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葛承群

  提要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崭新课题。开展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研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对于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创新,构建中国特色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一、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科学内涵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学生根本出发,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要包括:
  第一,以学生本体为本。教育本质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也是教育的本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第二,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就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发展为理念。强调学生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并使其他方面能力也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三,以学生整体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是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现代教育体现的最大特点使教育得到普及和发展。以学生整体为本是指以全体学生为本,即以学生全体进步和发展为本。
  第四,以学生主动性为本。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是指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能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理念,使学生能够主动发展。
  第五,以学生持续发展为本。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是适应性发展。使学生具有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社会、生活、职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能力;二是潜能性发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不断的、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三是连续性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应是不间断的、连续性的;四是协调性发展。学生的发展应实现与周围环境以及自身内部发展相协调。
  
  二、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把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克服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中,老师是关键、是主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老师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第三,有利于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提高和发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和要求。
  第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着眼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建立起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生发展观,把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现上统一起来,赋予学生的发展以新的内涵。学生的发展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是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可持续的终身发展。
  
  三、构建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特点
  
  第一,理论性。以学生为本是一个教学理念问题,也是一个教育理论问题。开展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研究,探索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要研究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科学内涵、基本内容和主要形式,构建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面临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和有效途径等理论问题。只有从理论高度真正弄清问题,才能为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实践性。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问题。它是在当代高等教育实践中提出来,而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的问题。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转换现行教学理念,树立新型教学理念,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创新和发展。通过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实践活动,能够为教学体制改革提供支持,为素质教育拓展空间,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第三,科学性。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学体制的革命,也是教学理念的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开展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做到转变教育观念、坚持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日益完善符合高教发展规律的教学新理念。
  第四,创新性。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是一个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是对高校教学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是对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是对教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第五,可行性。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既是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也是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其内容要有具体性、全面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和操作。
  
  四、树立以大学生为本教学理念面临的问题
  
  第一,忽视学生全面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和培养,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功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等培养,从而容易导致学生片面发展。
  第二,忽视教师的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是抹杀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过程中存在,学生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忽视教师在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忽视学校的功能。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方面就是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但同时也要看到学校是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基本条件。在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中存在重视学生的作用,忽视学校的功能作用。
  第四,忽视学生的社会性。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没有正确处理教育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忽视了社会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五,忽视学生的整体发展。树立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不仅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强调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过程中重视学生个体和个性发展,忽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五、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途径
  
  第一,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是崭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育观的不断创新。一

是教育教学要服务于社会需要,从专业结构、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到教学资源整合等,都要密切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要以与社会需要相适应作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三是采用应用型教育教学实施模式,注重学生在应用中学习的、以实践性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四是以学生为本体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第二,树立新型学生观。新型学生观是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基本前提。一是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克服师道尊严的错误做法。二是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身心发展潜能,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培养目标。三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为目的的学生主体观。四是明确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信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五是要启迪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自身独特个性的空间。
  第三,树立新型教师观。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教师必须树立新型教师观。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实施素质教育,依据社会与人的发展需要,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的首要职责。二是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热爱与信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三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教师是学生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职责。
  第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明确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民主、信任的关系。二是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教学自由的氛围。三是要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育行为,改革教学方法,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第五,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贯彻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必须创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一是实施主体化管理。确立学生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变家长式、保姆式、裁判式管理模式为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模式,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二是实施科学化管理。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三是实施个性化管理。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
  第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必须把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放在一切教学活动首位。一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自然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二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主要指学问和见识。三是提高学生才能,主要包括自学能力、选择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四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即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8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