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情绪智力研究述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文霞

  摘要:针对传统智力理论无视智力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动态的运行机制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几种重要的情绪智力理论:sdovey和Mayer的理论、Goleman的理论,Bar―on的理论等。本文对这三个理论作了较为简单的阐述,并详细总结了目前对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加深对情绪智力的理解。
  关键词:情绪智力 智力理论 情绪智力理论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心理学的一个新概念,最初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洛维(P SaIovey)和新罕布尔大学的梅耶(J Mayer)于1990年提出来的。1996年开始传入中国,引起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成为目前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1、情绪智力的提出
  智力是人的素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20世纪80年代,针对传统智力理论从本质上都视智力为一个多种特质的静态复合体,而无视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动态的运行机制等缺陷,很多心理学家去重新审视对智力概念的看法并试图完善这一概念,其中,情绪智力理论的提出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创了新的视点。在这些理论中,Gardner的多维智力理论和Sternberg的三重智力理论深具影响,并被认为是对智力概念的拓展。Gardner的人际智力和自知智力的概念是情绪智力的雏形。Sternberg的智力理论不仅深化了传统的智力建构,而且强调适应环境与改造经验也是人类智力的表现,从而大大拓宽了对智力的理解。
  情绪智力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Salovey和Mayer共同提出,他们在1990年把情绪智力描述为由3种能力组成的结构:(1)准确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2)有效地调节情绪的能力;(3j将情绪体验运用干驱动、计划和追求成功等动机和意志行为过程的能力。1993年,Salovey和Mayer对情绪智力应包含的能力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区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调节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运用情绪信息去引导思维的能力。从这一结构中我们不难发现情绪智力的动力特征,即情绪智力能够激发个体完成社会化的活动。
  2、当前情绪智力的模型
  2.1 Salovey和Mayer的理论模型
  1990年,Mayer和SaIovey首次提出情绪智力是一种智力成分,”是一种识别情绪信息、加工情绪信息的能力”,因此,该理论属于心理能力模型。2000年,Mayer和Salovey提出了修订后的情绪智力的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分别是:情绪感知能力、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属于最基本的能力,同时也为其他能力提供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层次是不断递进的,后一种能力以前一种能力为基础。
  Mayer和Salovey认为情绪智力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把握、解读其中暗含的情绪信息,进行合理判断并做出有效应对的能力。该能力独立于其他智力成分,也独立于人格概念。值得一提的是,Mayer和Sa-lovey所认为情绪智力依然属于智力的范畴之下,而另两个模型的提出者,Goleman和Ba r-On则在用传统智力以外的能够导致成功的因素的来诠释情绪智力。
  2.2 Goleman的模型
  Goleman的模型属于综含模型。Goleman认为情绪智力有5个维度,共25个成分。5个维度:1)自我觉察,包括情绪觉察、准确的自我觉察和自信:2)自我调节,包括自我控制、可信赖度、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3)动机,包括成就驱动、承诺、主动性和乐观精神;4)同情心,包括理解他人、促进他人成长、服务定向、平衡差异及政治觉察:5)社会技巧,包括影响力、交流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组成团队的能力。
  2.3,Bar-On的模型
  在Bar-On的模型中:情绪智力由智力的情绪维度、人格维度、社会维度构成。他认为情绪智力模型由5个相关成分组成;这些成分又由15种相关的能力和技能构成。5个相关成分:个体内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压力管理成分:适应能力:一般心境。15个指标表明了个体在情绪和社会功能上的潜在能力。能力越强,个体就越能有效应对环境要求和环境压力,能力越弱,个体在处理情绪、社会及行为问题时的成功率就越低。值得注意的是,此模型是一个过程取向而不是结果取向的模型,是与取得成功的潜能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成功本身。另外,虽然情绪智力涵盖情绪、人格和社会维度,但此模型所研究的是情绪智力结构而不是人格特质或认知结构。Bar-On的模型是一个综合模型,由Bar-On提出的ED概念已被广泛应用。
  3、研究现状
  目前有相当多的研究是围绕情绪智力展开的,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考察情绪智力的测量及相关因素,也有研究将情绪智力作为自变量,探究其作用机制。
  3.1情绪智力的测量
  由于对情绪智力概念的不同理解,情绪测量的方法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比较成熟的量表有根据Salovey和Mayerl990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情绪智力量表(EIs),根据salovey和Mayerl997的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多因素情绪智力量表(MEls),根据Golemanl998情绪智力模型开发的量表情绪能力问卷(ECl]和Bar-On的情商问卷(EQI)等。其中EQI是公认的第一个标准化情绪智力量表,帮助选拔有成功潜力职员的理想工具。
  由于文化背景问题,上述测验无法在我国直接使用,国内关于情绪智力测量方面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介绍、评价国外情绪智力测量方法,或对国外已有的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等方面,极少有学者编制本土化的情绪智力量表。2000年,王晓钧以Mayer和SaIoveyl997年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结构为依据,在原有的16种能力中筛选出10种能力,自编“情绪智力评估问卷”。许远理提出“情绪智力三维结构理论“认为情绪智力由”对象纬度”(由面向自己、面向他人面向生态环境三部分组成),”操作纬度”(由感知与体验、表达与评价、调节与控制)和“内容纬度”(积极情绪和消极两部分组成)。张俊等人从操作和对象两个维度确定情绪智力的成分,编制了情绪智力问卷。但是由于情绪智力在概念的界定上的不成熟,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为科学的测量工具。
  3.2情绪智力的相关因素
  由于情绪智力涉及个人内心体验,因此,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均与个体情绪智力有关。从个体因素人手,研究者一般将性别、年龄、人格特质纳入考察体系中。发现成年人的得分比青少年高,女性比男性高,人格的开放性、宜人性、神经质、谨慎性均与情绪智力存在相关。
  从社会因素入手,研究发现,情绪智力与个体的生活满意感以及心境管理能力显著相关,情绪管理能力得分越高的大学生,越有可能报告与他人有积极的人际关系,与好朋友越少发生冲突,与父母有更好的情感关系,并能得到父母越多的支持。此外,Rubni用MEIS―A测量发现,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水平与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情绪智力得分高的高中学生会较少吸烟喝酒。Van Der Zee等(2002)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情绪智力的维度可以预测人际交往的质量水平。
  3.3作为自变量的情绪智力研究
  研究一般将情绪智力看作自变量,预测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但历来争议很大。Schutte,Van Der Zee等研究都发现,学生的情绪智力能够显著预测学习成绩。而Brackett,0’conner等人的研究结论恰恰相反,证明情绪智力对学业成绩的预测非常有限。Wechsler2003年对141名-11 17岁的学生进行测量后发现,总体情绪智力对学业成就没有显著影响。而其分量表,如压力管理、一般心境、积极印象等,对学业成绩具有预测作用。
  国内关于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的研究非常少,朱仲敏探讨了情绪智力与认知智力、人格特质、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不显著,情绪智力对学业成绩的解释力不如认知智力。
  4,存在的问题
  以上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情绪智力理论在概念的规定、理论结构都有很多争议。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模型是受到公认的。因此这一研究领域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的来看,目前我国情绪智力的实证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研究也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首先,部分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有些自编情绪智力量表的效度不高,维度划分不是很合理,并且没有专门用于研究青少年情绪智力的问卷。其次,目前还没有看到关于情绪智力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最后,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重点探讨如何培养情绪智力的问题,因为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在强调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而对促使人才成功的情绪智力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总之,情绪智力理论至今大约只有16年的历史,许多理论观点还是一种理论假设,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因此,研究者只有从不同角度进行大量研究才能进一步推进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73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