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平 何赟
【摘要】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与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以期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40例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治疗性创伤、免疫抑制及高效广谱抗菌药物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是控制医院真菌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真菌感染;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338-01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isk factors of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order to guid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Methods: Analyze 40 cases of hospital inpatients with the clinical data of fungal infections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09.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fungal infections and original disease, treatment of trauma, therapeutic immunosuppression and efficient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 tim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Conclusion: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immunosuppressant is the key to control hospital fungal infections.
【Key words】Fungal infections;Antimicrobial agents;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Rational drug use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超疗程用药,联合用药,不规范预防用药,治疗性创伤及激素的应用,使医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增多,值得医务人员及社会的重视。本文对40例医院内真菌感染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住院患者。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病原学检查结果为真菌感染的病例40例进行分析。对病例的一般情况,抗生素使用,是否有创治疗,激素使用,真菌感染部位,真菌名称分别进行登记、统计。
2 结果
①一般情况:40例真菌感染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62.3±9.2)岁。年龄≥60岁28例,平均住院天数21.5天,住院时间最长93天。所有患者均有1-4种基础疾病。2008年有15例,2009年有25例。
②与真菌感染有关因素[表2]:3例行气管切开,12例应用激素超过3天,留置尿管15例,死亡12例。
③真菌感染情况[表1]:
表1 真菌感染部位及菌株构成
患者平均住院10.5天出现真菌感染,均使用抗真菌药物平均12.3天,最长的达28天。
④真菌感染时间:住院7-14天感染5例,7-10天感染12例,10-30天感染23例。
⑤真菌感染前抗菌药及激素使用情况:[表2]大于等于三联以上联用抗生素20例,两联应用抗生素18例,单独使用一联抗生素2例,30天内用过5种以上抗生素13例,3种抗生素18例,2种抗生素7例,1种抗生素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排序为:左氧氟沙星28例次,头孢哌酮/舒巴坦22例次,头孢噻肟钠18例次,哌拉西林舒巴坦12例次,奥硝唑12例次,替硝唑10例次,碳青霉烯类药物8例次,丁胺卡那2例次。
激素使用情况:甲基强的松龙8例次,地塞米松5例次,口服强的松2例次,吸入性激素2例次。
3 讨论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1]因细菌学培养结果要等数天才能报告,为此临床医生为了控制病情,盲目大剂量,大包围使用多种抗生素,无针对性的超剂量,超疗程预防性应用高档抗生素。由此诱发各种院内严重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在逐渐增多。本次调查分析显示,2008年15例,2009年25例呈明显上升趋势。院内真菌感染延长患者住院日,又增加患者经济费用,还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导致死亡。造成医院真菌感染的因素还包括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各种侵入性体内留置导管。
表2
真菌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3]。本次调查显示诱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主要集中于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β-内酰胺酶类,碳青霉烯类药物[2]。第三代头孢和碳青霉烯类药物为广谱抗菌,杀菌作用强力有效,它们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导致二重感染,尤其是联合用药更危险[5]。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类的抗菌谱广,具有良好的药动学特性,不良反应少,在预防和治疗感染方面广泛应用,对于严重感染,在没有药敏实验的情况下,临床常将这三类药物联合应用,同时存在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超量的现象。这种高起点,长疗程,超剂量的应用广谱抗菌药的行为是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要控制医院内感染,临床上要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做到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多用窄谱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菌药物联合运用[4]。
从40例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发现,普遍存在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用药种类过多,剂量过大,盲目选择新广谱抗菌药物的情况也存在[1]。在抗真菌治疗的同时暂时停用广谱抗菌药物或改用窄谱敏感的药物,加强全身支持疗法,使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这在临床上应引起必要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巧圣.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30例分析.基础医学论坛,2010年第16期
[2] 汪培欢.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继发真菌感染调查分析.中国药师,2010年第03期
[3] 余泽斌.43例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调查分析.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年第12卷第1期
[4] 常红霞,张明华.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31例病例报告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8年第01期
[5] 刘茹,张燕娥,纪庆红.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66例临床用药分析.中国药事,2007年第0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56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