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挑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付保宗

  摘要:加快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对实现产业跨越追赶目标至关重要,奇瑞公司实践表明,以我为主掌控核心技术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开放式整合国内外资源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适当的政策支持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建议: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开发的政策环境,加大对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强化对企业自主开发的人才支撑,完善对企业自主开发的资金支持体系。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尚不具备现实优势的传统产业领域,加快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对实现产业跨越追赶目标至关重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自主开发企业发展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公司)在培育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积极探索,对新形势下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奇瑞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以我为主实施开放式技术创新战略
  为打破跨国公司对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垄断,奇瑞公司从关键环节入手,探索从集成创新到原始创新的创新发展路线。在创建初期,通过控股设计开发、委托设计、协同配套开发等多种形式整合国外资源,与国际一流的设计公司、试验公司及零部件公司合作开发自主品牌轿车,实现了产品开发“从无到有”的转变。在联合开发的过程中,以掌握核心技术为前提,要求开发人员必须全程参与,牢牢把握主动权,并积累了人才技术资源;近年来加快原始创新步伐,积极构建从整车、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设计到试验验证的全过程自主开发体系,推动产品开发“从有到优”的转变。当前公司已经拥有自主的发动机、变速箱、车身、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的产品开发技术,具备了持续自主开发所必须的多项知识产权。
  (二)内外兼修培养强有力的创新团队
  为同步拥有世界级人才资源,公司人力资源部设有专人维护国际重点人才库,在库人员常年保持在200多人。近年来,公司通过“引智模式”,陆续从著名的跨国公司引进 “高、精、尖”的外籍专家、海归人才100多名,分别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底盘、车型开发和整车制造、汽车电子、混合动力等汽车研发的关键领域担当重任,高端人才为公司带来国外汽车研发前沿设计理念、先进制造技术和成熟的科研管理模式。公司现有科技人员有6000多名,占员工总数的20%,拥有国内最大的汽车技术研发团队,已能够独立地承担整车和动力总成的开发任务,为适应市场需要持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循序渐进打造国际化自主品牌
  奇瑞公司从中低端乘用车产品起步,不断向打造中国的国际汽车名牌目标迈进。一方面,从单一品牌向多品牌拓展。发展初期,奇瑞公司主要产品是单一奇瑞品牌下的QQ、东方之子等车型,平均售价在10万元以下。2009年,开始实施多品牌战略,以微车品牌开瑞、乘用车品牌奇瑞、高端乘用车品牌瑞麒和商用车品牌威麟四条品牌线并举,力图在细分市场赢得更大空间。另一方面,从国内品牌向国际品牌升级。通过出口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奇瑞公司开始以中东市场为主,之后过渡到东南亚市场,近年来,开始逐步进入欧美市场。2010年出口轿车9.2万辆,占全国轿车出口总量的50%左右,连续8年居国内乘用车企业出口第一位。通过在海外建厂,建立开拓国际市场的根据地。目前,在俄罗斯、乌克兰、伊朗等15个国家和地区建成12个工厂、在建4个工厂,并有一批海外工厂在筹建中。。
  (四)开拓创新构建科学灵活的管理体制
  与合资企业不同,奇瑞公司自成立之初在制度设计上保持了独立性和灵活性。一是产权制度架构保障了公司决策的独立性和统一性。尽管经历了多次股权变更,奇瑞公司国有控股的内资背景没有变化。目前奇瑞公司的股东由十几家产业和金融机构组成,其中控股股东是芜湖市的三家地方国有企业。在公司长期发展战略方向上,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之间能够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在经营决策方面,公司不依赖于控股股东,具有独立的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体系,独立的经营决策体系保障了公司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二是通过持续管理创新保持经营活力。实行“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将政策控制集中化和业务运作分散化的思想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方面,奇瑞公司构建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管理委员会负责制,研究公司重大决策问题。另一方面,适时推行经营管理事业部制。2010年,适应企业的发展及顺利实施多品牌战略,奇瑞公司先后成立开瑞汽车事业部、旗云汽车事业部、动力总成事业部等。
  二、奇瑞汽车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市场空间不断受到合资企业挤压
  奇瑞公司主打车型仍然集中于中低端市场。2010年,乘用车销量占公司乘用车总销量的90%以上仍然是单价10万元以下的车型,奇瑞公司单车利润水平一直远低于国内主要合资汽车企业。这种依靠低附加值、低价位产品的发展模式难以支持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降低,转而对汽车的性能、安全、外观和油耗等条件提出更高要求。尽管奇瑞公司试图通过多品牌战略推出中高端车型实现产品升级,但由于产品开发和品牌认知需要一定的过程,一段时间内难以撼动合资品牌的霸主地位。受外资和合资品牌汽车在中低端和高端市场的双重挤压,不断提高自主开发能力和产品档次,是奇瑞公司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整合国际资源存在较大阻力
  由于没有跨国公司的合资背景,奇瑞公司在自主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各种干扰。随着奇瑞公司产品层次不断升级,与跨国公司正面竞争的领域不断扩大,因而,也面临来自跨国公司更加严密的技术封锁,整合国际资源难度日益加大。
  (三)战略布局阶段存在较大的资金压力
  近年来,奇瑞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并实施了一批技术改造和新建投资项目,在一定时期形成了较高企业负债率。2008―2010年3年的公司负债率分别为76%、73%和78%。同时,随着新车型不断推出,前期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较快,快速攀升的期间费用挤压了盈利空间,公司利率水平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07―2009年,公司利润总额分别为14.30亿元、3.14亿元和0.72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5.25%、2.38%和0.27%。当前奇瑞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单一,上市融资屡次受阻,对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存在一定的依赖性,难以满足基于提高技术、设计、工艺水平的持续投入,长期持续发展面临较大挑战。
  三、几点启示
  (一)以我为主掌控核心技术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奇瑞公司实践表明,掌握关键技术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对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起到核心作用。在国际竞争中,很多跨国公司依靠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在竞争中形成垄断优势并获取垄断利润,采取跟随策略的后进入企业往往因为没有话语权而受到压制,市场空间狭窄且利润微薄,资源要素投入难以获得合理回报,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受到极大制约;而先行进入者为了维护已经获得的垄断地位,往往针对后期进入者采取各种干扰和技术控制措施,力求维护和固化已经形成的分工格局。要实现企业长远发展并获得合理分工利益,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努力打破先行进入者的技术封锁和垄断,自主拥有核心技术开发能力。

  (二)开放式整合国内外资源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奇瑞公司实践表明,对于市场后进入者而言,以我为主的技术创新并不等同于闭门造车,考虑到自我培育高端人才和技术需要较长的过程,在抓住主要环节的基础上,灵活开放式地整合国际国内资源,有利于加快自主创新步伐,缩短技术追赶和培育自身竞争优势的过程。一方面,在汽车等传统产业,国际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市场后进入者必须最大可能地利用已有基础,才可能快速嫁接世界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跨越和超越发展;另一方面,单纯地依靠合资或者单纯地通过购买技术的模式,不仅很难最终实现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目的,还可能导致在关键领域越来越强的对外依赖。因此,需要探索创新能够既能有效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又能有效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实现跨越发展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如通过与国际著名公司联合开发技术平台和系列产品,系统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用较小的代价、灵活的方式买断专利,为我所用,最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搭建创新平台,运用多种方式吸引国际国内各类专业人才形成强有力的创新人才团队等。
  (三)适当的政策支持是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奇瑞公司实践表明,采取自主开发战略的市场后进入者在追赶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部分风险因素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和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化解,尤其在我国转轨的体制机制环境下仍然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因素,也不同程度制约着企业实现跨越追赶的目标。单纯依靠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自身能力难以进入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需要政府适当的引导和扶持。
  四、相关政策建议
  (一)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开发的政策环境
  一是放松内资企业进入传统竞争性产业的制度性约束。在产业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快对内开放,积极调整国家产业政策,针对内资企业适当放松竞争性产业的准入标准,尽可能消除所有制歧视,引导形成多元化产业投资格局,提高产业竞争效率和水平,在竞争中培育具有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内资企业。二是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支持优势国内自主开发企业加快产权、分配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提高品牌营销和管理水平,通过兼并重组迅速做大做强,增强市场控制力。三是支持自主开发企业培育品牌知名度。在部分行业领域,政府采购适当向自主品牌产品倾斜,引导公共行业采购自主品牌产品,积极运用政府援外项目等方式协助自主开发企业树立品牌形象。四是引导自主开发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通过收购、入股等形式进行境外投资、品牌收购、设立境外合作区、设置销售网络等,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品牌国际影响力,真正实现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二)加大对企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
  鼓励自主开发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一是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促进国内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横向联合,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及军用民用的界限,发挥全社会的技术优势,实现科技与经济、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二是加强共用技术研究平台的建设。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和国家科学基金对共性技术、竞争前研发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支持力度,针对重点产业领域,整合国内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成立专门机构和组建专门队伍,重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共用技术研究,提高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水平,为企业自主研发产品提供基础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自主开发企业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和技术资源。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提高资源效率的机会,通过与国际技术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和实验室等方式,引进、消化、吸收更高档次的技术和开发更前沿技术,开展面向国际市场的适应性开发、海外市场认证,构建全球研发体系。
  (三)强化对企业自主开发的人力资源支撑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对产业竞争力的支撑,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人才要素条件。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教育体系改革步伐,逐步建立面向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增加高素质、高技能、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供给,尽快缓解产业发展高端人才不足的局面。二是积极促进现有高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调整,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专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出一批符合企业需要、具备合格工作技能的技术工人。三是积极支持企业从国内外引进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特别是各专业紧缺人才。
  (四)完善对企业自主开发的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健全政府和社会多渠道投入的资金支持体系,扶持自主开发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产业升级,在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适当降低开展自主开发的市场风险,协助企业渡过短期难关。在财政政策方面,积极运用低息、零息、免息贷款等方式支持内资企业的自主开发项目;在财税政策方面,适当运用补贴消费者、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开发,通过在企业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阶段,适当给予一定幅度的税收减免优惠,给予进口关键零部件和技术关税优惠等方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支持自主开发项目;在金融政策方面,健全风险投资机制,鼓励自主开发企业逐步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开发性金融信贷政策体系,不断拓宽自主研发企业的融资渠道。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49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