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 浩

  1、关于风险
  
  1000多年前欧洲的数学家研究赌局时创造了概率论。从研究概率论、大数定律和样本统计方法、正态分布结构、中值回归理论的200多年时间里,欧洲的数学家们逐步把概率理论从赌徙的工具变成为一种组织、解析、应用信息的强大工具。积累产生了大量的风险管理技术,从而加快了现代社会的节拍。正是对风险的把握划定了现代社会与过去的边界。
  20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风险社会时代。经济的繁荣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促进了风险管理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者迈克尔.曼德尔说:“高风险的社会不会消失,如果说还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风险还要增加。”
  席卷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又一次警示我们:人类生活在风险社会。风险是现实中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不管理可以变为风险,风险不管理可以演变为危机,危机不防范可以发展成灾难。全球化金融危机使整个世界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
  “曲突徒薪”是中国古代故事:有一家的灶,烟囱是直的,而且灶边堆积着许多柴草。有人告诉这家,要把笔直的烟囱改成弯曲的烟囱,并把灶边的柴草移开,否则将会失火。这家人没有听,后来果然失火了,由于邻居们一齐动手,才把火扑灭。后因以“曲突徒薪”比喻应防患于未燃。
  今天人类征服自然的手段和技术已取得了重大发展,但站在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生存的高度,我们依然感觉到风险的寒冷,“曲突徒薪”这一典故对我们在高风险的社会里管理风险和防范风险仍有启示作用。我们既要学会改直为曲(控制风险),也要学会搬走柴草(转移风险),更重要的是学会感知风险,才能做到既御寒又防火(防范风险)。
  
  2、建设项目中的道德风险
  
  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大类风险有:决策风险、设计风险、管理风险、外部环境风险、施工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等。道德风险存在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中。
  汶川大地震过后,人们站在坍塌的废墟前发现:与周围的建筑相比,垮塌最厉害的是学校。学校是公众场所且人员密集,其建筑应比其他建筑更安全牢固,发生的事实恰恰相反。在废墟前人们反思:对教育的投入少是众所周知的,但投入少并不能导致楼房必然倒塌。设计是有问题的,学校倒塌的是砖混结构,而未倒塌的建筑物是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的造价比框架结构的造价低得多。钱少就建砖混结构也没有必然性。砂浆标号达不到,混凝土强度不够,钢筋布置密度不够,规格尺寸降低,必然导致豆腐渣工程。政府部门监管不严,监理敷衍了事,也是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原因之一,质量不合格的工程必然倒塌。
  建筑项目的资金投入存在决策问题。决策出偏差,必然产生决策风险。尤其是建学校,投入资金再少,首先也要考虑安全问题。设计出现偏差,也会产生设计风险。设计学校建筑的抗震烈度应该高于其它建筑,砖混结构如果达到抗震要求,也不会倒塌。
  只要全过程的参与者不为部门和个人谋私利,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考虑,不把部门或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地震过后的校园里就不会出现坍塌的废墟和无辜的生命。由此可见,学校坍塌的废墟下面还埋藏着道德风险。
  赵曼、吕国营在合著的《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一书中对道德风险作了详细描述:“道德风险来自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机会主义倾向强调了人追逐自身利益的动机是强烈而又复杂的,其会随机应变、投机取巧,包括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扭曲,如说谎、欺骗、违背对未来的承诺等。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都可以看作委托关系,都会产生道德风险。”
  工程建设投资项目无论是审批项目还是备案项目,从前期决策开始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中,各阶段的参与方,上至政府部门、企业高管,下至施工队长,在利益选择上都存在道德风险。
  业主的道德风险是:撤资、改变资金用途、不履行合同义务等、苛求、刁难承包方,不按时付款、资信不好或其他不良企图等。
  设计人员的道德风险主要存在于施工图设计阶段,表现为欺骗业主,背离初衷修改设计,为某私利指定设备材料厂家等,致使实际投资超估算投资。如:提高或降低设计标准等,砖混结构提高地震烈度1级的设计,需做出许多设计上的努力。做出努力意味着增加成本,在设计费不变的情况下,设计人员选择降低标准,不做设计上的努力。
  承包商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偷工减料、拖欠、克扣工人工资等行为,直接或间接导致工程质量不能得以保证,不考虑使用者的安全。
  不只是工程建设存在参与者的道德风险,工业项目投资过程也存在道德风险。如果投资者不能监控上市公司的行为,上市公司就可能不选择使公司价值最大或投资者利益的项目,或者根本就是把项目投资当做圈钱、洗钱的途径。
  对于道德风险的防范措施是既要加强行政监管,同时也要加强公众和媒体的社会舆论监督。建设过程中参与者搞权、益交换造成民众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就应通过调查、追究其行政或行事责任,并受公众和媒体舆论的谴责。
  
  3、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从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开始介入,到项目竣工并办理完竣工决算为止的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由造价咨询公司承担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可以确保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以及造价控制的连贯性。
  建国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院隶属各大部委或各级政府领导,代表政府和部委,威信很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设计院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单位。身份置换,利益导向发生变化,尤其是以投资额为基数计算收入费用。设计方在谋取自己最大化利益的时候,可能造成投资方项目资金的浪费。如地基处理,不该打桩的打桩;采用不必要的进口设备;采用不必要的新材料;高估价格增大计算基数等。此时设计方既做技术设计,又做设计概算,少有第三方监督制约。尤其是许多部委都有各自的部属设计单位和部属施工单位。这两个部属单位如同兄弟俩,哥哥搞设计概算,弟弟搞施工结算。这种状况目前有些行业还存在。如电力系统、石油、石化系统等等,这种状况下的设计单位是无法控制投资的。
  造价咨询公司控制投资,能够客观、公正、冷静的确定和控制工程投资。可以以第三方身份提议要求设计单位实施价值工程分析、限额设计及设计方案的优选优化。限额设计就是按投资估算进行初步设计,按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这是技术与经济统一的过程,也是控制投资的关键措施。 独立的第三方身份不是利害关系人。
  目前造价咨询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是狭义上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中一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如参与招投标阶段的编制标底,参与项目施工阶段,称之曰“跟踪审计”。这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目前没有合适的外部环境和能力进行真正意义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造价咨询公司目前亟需提升本身的自生能力,将目前的施工阶段造价咨询业务向两头延伸,创造条件,参与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实施风险管理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目前建设领域的许多项目管理、监理、工程造价的学者已开始研究风险管理。同时一部分人对建设工程风险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风险管理就是工程保险。这种误解不利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发展。
  
  4、实施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去认识影响控制目标的主要风险,以此为基础对影响控制目标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治理,以合理可接受的成本保证控制目标实现。风险事件发生前,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使潜在损失最小。风险事件发生后,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使实际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建设工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风险识别结论错误可能导致风险对策失误。所以,风险识别本身也是风险。假如将一个好合作伙伴识别为坏伙伴,可能损失不大,如果将一个坏合作伙伴识别为好伙伴,可能会给项目造成很大的损失。一个不好的设计单位,其设计可能造成项目投资浪费,运行成本增加。一个不好的承包商可能造成工程项目工期延误,质量不合格,工程中断和投资增加。
  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因素很多。如(1)设计深度不够,规范不恰当。参数不合理。设计开天窗。(2)地质勘探深度不够,施工时增加基础处理费用。(3)通货膨胀,汇率变化。人工费、材料费、政策性调整等。(4)合同条款不严谨,表达有误敞口合同。(5)设计概算随意突破投资估算,或随意简化不完整,致使后期结算突破概算。(6)造价专业人员素质不高,不能准确地理解法律政策和法规。(7)安全风险。(8)质量风险。(9)政策风险。(10)道德风险。(11)自然条件。这些风险因素存在于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建设项目各阶段的管理不确定性对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都会产生影响。
  由于风险识别的主观性,可能导致风险识别过程发生随意性,其结论缺乏规范性。导致风险识别出现偏差,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程序完成后,应编制项目风险识别报告和项目风险清单。风险清单中的主要风险和风险因素须经过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经分析和评价为风险发生概率大和损失严重的就是关键风险因素,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风险因素要实施风险治理。
  风险治理对策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自留、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
  ⑴风险规避。指远离、躲避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行为和环境,从而达到避免风险发生
  的可能性。设计阶段不选择没有设计经验或设计人员素质不高的设计单位,也是规避设计风险和控制投资的有效手段。
  ⑵风险自留。是将风险留给自己承担,不予转移。例如招标发包工程,经预测施工期钢材涨价概率很高,招标方为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减轻承包方风险压力,可合同约定,招标方承担钢材涨价费用。
  ⑶风险控制。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风险对策。包括预防损失和减少损失。
  预防损失是指采取各种预防性措施以杜绝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合同约定设计单位要施行设计方案优选优化;概算不超投资估算;要求承包商出具各种保函防止承包商不履约或履约不力;中标价加风险系数和保证性条款将合同包死,防止施工过程中材料涨价、政策变化和变更、签证增加费用。为防止承包商道德缺失,可在合同中签订特定条款。
  在确信某承包商无力继续其承包工程时立即撤换承包商,使损失局部化,或损失最小化,这是减少风险和经济损失的一种措施。
  ⑷风险转移。是通过某种方式将某些风险的后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分担的原则是: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或最有能力进行损失控制的一方承担。施工技术风险应由承包商承担;承包商可将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工程分包给分包商;造价控制风险由造价咨询公司承担;部分工程风险可由业主和承包商联合转移给保险公司。
  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是一个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治理决策、实施决策、检查的过程。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的控制目标是:实际投资不超过计划投资。各阶段阶段计价最后不超过投资估算。将不确定性造价管理为确定性造价。风险治理对策就是为控制目标服务的。实施决策后要进行检查,检查就是为持续改进,为下一步项目或下一阶段风险管理做好准备。同时,全过程造价风险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循环过程,这个循环过程是螺旋上升、不断完善的过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7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