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在论述教育成本核算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教育成本核算滞后的成因,阐述了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概念,提出了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计算公式,教 育成本项目和内容,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和内容。
关键词 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教育成本流程;高等院校
1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办教育就需要投资,培养人才就要有花费。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适用于教育领域,教育部门也可借鉴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成本核算的方法,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高等院校教育经费基本实行统收统支的管理办法,高等院校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一直没有被真正地确认,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滞后是社会经济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资方式及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具体成因包括: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前思想上长期注重政治,不算经济帐,造成思想观念上的滞后;②过去是国家供给包办教育,在组织教育经费支出核算过程中,算不算教育成本对高等院校而言没有实际意义;③教育成本核算没有需求拉动,计划经济体制的统收统支经费管理模式,没有教育成本信息的需求。国家、社会各部门、个人和高等院校都对教育成本信息没有需求或不关心教育成本问题。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是高等教育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内容,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①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所带来的教育投资体制和教育费用负担方式的变革,客观上要求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以便于利用教育成本的系统资料,制定有关的政策,确定相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②教育成本核算能正确反映高等院校的财务状况,运作成果,并可以教育成本资料支持高等院校教育事业规划的制定。③正确计算教育成本可为高等院校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同时完善的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又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的必须,也是全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成本资料反映实际耗费水平。又可据此与计划进行比较,与行业一般或先进水平进行比较,以检查和考核运作业绩。④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便于正确处理教育费用的合理负担,划分负担份额,拟定对学生收费的标准,有利于学生理解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培养。⑤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宏观管理的需要。可为国家建立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合理确定高等教育规模提供依据。建立科学的成本补偿机制,可以强化高等院校的成本意识和质量意识,有利于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内部配置更趋于合理。
2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是指培养每名有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的专门的劳动力所需的全部费用,即劳动力从基础到中等、高等级全部教育过程的总耗费。教育成本可分为基础教育成本 、中等教育成本和高等教育成本。
宏观上的教育成本由学校成本、社会及家庭成本两部分组成。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其实质就是学校成本。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是劳动力全部教育成本的一部分。它是劳动力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物化劳动价值是指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它包括已经消耗的劳动对象转移的价值和已经消耗的劳动资料转移的价值;活劳动价值是指为了使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结合,培养出合格人才,必须由教学、管理及服务人员,经过“三育人”的施教过程 ,这些人员在施教过程中所付出劳动的报酬,就是活劳动的价值。
3高等院校教育成本的计算公式、成本项目及内容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消耗按类别包括:①固定资产和一般设备的购置及修理费,用字母A表示;②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教学、科研、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学生事务和其他等方面的物化劳动性支出.用字母B表示;③工资性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补贴、津贴和基金等,用字母C表示;④学生生活费用,用字母P表示。
如果用M代表高等院校培养每名合格大学生的全部成本,I代表在校学习年限,N代表学生全年的平均人数,则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公式为:
M =[(A+B+C+P)×I]÷N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项目主要有:①教学支出;②科研支出;③业务辅助支出;④行政管理支出;⑤后勤服务支出;⑥学生事务支出;⑦教职工福利保障支出;⑧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⑨其他支出。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中的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服务支出等项目内容包括人员费用、业务费、固定资产和一般设备购置及修理费、设施日常维 持修缮费和其它费用五个方面;学生事务支出项目内容包括奖助学金、学生物价补贴、学生 医疗费、学费减免、贷学金减免、学生活动费;教职工福利保障支出和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 项目内容包括人员费用、医疗费、业务费、固定资产和一般设备购置及修理费、设施日常维 持修缮费、养老金统筹和其它福利费用;其它支出项目内容包括高等院校发生的不能归人前述各成本项目的必须由教育成本开支的各类费用,主要有材料盘亏、外藉专家费用、利息支出和汇兑损益等。
4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及其内容
建立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教育成本核算制度是进行成本按算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工作的组织方式、会计基础选择、会计科目及其按算内容、帐簿的组织和格式、记帐方法、记帐程序和记帐规则、成本计算方法、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与报送程序、会计资料和成本指标的 分析利用、会计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相关的定额标准及有关制度。
4.1教育成本核算会计基础和记帐方法
高等院校会计核算过去是以收付实理制为基础,现已不适应。会计记帐基础应改为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个别经济业务的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揭示高等院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将应收应付都表现出来;会计记帐方法要改“收付记帐法”为“借贷记帐法”。
4.2教育成本会计要素
教育成本会计要素是按经济性归类的会计对象,它们既是构成整个会计核算基本框架的组成都分,又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衣要素。教育成本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基金、收入、支出、结余。资产、负债、基金是资产负债表的要素,收入、支出、结余是收入支出表的要素。
4.3教育成本核算会计科目设置
教育成本会计科目,它是为归集和记载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要素按经济内容或用途所作的分类,会计科目是设置帐户的依据,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4.4会计等式及财务报告
高等院校教育成本会计平衡公式为直接平衡式,资产 = 负债 + 基金,收入―支出 = 结余,前者组成资产负债表,后者组成收人支出表,会计报表的设计也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的。
财务报告是反映高等院校财务状况和运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会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表和会计报表附注。高等院校会计报表主表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是高等院校教育成本表、基本数字表;报表附注是为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高等院校会计报表说明是会计报表的必要补充,是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
4.4.1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包括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 目的明细资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
4.4.2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高等院校的运营状况,收入支出情况,基金增减情况,各项财产物资变动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报告报出前发生的对高等院校财务状况变动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4.5教育成本流程与成本计算程序
教育成本是对教育过程费用的具体对象化,施教过程发生的费用具有与施教对象(教育产品为学生)之间的特定关系;在进行教育产品成本计算时,必须具体分析,在分户归集分配的基础上,形成完工产品(合格毕业学生)的成本。教育成本流程为:
教育成本计算是一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计算程序,这个程序包括:①确定成本计算对象;②确定成本计算期;③确定成本项目;④设置并登记教育成本明细帐;⑤教育成本在“在教育产品”和“教育产品”之间分配。
4.6教育成本会计桉算帐务处理程序
帐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形式。它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日常核算,填制审核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各帐簿,根据帐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的步骤和方法。我国当前采用的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帐务处理程序和汇总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高等院校要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帐务处理程序。
4.7教育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
教育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每类中又有各项目指标
4.7.1教育成本效益的单项指标①年成本和总成本水平指标
每生年平均成本=全年总费用/年在校学生总数
每年总平均成本=学制期内费用总和/学制期内在校生总和×学制
分项成本指标略。
②物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年每生固定资产消耗额 = 固定资产消耗额/在校学生数
年每生材料与低值易耗品消耗额 = 材料与低值易耗品消耗总额/在校学生数
材料低值易耗品利用效率 = 在校学生数/材料低值易耗品占用资金总额
固定资金利用效率 = 在校学生数/固定资金占用总额
实验设备利用效率 = 使用的实验设备金额/教学实验设备总值×时间系数
时间系数为实际使用天数与应使用天数之比。
③ 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学校人力资源利用率 = (学生总数/教职员工总数)或(在校生总数/专任教师总数)
教师利用效率 = 教师实际需要量/现有教师数×100%
④ 教育过程的质量指标
学生巩固率 = 年末在校生人数/年初在校生人数 ×100%
学生合格率 = 符合规定的毕业人数/应有毕业生人数 ×100%
流生率 = 全年流生人数/学年初在校生人数×100%
优等生率 = 优等生人数/全体毕业生数× 100%
差等生率 = 差等生人数/全体毕业生数× 100%
学生留级率 = 留级生人数/学年末在校生人数× 1∞%
4.7.2教育成本效率的综合性指标① 教育成果的数量考核指标
年教育成本敛益率:学年在校生总数/全年教育成本总额
② 教育成果的质量考核指标
人才成本的质量系数 = 班级或毕业生平均质量/班级或毕业生平均成本额
参考文献
1 裴志新,戴蓬军主编.会计学原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中国注册会计师教育教材编审委员台.成本管理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3 荆新,王化成主蝙.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 陶增骈主编.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第一作者:女,1962―,会计师,从事高校财务会计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2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