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执行力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芬芬 刘正军
摘要: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理论基础上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同时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提升内部审计执行力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公司治理成本及改善公司治理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性及企业文化是影响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因素;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增进内部审计与其他公司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构建执行性的企业文化是提升内部审计执行力的途径。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执行力
执行是对企业战略计划的具体落实,同时还包括对企业战略的协调和变革,与企业的决策密不可分。而执行力是企业贯彻落实领导决策、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企业管理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原则性和灵活性互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执行力是一整套的技术和行为体系,也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与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内部审计执行力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对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确证与咨询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为企业增加价值的能力。一个企业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的质量与有效程度。对此,本文进行相关论述。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理论基础上具有一致性
公司治理是为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所产生的委托代理、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所提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旨在协调和处理董事会、股东、经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关经营和权力的配置关系。在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普遍分离的情况下,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在经营效率问题上就会处于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状态,而委托代理理论是一种研究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最优契约安排的基础理论。使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公司治理问题,可以通过选择最优的公司治理安排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目标。
内部审计的产生源于受托责任的产生,内部审计的实质就是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通过提供一系列的监督制衡机制以及确认和咨询服务,来缓解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有助于董事会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协助管理者改善公司的经营管理。因此,受托责任是内部审计产生的理论和基础,内部审计涉及了组织各层次的受托责任,既有来自管理者的受托责任,也有来自企业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内部审计已经成了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委托代理理论和受托责任理论均是源于两权分离的产生,只是研究视角不同,因此,我们可以说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理论基础具有一致性。
(二)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内部审计,其核心目标都是紧紧围绕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公司治理侧重于为组织提供一个组织架构,解决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代理关系问题,保证股东权益最大化,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而内部审计则侧重于通过确认和咨询活动来审查和评价公司的运营状况,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旨在改进和完善公司的运营管理,实现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标。总体上来讲,尽管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但两者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公司治理是一系列的制度安排,而内部审计则是保证这套制度能够顺利实施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和机制,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以及治理程序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公司治理质量,增加企业价值。同时,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必然受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最大化保证内部审计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
二、提升内部审计执行力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一)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
从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监督体系方面看,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股权集中、所有者虚位、外部监督体系尚不完整等不足,导致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弱化,企业经营管理失控,决策程序流于形式,监事会的监督动力不足,不能发挥监事会的法定监督职能,外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导致了外部监督质量降低。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构建和保持独立的、胜任的、有竞争力的内部审计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可以极大地弥补其他监督体系的不足,完善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公司内部治理的结构,并与外部监管市场、经理市场以及控制权市场共同发挥作用,这不仅丰富了公司治理的内容,也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地位。
(二)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可以极大地降低公司治理的成本
首先,内部审计的高效、高质量地执行可以确保企业战略决策的正确实施,并通过监督制衡机制以及后续的跟踪审计来反馈相应的决策信息,从而改善决策质量,降低决策的风险成本;其次,内部审计有着其他监督机构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既熟悉公司内部的经营业务,又有着极大的成本优势,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充分发挥既可以协助管理层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又可以为董事会提供对经营者的良好监控,从而可以降低相应的委托代理成本以及道德风险成本;再次,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审计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吃透上情,下晓民意,减少管理过程中信息沟通的障碍,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从而降低公司内部的协调成本。
(三)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可以显著改善公司治理的质量
公司治理的质量有赖于各大主体对各自责任的履行程度,同时也依赖于主体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补充。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目标就是满足公司治理主体包括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的需要,通过参与公司治理,优化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改善公司治理质量。但是在企业的内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应有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内部审计执行力不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因此,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执行的效果性和效率性,增强内部审计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可靠性,从而提升董事会及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和依赖,一方面可以使得他们积极采纳内审部门的意见,使内部审计的结果能够真正得到落实,更好地改善公司治理的质量;另一方面为满足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内部审计不断增加的需求,他们会为内部审计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使内部审计拓展自己的职责,职责的拓展又进一步使得内审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挥。此外,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使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和权威性,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的威慑作用,使管理层更好地完成所有者的受托责任,改善公司管理质量,为组织增加价值。
三、影响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因素分析――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管理情况
公司治理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公司治理的结构决定了内部审计的模式,继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果。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五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取决于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隶属层次。隶属层次越高,内审部门的组织地位越高,越容易获得自由而充足的资源和权限来执行内审部门的各项审计业务,从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理论上来讲,隶属于CEO和董事会的双重领导模式效果最佳,既保证了内审部门的独立性,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内部审计在监督方面的职能。此外,在确保内审部门组织地位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其与公司经营业务的相关程度,避免内部审计由于位高权重,与公司经营业务脱节,只注重监督职能,忽略了服务的本质,这也影响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发挥。
(二)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重视
在公司治理层面上,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内部审计存在竞争性需求:管理层要求内审人员以广泛的业务技术为基础,提供确认和咨询服务,关注风险、评价经营效率并激励组织行为,而审计委员会对控制的确认更感兴趣。这种竞争性需求的存在会刺激内部审计深化自己的职能,提升内部审计结果的质量,并不断寻求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创造性地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大化地满足董事会及高管层的需求,并以此来博得董事会和高管层对内部审计工作和结果的更加认可。一般说来,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话语权以及其他部门对内部审计的配合程度。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工作及结果重视的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内审部门顺利地开展工作,越有利于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
(三)内审人员的整体素质
内审人员是内部审计执行力的主体,内审人员整体的执行力必然影响着内部审计的执行力。首先,内审部门的领导是否可以正确地将高端的愿望准确地解码成具体的任务和目标,决定了内审部门计划和目标的准确性。其次,整个内审部门的人员的专业素养,包括学历水平和专业知识结构决定了内审部门整体是否具有完成审计任务的能力,假如内审人员的学历水平普遍较低,专业知识结构过窄,那么内部审计部门的整体学习能力必然很低,很难及时掌握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这必然会限制内审部门所能接受的审计业务范围。再次,内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能否抵制各方面的诱惑,做到客观、公正、保密,对内部审计结果的可参考价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四)内部审计流程的规范性
内部审计程序有6个基本的步骤:制定审计计划、准备审计实施、实施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后续审计与反馈、审计效果评价。要保证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必须力求将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要求在每个步骤都落实到位,让执行力的观念深入人心。规范内部审计的流程,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设计严格的内审程序并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减少审计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增强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使得审计程序不因管理层等的意志而改变,而且通过规范的内部审计程序得出的审计结果,能够更好地披露企业的不足,使得内部审计更好地行使服务的职能,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执行力。
(五)企业文化
内部审计执行的表面体现的是内部审计的业绩或质量问题,而背后折射的更多的却是企业的文化。精神层面的文化有助于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愿景和目标,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向心力;制度层面的文化有助于完善企业的监督、奖惩及激励机制等,使企业的各项治理活动有章可循;物质层面的文化可以改善企业的资源、设备,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并改善员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便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利于执行文化的形成。
四、提升内部审计执行力的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要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效率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我国企业可尝试建立同时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以及总经理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内部审计负责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审计,并在行政上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职能上向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汇报。这样既可以确保对高级管理层的有效监督,又可以直接建立起内部审计和董事会的信息交流,大大提升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二)深化内部审计的职能,增进内部审计与其他公司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是其他治理主体可以依赖的有价值的资源。为顺应公司治理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一方面,内部审计应当深化职能,加强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各领域的监督和确认,同时对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效果以及效率进行评价,及时披露不足,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协助管理当局降低经营风险,并积极帮助董事会加强对管理活动的确认;另一方面,要提高董事会及高管层对内部审计的认可,这不仅需要内部审计的自我营销,为董事会和高管层及时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服务,还需要董事会和高管层从理论上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如可以将内部审计纳入高管层的业务培训课中,从而使高管层给予内部审计更多有形和无形的支持,并积极采纳内部审计的建议,改善经营管理,实现双赢。
(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提升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必须要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内部审计团队,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执行力。因此,要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内审人员的协调沟通管理能力,拓宽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内审理论和新的技术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优化内审部门的专业配置,使内审部门的整体具有完成各项审计工作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以及后续教育制度;最后,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内审人员自身的独立性、客观性。
(四)构建执行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要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要打造优秀的执行文化。通过执行文化的建设,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鼓舞员工的斗志,可以提高企业每一部门的执行力。构建企业的执行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领导者自身加强执行观念;充分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提升员工的执行意识,营造执行文化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安慰.股份制民营企业执行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
2、刘正军.企业内部审计执行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09(5).
3、朱庆仙.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内部审计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4、姜波.内部审计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作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5、耿慧敏.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6).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2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