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途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海红
[摘要]和谐大学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又是促进和谐校园的重要基础。搞好大学生人际关系,促进其人际和谐不光是促进大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以及其未来事业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要大学生从自身主观因素,在思想认识、个人修养、交际能力等方面加以重视和提高,也需要从外界客观因素角度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尤其是需要学校、老师和家庭调整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关键词]现代大学生 和谐人际关系 途经研究
每一个大学生都渴望人际和谐,渴望被人接纳、被人赞许,这是他们共有的愿望,但是在现实的实际行动中,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的。因此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知道怎么做才能使自己在人际认知的层面上更加客观和理性;在情感的体验上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从而对自己的交往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最终达到建立人际和谐的预期目的。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和客观两方面着手,分析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
1.提高认知水平,学习人际关系理论
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人们在人际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常见的几种认知偏差主要为: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掌握其规律,把握人际交往的平等交往、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真诚宽容原则。在人际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摈弃自身的主观臆断和妄想猜测,力求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深入实际考查,多了解、多留心观察,用动态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看待自己交往的对象,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以便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和交往态度。
2.优化自己的人格,完善自我,培养健康的交往情趣
在与人的交往中,情趣、情感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们交往的方向和程度,是人际交往认知和行为之间的“调控器”。人与人之间关系亲密程度主要取决于双方情感上的接近或疏远。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能使人在交往中感到心情舒畅、心境宽松,有利于增进交往双方的友好关系;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使人精神紧张,心境压抑,这种不愉快的体验会阻碍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人格优化和素质提高会对自身的情趣和情感的提升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3.注重语言运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是人类交往的产物,“非口语活动和口语活动一起构成了人们借以交往的两大途径。”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沟通的,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就能优化人际交往,相反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就有可能在无意间出口伤人,产生矛盾。从而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大学生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家庭内部成员人际交往的心里态度、行为方式,对青年大学生们从小就起着榜样示范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行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年大学生们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着阻碍的作用。我们知道和睦家庭环境或者是家庭氛围对子女的人际交往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持久深入的影响,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热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道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为此家长们要努力的保持家庭的和睦,让家庭始终保持快乐、祥和的氛围,以自己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和睦的家庭情调和气氛来对子女们的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2.老师因素
教师应在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起到示范和表率的作用,在教学教育的活动中,学生对老师不仅观其行,而且听其言。教师不仅言谈举止、知识语言、风度仪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而且其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理念也会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人际交往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谈举止、风度仪表以及自身人际关系的处理,为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起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
3.学校因素
(1)加强相关的课程设置,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
为了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当前的高校必须加强人际关系的课程建设。有条件的话,特别是一些重点大学应该把人际关系的课与高校的“两课”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来开设或者将其作为选修课来设置,设立学分,纳入教学体系,这样就可以是满足大学生们对人际技巧需求的重要途径。从而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2)多组建各种团体社会实践活动
现在的大学生过分地追求个人的自由和个人的发展,集体观念主义的观念比较淡薄,不利于大学生们的人际和谐。为此学校应该多建立一些社团组织,想方设法多让大学生们生活在群体组织里面。多组织一些诸如青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等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团体的活动,让大学生们学会沟通,在沟通中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尊重别人,树立友谊与平等意识,增强其协作与交流的能力。通过活动使得学生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在相互支持中建立信任关系,然而这种信任正是营造人际和谐氛围的基础。
(3)加强网络管理,搞好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
作为走在时代前列,接受新事物很快的大学生们,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交流信息、知识、思想和情感的一种重要交往方式。《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中指出,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8%,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达到90%。然而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过度沉溺于网络会使大学生的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心里幸福感降低,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在现实世界的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的障碍,对其现实人际关系会产生负面影响。
为此学校应该帮助大学生们了解网上交往的特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上交往的原则和观念,正确认识网络交往。要教育大学生们对其情感进行合理控制、宣泄与适度的调节,使其情感朝着积极化、理性化、平稳化、健康化方向发展。同时要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管理,努力制止学生上网过频。时间过长或接触不健康内容的网站,同时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让校园网的内容积极健康,丰富多彩贴近大学生们的现实生活。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们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2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