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希保
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发展,让我们了解到更多优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任何管理方式都是为达到企业的远期目标而存在的,它是为提高企业效益而统筹资源的一种方式。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将各种资源合理运用的过程,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人,而是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资源,包括人员、技术、资金、设备、材料等各个方面。管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管控这些资源,而是应当通过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率。下面就企业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谈点个人认识。
一、管理要激励而不是约束
人是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中变化最快也是最有活力的要素,管理好人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势必会使企业健康发展,但千万不要把管理的目的看作是约束人,这样会使企业的管理进入误区。管人就是要通过发挥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很多企业表面上看起来管理非常严格,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约束管理制度,每个员工都循规蹈矩,仿佛每个人脖子上都架着一把刀,谁若敢越雷池半步,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员工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怕一不留神触犯了制度,不仅经济上会受到损失,甚至自己的工作成绩也会被一笔抹煞。这些制度达到了一个目的,就是减少了员工失误和犯错误的机会。但是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培养人才、激发员工的潜力和潜能,过于严格教条的管理制度肯定会使管理人员忙于监督和检查员工的行为,而忽视了经营,被管理者疲于应付各种制度而失去了创新,管理由此失去了动力,其效果反而是消极的。
如何管理好员工是每个企业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企业领导每天都在考虑如何防止漏洞,如何让员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快乐地干好工作。现代企业管理给出了我们答案,管理最好的手段就是培训和激励措施,管理实践告诉我们:当一个人被动地做一件事时他即使做得非常认真,结果可能只是预期效果的80%;但是当一个人主动去做一件事时,结果可能是预期效果的120%,这种现象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人的潜能发挥作用的结果,我们管理的目的正是要达到后一种结果,而激励则是达到这种结果的有效途径。
这就需要管理者首先把员工利益摆在第一位,而不是客户或服务群体,似乎这样说不大合乎市场规律。但试想,如果没有好的员工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怎么会有企业客户和市场的存在呢?企业总是在考虑市场需要什么,如何去满足顾客的需求,甚至把顾客奉为上帝时,而对待自己员工的需求却置之不理。总认为:你是我的人,就应当无条件服从我的管理,如果你不想干会有更多的人在等着顶替你的岗位。为什么有些企业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快速发展,根本问题就在这种管理理念的转变上。
至于如何来实现有效激励,根据人的需求理论和不同人的需求欲望,方式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合理的不公平就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激励手段。如:采取调整员工的收入档次,拉开分配差距可以产生动力;多用奖励措施,少用惩罚措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向心力;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多方创造个人发展机遇,积极搭建个人发展平台,让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员工的自我超越意识等等。因此,人员的管理重在激励而不在制约。
二、管理制度的制定应当更能有利于提高效率
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得到的是效益而不是效果,我们要通过管理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不仅仅是看起来制度更加完善,管理更加严格。
有时我们会这样评价一个企业:这个企业管理制度非常完善,效益肯定也不会错吧。可到企业内部一看,或许你会发现,这个企业的效益并不怎么理想,甚至是在亏损经营。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无效的严格管理所造成的。过于严格和事无巨细的管理有可能是与被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成反比的。举例来说,某个公司为了加强对采购供应部门的监督管理,防止出现管理漏洞,在付款这个环节上加强了防范,每笔付款都要经过四五个甚至六七个人的签字,业务人员整天忙着找领导,当领导的每天忙于签字,大家都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在这种无谓的工作上,有时一个领导不在就无法付款,影响了正常的业务往来,同时也增加了领导的负担。后来这个企业进行了改革,将付款权力下放到财务部门,由财务部根据采购供应部的往来账目和公司制度进行付款,而采购供应部负责监督财务部的付款情况,两个部门互相制约,采购供应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采购更加价廉质优产品,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因此,围绕提高工作效率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才是真正有益于企业发展的管理,否则就会造成企业管理资源的极大浪费。
所以制度不在于过度的严密,而是需要规范并且简约。比如世界著名的连锁零售企业沃尔玛的付款从来不会拖延,付款方式也并不繁琐。供应商只要按时按地的提供相应发票就可及时收到货款。如果沃尔玛也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它的全球采购会给供应商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能力使其制度更加简约,更加注重效率的话,企业的发展将会是未知的、低效的,因为会有更多的竞争对手首先意识到并做到这一点。
三、针对具体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资源都在发生冲突,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有效的控制和协调这些资源,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协调工作要着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仅仅看表面现象。有些问题的发生是有其根本原因的,比如某生产厂的两个车间,在工作流程上属前后关系,这两个车间经常出现扯皮、怠工现象,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当的人身攻击,上级领导大为恼火,于是对两部门进行整顿,并对员工进行了处罚。问题看起来已经解决了,但时间一长矛盾又重新暴露了出来。经过调查发现,原来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工作流程中一个小小的脱节造成的。上道工序生产的产品要转交到下一道工序,平常都是两边工人自觉地进行交接,没有明确规定由谁来具体负责交接工作,也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时间交接、怎么交接。因此两个车间都觉得对方应该主动完成这项工作,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领导很快纠正了这个管理漏洞,问题迎刃而解,这两个车间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问题。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出现了问题应当首先应去考虑发生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根源再去解决问题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缺乏的就是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难怪有些企业到了举步唯艰的时候才会想起请咨询公司,来写一大堆不一定实用的管理指南。其实,管理者只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多注重细节,多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多采取一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不会产生最后那种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总而言之,我认为,管理工作应当始终围绕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经营目标,以提高效率、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和效益最大化为原则,使用最简约最直接的方法去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切实发挥管理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能动性,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4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