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的异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董全亮

  【摘要】 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都强调了人的自利性,但两者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对于自利性的态度、自利性的克服等观点都有显著差别。但是在不少文献特别是管理学文献中二者却被等同,这导致了对经济人假设的错误认识。本文对二者的异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人 性恶论 人性假设辨析
  
  人性假设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起点,经济人假设和性恶假设都强调了人的自利性,于是二者总是被人们混为一谈,用性恶论代替经济人假设,导致了对经济人假设的错误认识。
  
  一、经济人假设的历史起源
  
  在人性假设上,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追求私人经济利益为唯一目的,并按经济原则进行活动的主体。希普对“经济人”的定义是:经济人的称呼通常加给那些在工具主义意义上是理性的人,他们具有完全充分有序的偏好、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其他行为更好满足自己的偏好的行为。这里理性是一个手段、目的的概念,不存在偏好的来源或价值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明确提出“经济人”概念的,是l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然而最早系统地运用“经济人”这个假设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一书中的“经济人”假设指出:人都是理性主义的利己者,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主动促进公共利益,但却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人往往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经由边际革命、一般均衡理论的推演,实际上赋予了经济主体三重基本规定:完全自利(目的)、完全理性(手段)、完全信息(条件)。
  
  二、性恶论的历史起源
  
  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理论基础之上的“X理论”。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1960年出版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总结了“X理论”:这种假设从重视物质欲望的享乐主义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理性地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唯一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经济报酬,经济动机是唯一激励诱因。因此,得出结论:只有用金钱和其他物质利益才能激励职工干活,职工们本质上是被动的,组织应左右、驱使和控制他们为组织服务;感情是非理性的,易干扰理性决策,必须加以防范;组织能够且必须按照能中和并控制人们感情的方式设计,要控制人们那些无法预计的品质。
  
  三、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的相同点
  
  可以看出,经济人假设和性恶论对人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都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人性中“劣” 的一面。二者主张采取的管理办法也极为相似,强调一个“管”字:强化指导和控制,强化监督和条例,用物质刺激工作,进行奖惩。只不过性恶论更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性”。
  这类假设的最大问题是“倒不在于根本没有人符合这种假设,而是在于它把人们的行为过于一般化、简单化了”,从而导致了管理的绝对“刚性”。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管理模式将人视作“机器人”、“工具人”,将管理者纯粹当作机器的附属物,将完成工作任务视为管理的最高目标。它把人性简单定义为趋利避害、自私自利、惟利是图,在管理活动中只表现为追逐金钱这一唯一动机和行为,理论上没有说服力,在管理实践上也受到反抗。因此,这类假设最终被基本否定,其对人性认识正确的一些观点和办法在当代“柔性管理”中也被大大弱化了。
  
  四、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的不同点
  
  1、两个假设的历史命运不同
  经济学中的人性假设是比较一致的,经济人假设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假设, 经济学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公理体系和系统的方法、原理和定律。虽然完全的“经济人”在经验上是极其罕见的,但由于它在逻辑和策略上的部分有效性和解释能力,使得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人”假设正超越经济学的边界,逐步为其他社会科学所借鉴。
   管理学中,性恶论却逐渐为其他人性假设理论――“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Y理论所替代。管理学的人性假设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脱离了古典主义的性恶论,更注重的是如何发挥人性中“善”的潜力,实现对人的激励,通过激励而不是通过处罚来提高行为的主动性。
   2、两个假设对自利的态度存在区别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并不认为所有的利己行为都会增加社会福利。一是由于利己心所引导的经济活动的世界是“道德”的世界,二是正义的情感或共同体所引导的人类行为的世界也是“道德”的世界,因此,经济人的定义可以设定为“个人利益+理性行为(内在一致性)”。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是集“慎重之德”、“正义之德”、“仁爱之德”于一身的理想模式。“慎重之德”是为了个人的幸福,正义和仁爱之德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这些具有利己之心的人,只有在遵守社会正义的条件下才能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增进社会利益”。
  
  五、经济人假设的意义超越了性恶论
  
  “经济人”假设与“性恶论”假设都看到人性中自利、贪婪的一面,但“经济人”却成功地超越了“性恶”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了自利性、交换、经济秩序的内在一致性,指出自利性在必要的制度和伦理教义下,通过交换可以导致社会财富的增长。亚当・斯密认为“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
  亚当・斯密对经济学的开创性贡献正在于把利己与利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了起来。理性人的假设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他并不是赞扬这种利己性,只是承认它是无法更改的人性。他认为,每个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可以实现社会利益,把这种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引导向社会利益的是“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机制。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这时整个社会就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承认人的利己,又把利己引导向利他,正是市场经济的伟大之处。市场经济制度把人的利己心和利己行为变成了增加社会财富、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市场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也创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人性升华了,越来越多的人更关心他人和社会。
  
  (责任编辑:朱 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2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