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贫困亚文化对贵阳市流动儿童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明河 况于珑 叶永飞

   [摘 要]贵阳市流动人口大多来自贵州省毕节等贫困地区,由于所处特殊环境,导致其身上带有明显的贫困亚文化印记,而这些必然对其子女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主要从贫困亚文化的角度探析贵阳市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贫困亚文化 流动儿童 教育
  
  贵阳市现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村流动儿童13万人,其中8万多人集中在三城区。近几年,该市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上作出了很大努力,并且自2008年以来,民办中小学得到了与公办学校相同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学生也得到了政府减免学杂费的优惠,这对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减轻学生经济负担都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流动儿童及其父辈身上有着强烈的贫困文化印记,这使政府和社会为他们接受良好教育所做的努力大打折扣。
  
  一、贫困亚文化
  
  贫困亚文化是美国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明确提出的,它是指贫困存在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包括贫困者的个人心态、经济生活、社会参与和社区环境等不同于主流社会的方面。它的主要特征是穷人因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而形成的贫困生活方式,他们脱离主流社会,处于自我封闭和孤立的状态,因为无望而放弃努力,信奉不求进取的价值观念。
  根据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本文中的贫困亚文化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及其子女在城市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有别于城市主流文化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心理定势和生活态度的亚文化现象。
  
  二、贵阳市流动人口贫困亚文化的表现
  
  贫困亚文化实际上对于贵阳市流动人口群体来说已经不是亚文化,而是主流文化。贵阳市流动人口所表现出来的贫困文化除了与其他城市流动人口所表现的自我封闭、孤立和不求上进外,还有其特有的表现。
  1.重男轻女思想严重
  由于贵州省是一个西部比较贫困落后的省份,同时又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山区省,农民收入普遍偏低,更有许多人接近赤贫状态。加上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由于经济、文化和观念等原因,超生严重。调查中发现,来自毕节地区的流动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云岩区的学文小学,全校400多学生中绝大部分来自毕节的大方、织金等县,而其中80%以上的流动儿童有两个或以上的兄弟姐妹,最多的一个学生兄弟姐妹共8个。其中有许多家庭是为了生育男孩才来贵阳打工生活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流动人口的重男轻女思想是多么严重。
  2.不重视子女的教育
  贵阳市大多数流动人口并不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通常把子女送到收费低廉的民办学校读书,这样做实际上对于家长来说相当于是找了一个廉价保姆。他们并不希望子女能学到多少东西,也很少想到让子女以后通过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而改变打工命运。许多家庭让稍大一点的孩子照顾小一点的,以至于很多流动儿童(尤其是女孩)到了10多岁才上学,而过不了几年他们又得被迫离开学校,走上打工养家的道路。这种对子女教育的冷漠与麻木在贵阳市流动人口中表现地非常突出,以至于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习惯。
  3.没有积累财富的意识
  贵阳市是一个典型的“低收入、高消费”城市,人们的消费观念超前,许多人不仅仅是“月光族”,而且是上月预支下月工资过活。当然,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的群体不可能象城里人一样活得如此潇洒,但他们多多少少也受此影响而没有积累财富的意识。即使有时收入不错,但消费也会随之增加,基本是保持着脆弱的收支平衡,他们不会想到把收入较高阶段的一部分留以备用。一旦碰到生病等大的事情,他们只能东挪西借,更不要说给子女的教育和未来发展积累点财富。
  4.得过且过思想
  贵阳市大多数成年流动人口有着得过且过思想,没有长远打算,过一天算一天。这或许是由于其清楚自身经济、文化、社会地位的限制,被迫选择的一种自得其乐的潜意识保护措施,但却是他们身上贫困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贫困亚文化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影响
  
  1.思想和观念上的影响
  由于家长们普遍表现出来的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以及对教育的不重视,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流动儿童,使他们觉得读书只是认识几个字、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基础知识而已,自己的命运不会因为读书而有所改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流动儿童没有长远打算,没有明确的理想,很少去为理想而奋斗。他们的科任教师反映,有很大比例的流动儿童行为习惯较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说谎、打架,交友没有选择标准,还有一些流动儿童花钱大手大脚,并沉迷于游戏或电视。
  2.经济上的影响
  贵阳市流动人口大多没有固定工作,而以拾荒、背背篓、擦皮鞋或做建筑工人为主要职业,收入也不稳定,对于这些收入微薄的家庭,除了日常生活开支外,已经没有多少钱投资到孩子的教育上,何况又是几个孩子的教育。即使有些家庭收入相对好点,但也不会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而是更多用于平时的生活开销。重男轻女思想使家庭孩子太多,无法让每个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有些女孩几乎就没上过学。对孩子教育的漠视使他们不可能增加投资到教育上,这些都使流动儿童在教育上得不到足够的经济支持。
  
  四、解决贫困亚文化对流动儿童影响的途径
  
  1.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通过家访或者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细致耐心的教育,使之认识到教育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政府近年来对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视和大量资金投入,以及一些制度性限制的逐渐解除,使他们看到让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希望和可行性,最终达到使他们在思想和观念上全力支持和鼓励孩子读书,经济上尽量加大对孩子教育的开支。
  2.对流动儿童进行适当的补充教育
  既然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难以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而且他们身上有着显著的贫困亚文化,那么针对这个现实,为了不在下一代身上出现这样的尴尬,政府和社会应该承担起改变孩子命运的责任。当然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不断的投入人力物力,所以在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前提下,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来投资这一关系到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的重大工程,包括成立农村流动儿童教育公益基金,还可以倡议大中专学生到农村流动儿童较为集中、师资力量又比较薄弱的学校从事教育,尤其是课余辅导或假期辅导,以弥补家长不会辅导的缺陷,缩小与城市儿童的距离。
  
  五、结语
  
  流动人口群体所表现出的贫困亚文化并不是只有消极的一面,它同时也是这一群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在此,笔者无意贬低他们或者他们身上的贫困文化,只是希望通过简单的分析从不同方面探讨解决贵阳市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问题,使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何芸,卫小将.中国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7).
  [2]文森特•帕里罗.当代社会问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李臣娟.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人口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方晓玲.论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文化[J].青年研究,2004,(06).
  [5]威廉•朱利叶斯(美).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陈瑞丰.美国流动儿童教育的联邦干预[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12.
  课题来源:本文来自贵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城乡夹缝人的子女教育现状与半城市化调查分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5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