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产品营销浅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博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也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从现代市场需求看,消费者购买农产品,不仅要求农产品质量水平、外观特色、品牌以及附加服务,而且对农产品的消费已从解决基本需求转变为满足营养均衡、绿色、健康的需要。
  关键词:农产品 形势分析 营销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升级,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农业产业体系,必须切实解决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农产品营销,进而实现质量效益目标。
  一,我国农产品营销的现状分析
  由于农产品市场具有供给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产品市场多为小型分散的市场;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农产品市场风险较大等特点,因而我国农产品营销呈现如下现状:
  (一)农产品产销的季节性矛盾突出。
  不同于工业生产,农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通常按季节性生产,全年销售,储存条件要求较高,许多农产品易变质腐烂。农产品产销的季节性不平衡矛盾成为影响农产品营销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做好农产品储藏。但从中国的现状来看,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都相对滞后,以农业合作社为例,目前中国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数量少,规模偏小,入社农户占乡村总户数的比例小,相当一批农业中介组织仅仅停留在生产或技术环节的简单合作,成员之间的联合为松散型,农业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达不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目的,在发展产业经营,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能力十分有限。这就使得目前农产品品牌营销缺乏真正的实施主体,很难对农产品品牌实现有效的投资、管理及维护。
  (二)经营者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目前许多农业生产者经营的核心不是品牌而是农产品,缺乏品牌形象实力的营造,仅将品牌视为商标.同时,许多农产品经营者对农产品市场需求调查不够,未能深入研究人们的现实需求以及市场对农产品的潜在需求.除此之外,许多优质特产因无注册品牌,导致农产品土味浓,精品少,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强。因此市场化理念的缺失成为制约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因素之一.
  (三)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
  打造农产品品牌,使之长久发展下去.归根到底是想办法提高农产品质量,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使生产过程标准化和系统化,符合国家和国际市场标准。然而,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质量检验、标识管理等各个环节,缺乏一套严格而完整的标准和市场准入监管制度;产品质量不稳定,水污染、空气污染、农药残留对产品品质影响大;品牌塑造、管理和推广力度不够,许多地区注重是品牌塑造或推广,不重视品牌管理和维护,导致假冒品牌泛滥,品牌价值下降。
  (四)农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在农产品品牌营销过程中,从种苗的培育到产品的生产,从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持。虽然中国农业科技经过50多年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整体而言,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的到位率不高.距离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还存在一定距离,再加之目前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于新技术,新事物的接受不是很容易.进而难以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二,营销策略
  (一)农产品品牌化策略:
  首先是政府要转变观念,增强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战略当作今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其次,是加强对农产品的引导,帮助广大农民改变原有的农业观念,逐步提高农民的品牌意识,除此之外,品牌的塑造既要保证内在形象.又要不断完善外在形象。品牌的内在形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特性上。质量是品牌形象的核心,是产品的生命所在。品牌的外在形象主要体现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包装等。
  (二)渠道问题
  销售渠道窄,渠道不畅是影响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完善现有销售渠道,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大力加强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是搞好农产品营销的关键。首先,对现有县及县以下农贸市场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增加大型农贸市场存农产品销售中的仓储、信息、结算和物流服务等功能,做好质量检验、标识管理;其次,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克服分散经营的缺点。鼓励和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产品销售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三)质量管理策略
  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优质,新鲜,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优化农产品品种、发展特色农业,这是提高农产品品牌形象的基础。强质量管理和认证,科学种植和施肥,以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
  (四)技术策略
  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对品牌价值的增值能力,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在树立品牌形象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品种研制,、良种选育,以及产品生产和后序的加工、包装等环节。攻克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农产品加工、保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推进品牌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三、结语:
  在我国原有农业生产基础上,加以科学的营销策略及正确的管理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内农产品生产能力,形成更大的生产规模和更高的产品质量,重新树立中国农产品形象,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更多的国际营销效益。
  
  
  参考文献:
  [1]耿罡。中国农产品企业品牌战略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
  [2]王策之。关于农产品品牌的思考[J].农业经济,1999(9)。
  [3李道和,李君。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张金华.我国农产品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5,(10):11-13.
  作者简介
  杨博1990-,女,辽宁省凤城满族自治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2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