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剖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哲明

  【摘要】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使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临巨大困难。本文在深入剖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旨在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以促进其改革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措施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吸纳劳动力、促进市场竞争、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我国中小企业内,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管理尚不规范,存在许多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相适应的问题,导致其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临巨大困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深入剖析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及时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这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做强中小企业的关键。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可能会面临新的情况,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并呈多样化趋势。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模式僵化,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较为陈旧,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管理者。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存在严重的集权、家族化管理问题。企业管理者往往将企业作为整个家庭财产的延伸,为了全面控制而不愿分散所有权,且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普遍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往往得不到应用。这种情况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失去许多成长的机会。
  2、财务管理制度残缺,内部控制机制弱化
  中小企业管理人才普遍相对短缺,管理机构简单,财务管理制度残缺,内部控制机制弱化,具体体现在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等方面缺少规定而造成了财务管理诸多问题。不少中小企业也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有内审机构,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而且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3、高素质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规范困难
  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聘请的财务人员一般素质不高又身兼数职,且企业很少对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有的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轻视后续财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动态分析的问题。财务人员根本不善于财务分析,更提不出有利于企业长久良性发展的合理化财务建议,在一定程度上给财务管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4、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并不宽松,融资困难、资金紧缺仍然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经营的不确定性及倒闭率高,加上它在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中显现的脆弱性,造成中小企业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因此大多无法直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资。另一方面,目前不良贷款比重较高,收贷难度大,金融机构为降低贷款风险,必须持谨慎的态度,而国家没有为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金融扶持体系,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使得中小企业筹资较困难。
  5、缺乏科学财务控制,资金运营机制软化
  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力普遍薄弱,资金运营机制软化,造成资金闲置或浪费,严重影响资金周转,降低了企业获利能力。其主要表现,一是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等)越多越好,使得预留比例过高,部分资金没有参与生产经营周转,出现资金闲置;有些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不能很好地根据企业的需要来配置,常常使经营急需的资金短缺,造成财务困难。二是中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往往没有制定严格的赊销政策而较多地采取商业信用促销,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但由于严格管理方式的缺乏,致使应收账款回收困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很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缺乏有效管理,无存货计划,无存货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对日常存货的控制不到位,致使存货资金占用过多,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使有限的资金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6、投资缺乏科学论证,投资方向难以把握
  一方面,中小企业一般规模不大,贷款投资比重相对较大,因而总是追求短期目标,希望尽快收回投资、偿还债务,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这种短期行为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稳健周全考虑,而且制约了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大企业抗衡的能力,使其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落后和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科学、周密、系统的财务分析论证,缺乏准确有力的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难以把握正确投资方向,极易造成盲目和不合理投资。
  7、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风险控制机制缺失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不足,在经营管理中可能面临很大的风险,而很多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中小企业一般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产品的生产和营销业务上,很少真正关注经营风险,缺乏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控制机制。如为了寻求发展,部分中小企业盲目地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而一般中小企业都很难达到多元化投资对企业管理能力和规模的较高要求,况且多元化投资容易产生多样风险,财力的分散并不一定能够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可能反而发生财务周转困难。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已成为迫切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相应措施。
  1、变革企业管理模式,确立财务管理战略核心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培养外向观念,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因此,通过规范的产权改革,一方面可以解决所有权过分集中的问题,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在建立新的产权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可为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中小企业管理者应从思想上强化财务管理观念,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管理者的财务决策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与直觉,要用财务管理观念指导其行为,树立财务管理的价值观,不管是进行资金筹集、投放还是分配都要以企业财务管理思想为出发点,发挥财务管理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构建一个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为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中小企业要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提供制度保障。中小企业要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内部相互制衡机制,企业的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岗位应充分分离;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并且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反馈,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同时,企业也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坚持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分别独立的原则,保证内审人员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再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此外,要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结合本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制定财务计划、资金筹集、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劳动用工及工资、利润分配等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执行,使财务管理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秩序
  在建立财务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建设一支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财务人员队伍是实施良好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制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地用好财务人员,使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企业的理财工作。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所聘请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为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还必须抓好其后续教育工作,通过进行定期岗位专业素质教育培训和适时辅以最新财务及法律法规知识的继续教育和学习,使其熟悉国家的各种法律、政策规定,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和预测能力,树立并更新理财观念,提高其处理业务的专业技能,规范财务管理工作秩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上一个台阶,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4、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寻求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缺乏资金,企业将寸步难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使其和谐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首先,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条件。政府要从税收、财政支出、贷款援助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时的担保问题,同时要注意把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和建立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机构、中小企业投资及融资信息服务机构、中小企业联合会等)结合起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其次,可建立中小企业基金,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资金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在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最后,政府可采取资本市场创新措施,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一是鼓励个人创业,直接将个人、家庭的积蓄投入企业。二是大力发展证券融资,允许中小企业通过进入创业板块的方式融资。主要针对大量没有能力上市的中小企业,允许其在社区或一定范围内以股票、债券的方式募集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或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三是引导银行考虑放宽融资渠道,要求银行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列入信贷计划,解除信贷上的部分限制,按照企业的资信、产品的销售状况以及经济周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弹性系数以扩大贷款抵押率等。同时,中小企业也要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充分提高自身素质,增加信息透明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诚实守信,参加信用保险和信用担保,为提高融资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供金融服务。总之,中小企业要具有现代融资意识,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去选择适当的融资方式。
  5、切实加强财务控制,苦练内功强化资金运营管理
  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涉及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控制好资金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中小企业应切实加强财务控制,苦练内功强化资金运营管理。为获得最佳经营效果,应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合理地进行营运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有效分配。中小企业要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量,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挖掘资金潜力,加速营运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小企业应努力加强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调研评定,谨慎选择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信用期间和信用额度;根据实际情况,给客户以适当的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促使客户能尽早付款;定期函询核对已形成的应收账款,完善还款的期限与办法,对有拖欠行为的客户,采用最有效的办法收回逾期欠款;严格控制账龄,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同时,要尽可能地压缩过期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筹划存货适时销售变现,通过安全储备、合理订销等措施优化管理,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从而保证全部资金结构趋向合理。
  6、正确进行投资决策,优化投资结构面向市场立项
  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充满艰险,应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企业投资进行分类比较,对各种类型的投资确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优化投资结构。应尽可能采用投资规模与自身融资能力相适应的中、短期投资模式,系统规划投资取向,对不同品种、不同行业或部门、不同期限的投资进行最佳组合。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应尽量以对内投资为主,注重新产品试制投资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投资,特别是人力资源投资,力求创造符合时代需要、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无论是哪种投资,都要尽可能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尤其是当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进一步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体系。投资决策时一定要慎重,事先请专家参与论证、预测比较,合理确定投资方向、投资顺序和投资强度,避免失误。对投资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产品的销路和发展趋势、工艺流程和技术数据,预测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税金和赢利,以及规避这些风险的措施。项目投资以后,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落实责任人,发现问题要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力争高质低耗省投资,注意内涵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努力缩短资本回收期,提高资产回报率。
  7、增强风险理财意识,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降低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受种种因素影响,风险抵御能力较差。中小企业一定要增强风险理财意识,把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有预见地、系统地辨识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辨识风险的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原因、强度、影响范围以及对企业资本经营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科学地预测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及其影响,即在风险发生前,事先对企业资本经营活动进行防范设计,以减少企业面对风险的概率,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即当风险发生后,企业能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转移、分散或者控制风险的影响,减少风险造成的实际损失,分解企业承受的风险压力。中小企业要提高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使其对各类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为避免和控制重大风险提供依据,使企业能预先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因此,财务人员在理财时,必须首先研究风险,并设法控制风险,在经济效益和风险之间作出适当权衡,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财富。
  
  【参考文献】
  [1] 郭银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3).
  [2] 王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调查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8(5).
  [3] 黄飞:中小企业风险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6).
  [4] 胡颖红: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结构分析[J].当代经济,2006(7).
  
  (责任编辑:周 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21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