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班幼儿漫画欣赏活动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静

  【摘要】本文从幼儿充满想象力的心理特征出发,指出漫画教学的重要性。提出在具体应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几种策略,选择教材在帮助学生自主参与、理解内容、发挥想象、感受幽默等方面起的作用,以及采用倒叙欣赏和场景模拟的方法。
  【关键词】漫画教学 选择教材 倒叙欣赏 场景模拟
  
  中班幼儿教育是一个较为特殊阶段的教育阶段。在这一教育阶段的教育实践中,作为教育者,理解教育对象在这一时期的特殊性以及根据这一特殊性去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显得尤其的重要。幼儿在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是那天真浪漫的想象激情。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就是在教育者的科学引导和规范下最大潜能地去发掘它们的合理想象成分。要达到这一理想的教学效果,该如何来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选择漫画教学这一形式很合适幼儿在这一时期的心理性格特征。漫画有其独特的特征,它是一种视觉的幽默,它用简单、夸张、诙谐的图形歌颂美好,讽刺错误;漫画以其源于生活的本质、大胆夸张的想象画面、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及转折性的情节变化,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将漫画欣赏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漫画,让孩子们在笑声中启迪心灵,初步培养幼儿阶段的文学审美童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如何使这一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灵活地应用是我们在教学上重点和难点所在。我们传统的漫画教学方式存在其许多不合理的方法,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教学形式上陈旧没有突破;教师的提问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不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欣赏兴趣;教师在选材上没有结合考虑幼儿的年龄知识结构。
  在漫画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选择教材的问题。不是每一幅漫画都能当作我们幼儿教学的教材,我们所选的教材必须是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符合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应选择一些绘画手法夸张的,故事情节性强的,符合幼儿文学欣赏特点,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漫画作品的幽默、风趣与诙谐的作品。比如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浇花》这一教材就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有四个画面构成的一组画,这组画面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们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积极主动地对漫画的内容发挥想象性地理解。同时这组画还有一个特点是充满幽默,在充分调动他们发挥想象力之后,最后一幅戏剧性的画面昭然若揭,让他们发出幽默会心一笑的教学效果。可以说这种教材的选择,在内容的与幼儿们生活联系,自主参与理解,发挥想象力,感受幽默效果等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先让他们欣赏前三幅画,出示这些图画,让幼儿自主观察,说一说这三幅画有哪些变化,如:时间、花盆中的“花苗”等,并引导幼儿猜测:花盆中会开出什么,有什么变化,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在发现变化方面,他们很快地看出了时间变化这一点:窗户中太阳移动的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花盆中的“小苗”慢慢地长大了。紧接着,我引导他们想象会发生什么,许多孩子不假思索地说道花,这自然是从他们的生活实际中得来的合理结果。不过有一个孩子突然说道:“黑黑的,是小蚂蚁!”这是他想象的结果,我给予了充分地肯定,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们继续发挥想象。他们热情高涨地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在积极地想象。不过他们的这种想象,有点天马行空式的不着边际的不合理成分,这也是我在文章开头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求教育者在科学引导和规范下,最大潜能地去发掘它们的合理成分。接下来的最后一幅就是去引导去规范他们的想象力了,我把谜底揭开,孩子们高兴的喊着“是雨伞!”这时他们又会想自己先前的想象为何不合理了,原来自己的想象是毫无根据的想象,而画中的结果是有生活根据的:原来是妈妈一边打电话一边浇花,水太多了,所以其结果是雨伞。这种教学效果,既让他们欣赏到了幽默的艺术效果,又让他们在无意识之中认识到了想象的方法。它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而是要求符合生活的内在逻辑,才能有其合理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他们没办法在他们这样的年龄来理解这样的道理,但通过我们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理念会在他们的头脑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因而我们说,教材的选择很关键,它在帮助学生自主参与,理解内容,发挥想象,感受幽默等方面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教学中,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我在这里应用一种倒叙欣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往往是用看图讲述、图谱儿歌教学那样单一的方法来引导幼儿观看图片,顺序地讲述情节的发展。教师可以突破原有的看图讲述的教育方式,运用插叙,倒叙等阅读顺序,灵活地将问题抛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欣赏作品的效果。在教学《追赶》(三幅)时,我就用了这种教学法。我先让他们欣赏作品中最精华、最有趣、最高潮的第三部分,并问他们“你觉得这张画中最有趣(奇怪)的是什么?奇怪在哪?”“这是什么?为什么它的身体这么长?”调动学生想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把结果给他们,让他们去想象。再出示第一张漫画,让他们观察这是谁,小猫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出示第二张漫画,让他们观察小猫跑到了哪里,为什么,它会怎么做。通过这样的倒叙欣赏更好地让孩子们体验到狗追猫时的紧张气氛以及最后猫和狗都被卡在水泥管时猫的那种惬意,狗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变化,加深了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这种反常规的教学目的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想象,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漫画提供的场景,让学生来表演这样的场景,让他们通过具体的言语和行动来体验漫画所带来的情感和艺术效果。这种场景模拟的教学法,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热情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摘苹果》教学中,我先对他们抛出这样的问题:“树这么高,你们猜猜他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接下来我在班上设置了一个类似的场景并鼓励幼儿用班上、身边现有的材料,寻求摘苹果的方法。他们用桌子,用椅子,用绳子,更重要的是用他们的智慧来模拟摘苹果。他们在感受游戏的快乐,欣赏自己的智慧的同时,也很好地与作品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
  总之,漫画的教学,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同时还要从漫画的特征出发,让幼儿的审美心理在欣赏漫画的时候,最大限度地给予发掘和培养。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诸多因素,要选择教材,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中还要求考虑多领域整合,教学手法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想象力等方面。
  
  参考文献:
  [1]马克爱德蒙森.王柏华,马晓东译.文学抵抗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
  [2]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作者单位: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81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