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统计“工学结合”理念下的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 云
【摘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结合高职统计学的特点和作用,通过课程内容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理念的更新,以及实训的设计与模拟等教学改革,达到类似工学结合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统计学 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一、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
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简称16号文),进一步强调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是: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以适应现代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为原则,建立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密切协作、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机制,以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的高职教育模式。
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具有以下诸多优势:一是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问题,扩大了专业视野;三是为学生提供了检验自己能力的机会;四是增加了学习兴趣与动力。
统计学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教”和“学”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有效结合起来显得格外重要,也极富挑战。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起步较晚以及条件所限,能让学生真正融入企业参加观摩、练习的并不普遍,但除了深入企业实习,我们还可以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手段,将实际问题引入日常学习生活,创建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类似工学结合的效果。
二、重构课程体系
高职统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统计思维,掌握基本的统计原理和方法,最终服务于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由于统计学具有理论抽象、计算繁杂、应用性强的特点,按传统的课文讲授―课后练习―习题讲解的模式基本能让学生较好的掌握书本内容,但无法将统计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也缺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没有完全达到统计教学目标,也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我们从工学结合的理念出发,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体系外,结合不同的专业设计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有自身的特色与要求,又能与理论体系相互融合与促进。
由于在传统理论教学体系外增加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客观上要求增加统计学的授课学时,这是有效且必须的。高职院校的统计教学一般安排在72―80课时左右(平均每周4课时),这与统计课程的重要地位是不相符的。这些课时对于理论教学尚可,若想强化学生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则显得捉襟见肘,建议增加至108―120学时(平均每周6学时),将增加的课时分配给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用课堂情景模拟企业环境,用课堂实训问题替代企业真实问题,从而能产生近似工学结合的学习效果。
整个专业实践体系分解为四大块:教学计划体系、教学方法体系、校内实训体系和教学改革体系。首先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外部环境变化,发掘企业及社会的需求,从而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其次,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课堂模拟也可以课外实践;最后,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比较、总结和学习,形成自己的特色与核心价值。
三、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职统计教材都能做到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实用性,但真正能做到基本理论与专业需求较好融合的并不多见。
1、传统教学内容的特点
(1)一般按照原来苏联模式下的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从基本概念入手,依次安排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模块;接着讲解抽样推断、参数估计、相关回归和统计指数,最后介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抽样推断和参数估计需要一定的概率论知识,因此一般略过不讲。
(2)缺少案例分析。这也是目前统计教材最大的通病。大多数教材只能做到将概念、计算讲解清楚,但内容稍显陈旧和单调,没有很好地和专业内容与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统计教材一般不像经济类教材那样内容生动、案例丰富。虽然统计学基本特点是客观真实,并不像经济学那样充满想象和主观判断,但统计教材完全可以多采用案例分析――统计并不缺少实际事例。可能有老师觉得可以在课堂上自己增加举例,但枯燥的课本已经提不起学生自觉看书的兴趣了。
(3)缺少高质量习题。一般的教材课后习题只是注重对概念的识记,如选择或填空“统计的特点是什么”、“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有哪些”等;或是对例题的重复变形,不过将例题稍微改头换面就变成了一个新的习题。这里并不是说这样的题目不好――初学者总要经历一个识记和模仿的过程――而是说这样的题目占整个习题的绝大多数,仅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显然是不够的,在识记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理解和运用层次的练习。
2、设计和优化内容
越来越多的统计教学工作者也发现了上述问题并为之努力。本文就如何设计和优化内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根据工学需要,明确统计教学的内容范畴,并将课程内容细化为具体的知识点,再针对每一个知识点来设计教学内容。一定要注意课程内容不等于授课内容,课程内容只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必须讲授的知识点,但如何让学生学好学透这个知识点,老师应该围绕该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特点等设计具体教学内容。比如统计课程内容的“强度相对数的定义”,如果只是按书本讲解强度相对数是“某一总量指标数值与另一有联系但不同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学生一般难以掌握,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此知识点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强度相对数定义,强度相对数与平均数的区别与联系,强度相对数与其他相对指标的区别,强度相对数的争议等”。显然教学内容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设计,统计教学应该经历确定课程内容――细化具体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
其次,大量增加实例分析,将工学需求紧密结合。目前的统计数缺少引人入胜、紧贴生活的案例。案例一般分为三种:引人入胜型,这种案例一般是与知识点相关的生活常识或趣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问题型,这种案例是统计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启发思维型,这种案例是提出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尝试解决。增加案例分析有三个途径:书本案例、课堂案例、课后习题案例。第一要增加书本案例,书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一本书如果内容枯燥无味,是很难吸引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的,而没有认真研读书本则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第二要增加课堂案例,课堂案例应以生产生活实际应用为主;第三要适当增加课后习题的案例分析,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又是对统计学习的补充。
最后,鼓励使用工学结合教材和习题。编写合格的工学结合教材和习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一方面要求教师紧跟专业要求和地方经济需求,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跨专业的复合知识结构。工学结合的教材要求体现统计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工学结合的习题要求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利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法
1、始终坚持“兴趣性”和“重要性”原则
统计学本身涉及了大量抽象概念和计算,而数学是高职学生的普遍弱点,要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对统计感兴趣并且重视,从而愿意学且认真学。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上述两大原则。
2、善用教学方法
目前倍受推崇的有项目驱动法、工学交替法、情景模拟法等。项目驱动法是指根校企双方据实际需要确定研究项目,并在项目合作过程中完成教学培养工作。工学交替式是指把学生的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训分段交替进行,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知识,一个学期下企业实习。这两种方法效果明显,但局限性也较强,比如研究项目的选择、实习人数的限制等。情景模拟法是利用校内条件,仿真企业环境和实际工作需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模拟企业实训,从而达到身临其境般的效果。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全方位指导学生
统计也有其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要求。从事统计学习和工作,必须本着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弄虚作假。教学工作不仅仅限于课堂上知识的讲解,应该以知识激起兴趣,以兴趣串起知识,并用真挚的情感全面地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利用课内外可利用的渠道来指点学生、关怀学生、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长久、融洽、信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
四、改变考核标准
为了有效实现上述目标,考核标准也要做相应调整。除了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外,更应该注重对平时的学习态度、实训效果进行考核,改变“一考定成绩”的模式。同时,除了教学考核外,还要求学生取得相关从业资格证,甚至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职业技能考试(如统计师,会计师,经济师等),这也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根本出路。真正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任重道远,需要在加大学校软硬件投入,强化双师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最终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和“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 黄彬红:基于工学结合的统计学课程系统案例教学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7).
[4] 赵志文、陈安生、罗荣凤: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责任编辑:唐石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13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