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中部地区城镇化道路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 [作者简介]肖良材(1972―),男,江西吉安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办公厅财务处处长,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一般项目(编号09yb44)的研究成果。]
摘要:中部六省面积102.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中部六省人口3.7亿,占全国的近30%。中部地区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必须通过对新型工业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中部区情,大中小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中部地区 城镇化发展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种现象,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区域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区域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区域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过程,也是一个区域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过程。中部地区是一个经济地理学范畴,是相对东西部而言的,由安徽、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和山西等6省行政区组成的“区域经济学”的概念。中部地区如何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部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必须通过对新型工业化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发展小城镇,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中部区情,大中小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一、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剖析
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其国土面积10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亿,分别占全国的10.7%和28.1%。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它为全国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年来面对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实施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市场发展与发达程度落后于东部,增长速度在全国处于后列,甚至低于西部,一时出现了“中部塌陷”的焦虑。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有其特定的经济、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因此,其城镇化也就有其特定的内涵。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为43.03%,比2006年提高4.07。估计到2020年城市人口个百分点。其中,湖北省、山西省、湖南省和江西省的城镇化率分别为46%、45.99%、43.2%和43.18%,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也逐渐缩小,由2006年的4.94个百分点,缩小到2009年的3.56个百分点。当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趋势加强,已初步形成了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等六大城市群为主的发展格局。[杨刚强、江洪:《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11.5第39页]预计2020年,中部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56%,而要达到70%的目标,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中部地区城镇化道路走的是一条二元化道路,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根据钱纳里模式测算,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应为50~60%,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理论水准。其具体特征就是城市与乡村相互脱离、各自为战的发展,城市超经济聚集与城镇化不足并存。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缺乏区域统筹,产业集群与区域城镇化的互动是割裂的,往往是有产业而无群、有城镇而无产业、弱产业的现象明显,彼此间无实质性的必然联系和互动机制。中部地区大中小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数量多、规模小,两极分化严重,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影响和制约中部地区城镇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中部地区城镇化道路选择
新型工业化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来讲的。新型工业化是一个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过程和不同产业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在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大系统中,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能得到适当平衡的县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必须遵循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带动生产要素的集聚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口的集聚,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不同的作用。
1、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支撑新型工业化,构建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按照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要求来发展经济,就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龙头,以城镇化为抓手,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功实践,走出一条以小城镇为载体,以中小企业为依托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共生共荣,协调发展的路子。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生产率增长和市场空间可以无限扩张的工业和服务业中,从根本上解决中部地区众多人口争夺有限农村资源和市场的矛盾,为城乡一体化创造条件;通过充分发挥中心城镇中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工业化中的作用,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改造农村的小农经济,推进农村的专业化分工上,使农业产业化或现代化真正成为工业化的主要内容,进而把更多的农民纳入工业化的轨道,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到工业化的成果。
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就要舞好工业化这个发展和壮大经济的龙头,把工业化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来认真对待。要在走好新型工业道路的探索中,努力提升农村工业化的水平,通过县城和中心镇的集聚作用,建设好有县城特色的工业园区;通过园区的带动战略,整合县内优势产业,吸引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集聚,降低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集中治理污染,努力使园区成为县域工业的重要增长点、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
以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就要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城镇化又进一步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在城镇化规划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区划调整,有计划地实施“并镇”、“并村”、“并校”等工作,加快调整城乡布局结构。与此同时,加大城镇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的建设力度,把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与发展小城镇结合起来、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为构建城乡协调发展、产业连动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夯实基础,是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
2、中部地区的城镇化道路,必须从区情出发,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有着自身规律和特点,大、中、小城市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其规模结构取决于历史条件、区位条件、生产要素集中的能力及其他社会政治文化因素。中部地区必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思维下制定的诸多制度和政策设计,积极完善中部地区发展战略,科学编制产业和城市发展布局,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走上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道路。
从经济意义上看,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和100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一般是省一级区域经济中心;200万以上的超特大城市多数是跨省的区域经济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而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对周边的小城镇起着辐射带动作用。从理论上讲,发展大中城市更有利于节省土地和投资,有利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因此,在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中部地区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适度发展大城市,合理引导大城市规模扩张;坚持以现有中小城市扩张为主,遵循小城镇成长为小城市,小城市成长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长为大城市的梯度成长的城市发展一般规律,加快县域和部分条件较好的建制镇的发展,使之成为功能完善,实现人口集中的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大力推行新型工业化,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道路,中部地区应当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来认真对待,也只有这样,小城镇的发展才能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并不断取得理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滞后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并寻找出路的结果,小城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异军突起的事实表明,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是有光明前景的。但发展小城镇不是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唯一选择。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与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样十分突出。因此,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小城镇的发展,不能搞“跟风走”的一哄而上,要有规划、有引导地在条件成熟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适度和集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礼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93页.
2、张卓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N].北京:光明日报2005年3月3日第5版.
3、周金堂.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0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