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经济论文  > 
  • 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

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首先建立起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体系,然后对我国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并探寻了国有企业低效率资源配置的原因,最后对提高我国公有性资本配置效率及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资源配置;效率;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3)-0007-07
  
  一、引言
  
  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为尽量处理好这对矛盾,需要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在西方经济社会中,普遍接受判定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标准是帕累托最优原理…,但帕累托最优原理过于理想化,缺乏实际的应用性。在一些经济文献中,有一些评价单要素配置或部分要素组合效率的指标,这些文献都试图用单一指标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这些单要素效率评价指标不能对资源配置效率做出综合客观的评价,例如我国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就不能从这些指标中得到客观的反映。本文拟建立一套评价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二、生产函数的选择
  
  建立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需要基于生产函数一定具体形式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生产函数会得到不同效率指标计算公式。在西方经济学中有许多具体形式的生产函数,如VES生产函数、广义列昂惕夫生产函数、多产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等等,归纳起来大体有四种基本类型:C―D生产函数、CES生产函数、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最大可能前沿生产函数。由于本文希冀在建立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不同性质的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在同样的基础上,生产函数的选择对研究的结果影响不是很大,以简单起见,本文选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作为研究的基础。
  
  三、资源配置效率单项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评价需要从经济、政治、社会等诸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一)经济性效率指标体系
  经济性效率指标包括微观经济效率指标和宏观经济效率指标。微观经济效率指标主要反映研究对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高低;而宏观经济效率指标主要反映研究对象对宏观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I、微观经济效率指标体系
  微观经济效率指标包括单(部分)要素效率指标和全(联合)要素效率指标。部分要素配置效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某种要素有效使用程度;全要素效率指标是反映要素组合(或要素配比)状况的效率指标。
  1、部分要素配置效率指标体系
  根据投入要素种类,可以分为资本要素效率指标、劳动要素效率指标和技术效率指标等。资本要素指标又可以从资本使用效率、总资产贡献率、资本边际收益率、资本产出增长贡献率等方面体现;劳动要素效率也可以从劳动使用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边际收益率、劳动产出增长贡献率等方面来反映之。
  (1)资本要素配置效率
  ①资本使用效率
  资本的使用效率是在相同产出中资本的理论使用量与实际使用量的比值,根据只有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两要素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五、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简称:国有及控股企业)、规模以上集体工业企业(简称:规模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简称: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对这些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比较研究。
  
  (一)数据及指标来源
  不同性质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y)、总资本合计(K)、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L)、利润总额、利税总额、亏损总额、总资产贡献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财务性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不同行业的人均工资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不同性质企业的福利费用支出来自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不同性质工业企业的科技经费、拥有专利数、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总额比重等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不同期限的利率来自于《中国金融统计年鉴》。
  
  (二)比较实证研究
  资源配置效率单项指标体系的计算
  根据公式(1)~(25)计算出资源配置效率的单项指标值。在此,笔者认为此表虽然计算值比较粗糙,但仍可以用于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并且能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作赘述)。
  六、主要结论及其原因探析
  
  1、在资本的配置效率上,国有及控股工业企业明显偏低。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资本使用效率、总资产贡献率,还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国有及控股企业的效率指标值都明显地低于规模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总资产贡献率比规模集体企业低2.6个百分点,意味着国有及控股企业中平均每单位资本的获利能力比后者低0.026元;资本的边际收益低0.89,即是在两种类型的企业中,在资本上同样增加投入1元的费用,后者却比前者多产出0.89元。
  2、在劳动的配置效率上,规模集体企业则明显偏低,而外商港澳台商企业偏高。从表2可以看出,规模集体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劳动边际收益率都明显低于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低38990元/人(前者是后者的57.69%),即意味着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的每个员工平均每年比规模集体企业多产出38990元;而劳动边际收益率低1.7表明,投入到规模集体企业比投入到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劳动中的每1元钱少收入1.7元。
  3、国有及控股工业企业比较注重技术进步。国有及控股工业企业无论是劳动技术进步还是资本技术进步都高于其它两者,就其原因分析,这与它具有较高的科技经费率(科技活动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2%)和发明专利拥有率(平均每一个企业拥有0.4项发明专利)是分不开的。
  4、国有及控股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大的利润增长空间。从表中可以看出,国有及控股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都较高。较高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表现出较好的成本收益;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说明国有及控股企业的索洛余数比较大,产出增长受国家政策、政治、科学技术和经济综合环境的影响较大。在资源配置协调性方面,规模以上集体企业则表现为比较突出,因为集体企业的要素进退比较灵活,受到的约束比较小,而国有企业资本的投入、人员的增减受到种种限制,因而比例失调的状况比较明显。
  5、虽然国有及控股企业亏损比较严重,但单位资本利润增长率却比较高。从表可以分析出,国

有及控股企业的亏损面比较大,亏损度比较高,减亏能力比较弱。2003年有35.24%的国有及控股企业面临亏损,亏损额占产出的3.61%,减亏速度却仅仅只有5.26%;但另一方面,国有及控股企业单位资本利润增长率虽然在2002年只有1.39%,但2003年却高达37.34%,两年平均也有19.37%,而规模集体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在这两年平均却只有16.16%和17.90%。分析其原因,笔者认为国有及控股企业中大型企业盈利能力比较突出,而小型企业却表现较差。
  6、在宏观经济方面,国有及控股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中坚,有着其它企业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表2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国有及控股企业的财政贡献率高达31.32%,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也比较大,国企投资对抑制通货膨胀表现出积极的正向作用。国有及控股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表现出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强大功能,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中坚力量。
  7、国有及控股企业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负担。无论是社会福利支出还是冗员经济负担,国有及控股企业都有着较高的比率,企业职工平均每人每年承担离休、退休、退职人员的社会福利费用6422.9元,不在岗职工的生活费占企业职工劳动报酬的8.10%,这些负担一直困扰着国有及控股企业的经营。国有及控股企业背负沉重的社会包袱虽然为减轻社会负担、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它给企业的市场竞争、企业改制和运营管理等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这是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改制需要进一步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8、国有及控股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国有及控股企业中每个企业平均拥有0.4项专利(规模集体企业有0.18个,外商及港澳台商有0.56个),但其科技成果推动力却只有7.9%(相应的其它两种类型的企业却分别是14.4%和18.6%)。
  
  
  七、提高国有及控股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及国企改革对策
  
  1、提高国有及控股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由于国有及控股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或各级政府所有,由企业高级经理层经营,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弱化的现象,因而资本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国企改革的重点在于明晰产权关系,理清委托代理关系,强化资本使用的硬性约束,明显化资本的使用成本,加强资本的成本核算,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2、抓住中坚力量,做大做强国企,同时兼顾国企后备力量的培育。虽然大型国有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平抑通货膨胀的中坚力量,但有相当大部分的国有中小型企业面临着亏损,影响了整个国企经营业绩。对于中小型国有企业,根据国家政策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加强其部分的改制工作,采取或兼并或联合走一体化的道路,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营;或出售、拍卖和破产,摆脱包袱,盘活国有资产,将退出的国有资本投资于新的领域。
  3、减轻国有及控股企业的社会负担,增强其活力。国有及控股企业背负着沉重的社会负担,使国企在国内外市场处于不利的地位,严重困扰着国企的经营,限制了其活力的有效发挥。国家应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企业社会负担市场化、社会化,使企业摆脱社会包袱的束缚,轻装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
  4、加强国有及控股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国有企业有着较高的科技活动经费率和发明专利拥有率其科技成果推动力却很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很弱。国有企业应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肃清其环境,使科技成果能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国企内真正做到讲科学,用科学,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理落到实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频繁,也只有不断应用新科技,推出新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真正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宗旨。
  5、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增强其活力,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由于集体企业的资源进退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资源协调配置能力比较强,能较高效率地利用资源;集体企业在产权上也带有某些社会性等特征,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再则集体企业也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退路,可以考虑将一些国有企业改制为集体企业,减缓某些重点领域里的国有企业民营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83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