率。通过实施人工成本控制,达到增加职工收入,降低企业产品人工成本的目的。
(三)制造费用的控制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属于制造费用,如生产部门使用的水、电、设备的维修等费用。水、电是特殊的商品,虽然管理难度大,但是节约潜力很大。在电力控制方面,企业要做好电力核定负荷工作,设备选型要经济合理,动力、生活用电分台、分户装表分别计费,采用推广节电新技术、新设备降低电耗。生产、生活用水方面,企业也要分部门、分设备、分户装表进行监测,按表计量计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水的回收、洁净循环使用,节约资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选择设备时要选择技术先进、费用最少的设备,做好设备的合理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消耗,保持设备的正常功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减少机器故障及停工时间。制定严格的质量检查体系,防止次品、废品出现。
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强对期间费用的控制,组建精干高效的管理部门,严格定岗、定编、定员,减少管理服务人员的费用开支,对企业各部门的办公费、通讯费、差旅费等实行指标控制。无法进行指标控制的费用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管到位,堵塞漏洞。现代企业仅依靠内部挖潜降耗增效的空间越来越小,所以,企业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吸引科技人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共享科技资源,科学制定生产计划、方案,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目的。
四、建立目标成本激励机制
目标成本管理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如果成本管理没有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即使计划再周详,核算再精确,控制再严密,考核再严格,也只是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目标成本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机制能否发挥作用。
1.实行成本目标激励
企业要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成本目标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加强成本目标的协调性,减少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促进企业总体目标与企业各部门、个人目标的融合。员工通过参与成本计划的制定,能将个人的目标和预期融入企业的有关目标中,使个人目标和企业总目标趋于一致。为使成本目标能够产生激励效果,企业所制定的成本计划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员工需要积极努力才能完成。企业应该将目标激励与业绩评价系统有机结合。
2.实行参与激励
成本管理遍及企业的每个角落,每位员工的行为都会对企业的总体成本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让全体员工参与成本计划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整个成本管理过程,可以产生两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提高成本计划指标的可靠性。由于企业各部门员工在基层工作,他们更了解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由他们参加制定的成本指标更接近实际,对成本管理的指导意义更大。企业员工参与成本计划制定过程,有助于改变他们对成本计划的认识。二是企业员工亲自参与制订本部门或本人负责执行的成本计划,可以得到自身精神上的满足,增强其责任感。有利于员工深刻理解和自觉接受他们亲自制定的有关成本计划,从而把成本计划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3.领导行为激励与榜样激励
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对职工行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努力工作,如同无声的命令,有力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领导者带头勤俭节约,不摘铺张浪费,能形成广大职工厉行节约精神,从而有利于降低企业总体成本水平,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目标成本的控制必须有规范的考核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考核手段,企业要建立由企业领导为组长,由相关业务部门领导组成的目标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的制定和责任成本的测算、确定、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工作,为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在企业内部应是统一的,考核的指标必须是可操作的、可比的、可量化反映的。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应按月编制目标成本业绩报告,年终企业成本考核小组对各内部单位的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等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依据企业有关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实施奖惩兑现。许多目标成本管理成功企业的经验告诉我们,目标成本管理的成功之处就是实施成本否决。实行成本否决,及时兑现奖罚,将目标成本与职工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节约有奖,超支受罚,能增强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他们降耗增效的自觉性,以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是一项长期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各部门领导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精通这方面的知识。只有各个环节的目标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成本管理工作顺利,整个企业才会走向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步提高,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 姜 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5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