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天然气行业垄断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金超 于 琳

  摘要: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天然气行业一直受政府的规制,实行国有垄断经营。应规避天然气行业的垄断弊端,对该行业进行天然气定价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建立合理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以确保天然气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天然气行业;垄断;政府规制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5-0009-04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天然气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国家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的政策指引下,天然气的地质储量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东部、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及东南沿海等地有了重大发现(周国栋,2004)。2004年中国天然气产量为4076754.78万米3,而2005年前11个月的天然气产量就已经达到4456620.91万米3,比上年同期增长20.8%。与此同时,全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及引进周边国家天然气的规划也提上议事日程。可以看出,天然气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指导下,中国提出了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天然气由于其清洁高效的特性,毫无疑问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所用能源的首选。然而,天然气行业的垄断性质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天然气行业垄断的成因
  
  天然气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一直受政府规制,实行国有垄断经营。从垄断的成因上来看,天然气行业的垄断有着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双重属性。自然垄断是指由于地理位置、行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垄断,是基于规模经济或专利而形成的。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性、巨大的沉没成本和公益性这三方面的特点。行政垄断是由于政府对某一行业在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扶持,从而形成的垄断。行政性垄断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垄断行业一般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市场结构以行业性的寡头垄断为主,并且行业中的企业大多为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第二,企业通过法律合法性和行政合法性获得市场垄断权力,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低效率的竞争,表现为不计成本的重复投资和缺乏创新的经营管理。
  由于巨额的初始投资和后期成本弱增性,天然气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对于天然气行业来说,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削弱规模经济的作用。这种竞争还具有不稳定性和破坏性,市场竞争会造成浪费,同时也会损害公众利益,降低社会福利。另外,天然气资源分布集中,不利于形成竞争局面。因此,天然气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自然垄断,尤其是在天然气管网输送和城市燃气等领域,这种自然垄断的性质表现得更加明显。
  为了提高天然气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保证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中国政府一直对天然气行业的市场结构和价格进行控制。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然而在天然气行业中,由于成本的弱增性,企业面临的是一条持续下降的平均成本曲线,并且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总收入小于总成本,即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天然气行业的这一矛盾是市场本身无法解决的,政府必须进行价格规制,在社会福利和企业业绩之间权衡偏好。
  
  二、垄断行为带来的弊端
  
  尽管垄断格局在扩大生产规模,稳定终端用户供应,促进开采、运输等技术的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却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行业的垄断行为使“看不见的手”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从而影响到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育。另外,政府的规制不力,致使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市场失灵”加上规制失效,使得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一)天然气定价机制不合理
  在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上升的同时,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仍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价位。目前,中国天然气采用政府定价,市场价格不能准确反映供求关系。如果定价机制不及时进行改革,随着进口天然气量的上升,相对高位的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差距,将会给国内天然气的运输和销售带来问题。
  从社会福利方面来看,天然气是基础性产业,为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政府一直对天然气价格进行规制。但是政府定价机制未能与天然气行业的市场发展同步,价格水平不能及时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市场机制在天然气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从企业效益方面来看,天然气经营企业希望采取市场定价,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但是市场定价必须以多元化的厂商、客户和健全的管网为前提。而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仅在天然气经营企业方面就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多元化。如果放开价格管制,垄断企业将侵占消费者利益,降低社会福利。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市场定价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垄断行为导致天然气市场效率低下
  天然气价格偏离其实际价值,从而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在国内不仅城市供暖使用天然气,部分汽车改用天然气,而且许多工业企业的燃料也纷纷改用天然气。过度的低效利用导致天然气需求的过快膨胀,全国各大城市先后呈现出天然气供给紧张的局面。另外,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天然气管网的利用不足,输送量远远低于管网的输送能力,这也降低了天然气行业的市场效率。
  天然气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行业寡头对全国市场进行了区域性划分。区域性垄断方式抑制了市场、厂商、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通,无法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从而影响整个天然气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政府规制失效
  天然气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气价格与行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政府的控制,因此,政府规制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天然气市场的效率。政府对天然气行业的管制主要考虑资源配置、总量平衡、市场调控这三个方面。天然气行业在资源配置、行业结构调整、企业重组、重大项目建设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都要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的行政干预和管制体制的落后影响了政府规制的效率。
  
  三、天然气行业垄断弊端的经济学分析
  
  尽管在经济学中还没有一个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可以对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供给作出一般理论的总结,但是可以通过平均成本定价法和古诺模型对天然气定价和供给进行分析。政府对天然气的价格制定,一般依据微利原则,即在生产成本之上增加一定的利润。在没有政府管制的情况下,厂商依据MR=MC的原则制定垄断行业的价格为Pm,产量为Qm,价格显然会超过边际成本,从而获得超额利润(刘文忻,2001)。而在政府的管制下,根据平均成本定价法,厂商必须根据P=AC的原则制定价格,价格

下降为P1,产量增加为Q1。这时厂商既不存在超额利润,也不存在亏损,只能获得正常利润(见图1)。 平均成本定价法可以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和提高社会分配效率,但是在这一定价方式下,不能很好地实现激励企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目标。首先,企业不需降低成本就能获得正常利润,因此缺乏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其次,在政府的管制下,垄断企业的利润会大大减少,这也会使企业失去生产积极性。天然气行业的各个寡头厂商都很清楚,增加市场上天然气的投放量无疑会改变市场供求关系,加剧寡头之间的竞争,对各方都不利,因此各寡头厂商都不愿意过多地增加供给,这样就造成了中国各地先后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天然气的总供给可以通过古诺模型进行分析。古诺模型假设厂商的生产成本为0,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为m,市场总需求量为Q,各厂商共同面临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它们各自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即每一个厂商都是消极地以自己的产量去适应对方已确定的产量。在每一轮的市场瓜分中,寡头厂商们不断调整自己的产量以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先进入市场的寡头产量不断降低,后进入市场的寡头产量不断增加,最终在各寡头市场占有量均为Q1/(m+1)时达到均衡。垄断行业达到均衡时,古诺模型决定的行业总均衡产量为Qm/(m+1)(刘文忻,2001)。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厂商越多,市场的总供给就越大。由此可以看出,降低中国对天然气行业的进入限制,增加市场上的竞争实体,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进而缓解目前中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从长远来看,引入市场竞争实体可以促使天然气行业打破行政垄断。当务之急是如何将天然气经营企业彻底转变为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
  在有着自然垄断属性的天然气行业,市场机制不能自行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行业的多个厂商会发生竞争,使生产逐步集中,最终形成垄断。而在竞争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重复建设、重复投资,规模经济不能充分实现。随着生产的集中,一些厂商在竞争中被淘汰而退出行业,天然气行业巨额的初始投资演变成沉没成本,不仅给该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更加影响了社会投资的效率。垄断是导致天然气市场低效率的症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保持垄断地位,垄断厂商会控制产量,使市场处于供应小于需求的状态,以确保能够获得超额利润。另外,垄断的丰厚利润会使厂商热衷于寻租行为。厂商之间针对寻求垄断地位而展开争夺,但这种争夺根本未用于生产活动,因而并不能带来任何对社会有益的“副产品”,纯属非生产性支出,那么寻租行为必然会对社会福利造成损失。
  为了维护社会福利,中国政府对天然气行业进行规制,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造成政府规制失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信息不对称。在天然气行业的规制过程中,政府与行业寡头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相比,政府掌握的关于天然气行业的信息要少得多,比如天然气的开采技术、生产成本等,政府无法准确衡量。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相对于垄断企业而言,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等很难做出判断,这种存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利益的严重损失。由于政府与消费者双方在信息的掌握方面都处于劣势,政府无法找到获取行业准确信息的来源,因此很难对垄断行业产品的价格、质量等做出准确、合理的规制。第二,政府与被规制企业的行为目标不一致。前者主要关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企业的效率,而后者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行为目标的不同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规制成本,也影响了政府规制的效率。第三,政府规制体制存在缺陷。中国政府规制格局不合理,综合性和长远性较差,规制呈现职能分散、交叉、重叠与缺位并存的局面。由于缺少一个职能相对集中的专门监管机构,垄断企业与政府的交易成本较高。同时也因政出多门而影响了政策的协调性、统一性,降低了政府规制的有效性。
  
  四、规避天然气行业垄断行为弊端的策略
  
  (一)改革天然气定价机制,使天然气行业具有竞争性
  目前实行的天然气定价机制难以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天然气与其它能源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尽快研究适应天然气行业快速发展、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定价体制。从长远来看,国内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与国际价格接轨,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但在竞争性市场结构尚未建立、市场竞争还不充分的条件下,天然气市场完全放开价格不现实。因此,根据天然气行业的现状,天然气定价应当由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与政府规制相结合,形成既以供求关系为基础又兼顾能源比价的合理定价机制。
  
  (二)打破行政垄断,培育有效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天然气行业应深入市场化改革,建立与健全市场机制。从开放、完善和规范市场入手,制定市场规则,形成合理的、有序的竞争格局,提高天然气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有序引入竞争,积极培养市场主体。
  
  (三)建立合理管制体制,加强政府规制的有效性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实现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打破行政垄断,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综合的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完善管理范围,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将政府的政策制定职能与监管职能逐步分开,按照依法监管的原则建立现代监管制度。将管理权集中,有效避免政府职能的重复及交叉。在进行经济监管的同时,增强技术、安全、环保等社会监管手段,切实保证天然气消费者的利益。
  
  (四)加强法制建设
  就目前情况来说,应从依法保障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制定国家层面涵盖整个国民经济的《能源法》和《反垄断法》等维护公平竞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为保证法律法规的落实,应在加强执法、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健全执法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确保天然气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焦世玲
  责任校对:杰 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8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