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丽

  【摘要】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
  
  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所讲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及其周围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按理说学生对生物应该是很感兴趣的,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的兴趣不能很好的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后,生物就不作为高考科目了,所以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兴趣会大幅度降低,会严重影响生物教学的教学情绪,生物教学质量就会显著下降,这给我们老师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怎样在新课改大纲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从教师自身做起,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首先老师应该增加自身的修养,在行为规范上要严格要求自己,在知识上要不断的摄取课外的更多更新的前沿知识补充自己;其次,老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做到处处关心学生,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尝试和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内心动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信任,这样学生就会喜欢老师,从而对你所教的科目感兴趣。
  
  二、制作直观教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就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生物教学虽然与实际密切相关,但是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用具是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的。因此,老师可以带着学生在现有的环境中采集材料,并制作成标本。比如,我们要了解植物的结构,从书上的平面图我们看得不是很直观,那我们就可以制作植物标本,当地有槐树、胡杨、柳树、棉花、梨树、红枣等等丰富的植物资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并现场指导学生将植物的结构、特点辨别清楚以后制作成原色标本,在采集和认识植物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大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求知的欲望马上就会被激活,这样不仅让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还让学生亲近了大自然,这对学生的身心都是很有益的。
  
  三、好的开头,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课一般都是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或是下午,这个时间段学生都处于疲劳期,尤其是夏
  天的时候,学生更是昏昏欲睡。所以,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老师的每堂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老师要认真推敲,要使开场白与知识相联,还要激发学生兴趣。对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面都相对要广一点,开场白我们可以跟学生们讲一些最尖端的而且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知识,比如,转基因棉花,试管婴儿之类的,先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奥妙无穷的生物童话中,学生自然就会精神焕发了。
  
  四、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腌蒜瓣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讲呼吸作用时启发学生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酿酒用什么微生物?讲植物的矿质营养时想到常识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强烈的兴趣。
  
  五、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
  
  直观手段包括直接的直观和间接的直观。利用直观教具可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切,同时也可激发兴趣。如讲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用模型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双螺旋结构;做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之前让学生看看录相,对有丝分裂实验的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做起这个实验来兴趣非常浓;又如讲叶的形态这节时,带学生到生物园地去让他们边看我边讲,效果也相当不错。
  
  六、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激发兴趣
  
  现代教具的利用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必要手段。在高中生物中有很多很抽象的内容,例如,植物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植物的双受精作用,还有植物和动物的个体发育,DNA分子的复制过程都是很抽象的,那我们老师可以制作教学课件,将课件制作成动画形式,让学生直观的形象的接受知识,同时对培养网络学习,利用好网络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总之,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就可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兴味不衰。当然培养兴趣关键在于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遵循教学规律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才能使生物教学达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8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