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业成本管理与工程造价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建筑行业成本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获利,我们必须做好成本控制。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目标,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降低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长期以来, 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采用的是定额计价模式, 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建筑工程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及定额计价法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企业 成本管理 工程造价 分析
一、如何抓好建筑企业成本管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造价对工程实体性消耗费用,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报出每个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对于措施性项目消耗费用招标人只给出工程项目名称,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施工方案再结合自身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自行确定,体现竞争费的市场竞争。微利时代的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运用现在的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事前预测分析、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职能,严抓企业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能力,以保证企业成本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一,从体制上加以保证。目前国有企业施工项目传统的经营模式,一般都是由项目经理承包或实行经济责任内部考核,但不论哪种形式,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利益与风险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不对称。有的项目经理权利很大,风险却很小,项目的盈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忽视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包盈不包亏。正是由于这种弊端的存在,可能导致项目的经营者对各项成本不重视,管理不精细,甚至可能出现“黑洞”。而项目的职工由于成本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关系,也会表现出对成本漠不关心,于是成本管理就成为一句空话,项目利润目标大打折扣。因此,要从体制上去思考,如实现项目股份制或风险经营,增加个人(项目班子)的风险度。建立严格的项目考核细则,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对达不到考核目标的,实行责任追究、降职或调离该岗位,把成本管理与经营者的利益挂钩。
第二、采用激励机制,提高每位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一方面,对完成目标任务及成绩突出的单位或职工公开进行物质奖励,让他们劳有所取,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用人环境。施工企业多半是农民工,他们对企业职工的待遇有一种向往和追求,因此企业应形成一种制度,对技术过硬、管理经验丰富的员工,每年有计划的个别吸收进来,纳入企业职工管理的范畴。这样不仅为企业发展稳定了一批队伍,而且增强了农民工忠诚于企业的信念和为企业管理奉献的决心。通过以上管理,达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目的。
二、如何搞好工程造价的分析研究
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组成是参照前苏联的模式建立的, 业主只能处于从属地位, 不能自主定价, 只能按照政府的“取费标准”进行计算, 其所产生的弊端有:反映不出建设先后顺序、主从关系和资金使用的时间、空间的秩序只是单纯从会计的角度规定我国工程造价的构成, 体现不出工程造价管理的清晰思路, 实施起来容易混淆。不能体现出建筑产品优质优价的原则,业主总是希望工程质量好价格低, 然而建造高质量的工程比建造普通合理的工程投入要大。不利于招标工作的展开,现行的工程造价计算复杂, 耗时费工, 不但要套用“定额直接费”, 还要计算材料价差及套用定额收取管理费等。同时从理论上讲, 一样的图纸套用一样的定额, 按一样的信息价计算, 所得的结果应该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操作人员理解不同, 水平有差异, 往往得出的结果有很大差异, 使得招标工作考察的并不是企业的综合能力, 而是考核预算员的理解能力和运气, 谁做的工程预算跟标底“碰”上了, 谁中标的可能性就大, 明显的不公平、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完工后进行结算时, 一般都会根据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办法进行调整。在确定调整工程量的单价方面, 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比预算定额单价法更具有优势。因为预算定额单价法编制施工图预算, 主要是采用了各地区、各部门统一编制的综合单价, 便于造价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适应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市场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变化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采用预算定额单价法计算的结果往往会偏离实际水平,造成误差。价格变化波动越大, 造成的误差也越大, 这往往成为以预算定额单价法结算工程款争议的一个焦点。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因其调整的工程量单价是按相关原则确定的, 故可避免此争议。
编制工程量的单位不同:传统定额预算计价办法是:建设工程的工程量分别由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分别按图计算。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工程由招标单位统一计算或委托有工程造价咨询资质单位统一计算,“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投标单位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根据自身的技术装备、施工经验、企业成本、企业定额、管理水平自主填报单价。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间不同: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法是在发出招标文件后编制(招标与投标人同时编制或投标人编制在前,招标人编制在后)。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必须在发出招标文作前编制。编制的依据不同:传统的定额预算计价法依据图纸;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依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算定额;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依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价格信息进行计算。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根据建设部第107号令规定,标底的编制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和有关要求、施工现场情况、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工程造价计价办法编制。企业的投标报价则根据企业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或参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社会平均消耗量定额编制。
结束语
大多施工企业对项目部进行考核时,往往强调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工程利润,而忽视了工程资金流入量的考核,看似当年账面效益较好,由于工程款结算滞后而增加财务费用,或工程质保期内出现质量问题增加维修费用,工程款无法收回形成坏账损失等因素,最终导致企业资金流出,项目利润大打折扣,从而使各项考核不能完全落实到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工程规模,不同的建筑企业,不同的管理体制都有差别。但共同点都是为了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创新和提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及微利经营的空间里,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效益,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61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