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正确认识产业高端形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乔为国 周 娟

  一、产业发展的七种高端形态
  
  长期以来,一些人常常将产业转型升级等同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发展高端,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它们都是转型升级重要的途径与方向。
  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最经常被提及的形态,也是最狭义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农业和制造等产业部门而言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两个特征,一是高技术含量,研究与开发强度较高。二是新型,一般是最近数10年内才涌现、满足新的社会需求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除了信息技术产业外,还有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多个产业部门。
  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产业由不同的价值链环节所组成,包括研发、设计、制造、销售等。分工与专业化,使企业可以将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集中于部分环节。如玩具产业,一些美国公司拥有许多全球著名品牌,承担设计和营销等环节的活动,而将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外包给我国许多公司。不同的环节,其附加值高低是不一样的。处于“微笑曲线”两端的设计和销售环节附加值较高,而处于中间制造环节的附加值较低。
  产业内高内涵形式。同一产业内,可能有不同的生产方式,产品和服务可能也有差异。如即便在最为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有普通农业,也有有机农业或旅游观光农业等特色农业。有机农业,或者说生态农业,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生产无污染的天然食品。旅游观光农业,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可以认为是以田园自然和农艺人工风景为主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具有保护和美化环境、观光旅游、体验等功能。相对普通农业。有机农业或旅游观光等特色农业就是农业生产领域内,内涵、品位、技术含量或附加值更高的形式,更能满足高层次需求。
  知识型服务业。这是产业结构演化的高端形态。产业结构发展变动有一定规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私人部门服务业比重提高,经济“软化”,和产业的知识化,特别表现为基于知识的服务产业的成长。如美国当前经济中,私人部门服务业占GDP比重已近70%。美国也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二战后专业和科技服务业成长迅速,比重由1.5%上升为当前的7%,是仅次于房地产和金融的第三大服务行业。健康服务及社会救助产业比重上升为6.8%,成为第四大服务行业。
  产业网络中关健地位。这是产业价值网络控制力的高端。如连锁经营,被认为是20世纪商业界的一场革命。其中,特许经营是最普遍的,总部提供品牌、技术和经营模式等,以契约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特定区域的经营权,加盟店交纳一定使用费。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知名品牌和独特经营技能的总部,处于连锁企业的支配地位。又如现代产业体系下,分工与专业化,常使企业仅构成产业价值网络的一部分。以个人电脑业为例,生产网络包括应用软件、硬件外围设备、CPU设计制造和操作系统等厂商。由于操作系统及微处理器在这个价值网络中的基础性地位,使微软和英特尔具有了较强的支配与控制力,因而它们也被称为Wintel霸权。
  创新创业集群。从空间角度去考察,产业发展必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它并不均衡分布,产业集群已经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地理的临近,交易成本的降低,相互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可以提高集群中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区域竞争力。随着分工的加深,出现沿着产业链某一环节集群的现象,包括制造集群或创新创业集群。伴随着制造环节向外转移。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有向创新创业集群这种高端形态演化的趋势。相关的企业与研究教育机构集中于有限的地理范围内,主要从事研究开发与创新创业活动。比如美国硅谷和瑞典的Kista科学城,已演化到创新创业集群形态。
  企业家经济。创新是企业家职能,产业发展是企业家推动的。无论在区域范围。还是国家范围,如果有企业家在积极活动,他们就可以将变化或危机作为开创新的企业和服务的机会,也将创造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因此,一个经济体,如果有利于并有大量企业家活动,那么,这个经济体就可以称为企业家经济。企业家经济可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竞争力和高收入来源。因此,企业家经济是从行为主体角度考察的产业高端形态。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重要形态,但不是唯一的。因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是唯一途径,也不是最重要的。如即便在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近年其在GDP中比重只约为专业和科技服务或健康服务业的一半。特别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在传统产业还具相当比重的情况下,对其他产业高端形态与之相应的转型升级途径要予以充分重视。
  
  二、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因素
  
  (一)地方技术与人力资本储备不足 产业调整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在已有产业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占据高端产业链环节与市场,这需要有技术和需要有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如浙江温州,是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率先发展的地区之一,作为先行地区,较早遭遇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更为稀缺,成本上升,传统靠模仿起家、低成本要素投入的增长方式遭遇瓶颈,要求产业转型升级。但本地缺乏高校,许多企业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强的专业技术背景,地理、文化等原因使其他一些地方人才又不愿流人当地,缺乏技术和人才的问题暴露,直接制约本地产业升级。
  
  (二)动力与倒逼机制不够
  产业需要升级时,许多企业不是选择加强研发,吸引人才,而是选择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内地或其他地方转移,因为其他地方有便宜的土地、劳动力或环境成本。产业转型升级是国家意愿,但常与企业意愿不一致,企业首要关心的是要赚钱,进行经济决策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加大了技术投入和产品研发收益方面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研发的动力。虽然,局部范围看,如温州地方的企业外移,使产业某种意义上以另一种形态升级,即投融资活动的增多,经济金融服务化。但从更大空间范围内来看,靠要素投入增加的外延式扩展增长方式并未改变,产业内涵没有提升。如今江苏苏南和苏北在苏北共建工业园区,将苏南的一些产业向苏北转移,解决苏南土地不足问题,情况是相似的。而之所以企业可以低成本拿到土地使用权,深层次的原因又与土地国有,地方政府具有很大掌控权,地方政府间竞争及GDP是重要考核指标密切相关。另外,倒逼机制不够,与国家一些产业政策不当也有关系。
  
  (三)军用民用和产学研的分别
  在许多领域,我国有技术优势,但却无法成功将其产业化。如我国能把人送人太空,却迟迟造不出自己的大飞机,这与我国历史上长期采用军用民用分割的两套生产技术体系有关。特别在

我国当前如航空等许多军事领域技术能力领先于民用部门的情况下,也就难以充分发挥政府军事需求和技术溢出对民用部门的带动作用。无线环境技术,已经在我国“863”计划中立项,目的是取得与后3G有关的一系列核心专利。但如何把新技术产业化,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却是我国移动宽带ICT产业发展需要破解的关键问题。我国当前的移动宽带ICT产业,去年刚完成3G的发牌,而日本近几年即将开始4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我国长期的产学研分割,最初对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及企业是创新主体的认识不足。
  
  (四)金融体系约束与产业准入限制
  我国金融体系中国有银行比重高、地方中小型银行不足,银行贷款倾向于有担保或抵押的。服务企业发展也需要贷款,但服务行业中企业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企业,许多没有大量厂房和设备,难以满足这些银行贷款条件。特别在这些企业大多是中小型企业或新兴企业的情况下,缺乏信用记录,使它们更难得到贷款。所以,就出现一方面银行存在高额存贷差;另一方面许多中小性服务企业尽管成长性很好,但得不到所需贷款,制约它们快速发展。这在相当程度上是政府行政管制的结果。虽然说,金融业的分业经营,限制民间资本进入,使它易于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但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美国是金融创新过度,我们是该行业中竞争不足,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新阶段服务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被管制的,不仅是金融业,其它一些重要、代表未来方向的产业部门,民间资本准人同样是受管制的,如电信行业、文化服务等等。
  
  三、消除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因素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地方高等教育
  地方政府、教育科研机构和产业界,是区域产业成功发展的三角基础,缺一不可。要创新教育体制,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使许多地方高等教育机构更早拥有合法身份。特别对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地方社会经济力量薄弱、政府财政力量有限的条件下,需要在地方高校发展早期,国家教育部门,对其发展给予更多经费支持,而不是只对少数重点大学倾斜。
  
  (二)推行普追的经济政策
  更加重视产业环境完善,如便利交通、良好办公环境、丰富人才供给、基础设施等,以建立公司集聚的长效机制。还需要弱化地方短期以GDP为主的考核倾向,对于创新创业集群或者企业家经济来说,研究开发或者创新创业是核心和主要活动,难以用短期GDP来衡量。
  
  (三)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细胞,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发展有赖于企业,特别是私人企业部门去具体实现和推动。特别在当前产业生产网络化情况下,企业常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等去实现向产业控制力高端等形态转变。政府的先进技术,可以通过适当途径向民用企业部门转移,避免技术领域的大规模重复投资,也有利于技术外溢。打破产学研风格,也需要重视私人企业部门的基础性地位,发挥市场机制与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包括在技术开发与标准制定方面。我们需要一个企业家社会,服务业发展,企业家社会的建设,需要金融支持与更多的创业领域。这也意味着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放宽金融等行业的民间资本准人,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家成长。
  
  (本栏目策划、编辑:张 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78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