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例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构建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放飞个性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在小学语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验中,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文学业成绩的评价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The Talk about the Chinese Language Acade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iu FengyingHuaihe Road Primary School, Bayuquan,Yingkou City,Liaoning Province
To build th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flying for target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key to promote course reforms .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xperiment,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Chinese academic performance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 writer made the explore and tr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
一、树立发展性的评价理念
1、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激励、诊断来促进学生发展,提示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定向引导,而不是为了判断学生的优劣而对学生进行筛选、分类和定等。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取“淡化期末考试、强化平时、注重过程”的方式,将过程性成长记录评价、阶段形成性评价和学期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单一的量化评价表现出僵硬化、简单化、表面化,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和进步都泯灭在一组组抽象的数据中,语文学习的体验、感悟、情感、态度又难以精确的量化。提倡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的描述、用等级性评价加激励性评语加个性特长赞赏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语文成绩,更能体现语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4、师评、生评与家长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的“一体多面”的多元互动评价方式。
5、口试、笔试和表现性评价相结合。新课程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注和整合,必须改变将纸笔测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
二、把握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的评价标准
1、分层评价,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
评价改革要呼唤人文精神,弘扬学生个性,尊重个性差异,摒弃“千人一卷”的唯一考试策略。根据不同学生度身定做评价工具,实施因人而异的分层评价方式,如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采用A、B、C三套评价工具由学生自主择取而进行测试就是分层评价的良好方式。
2、延迟性评价,确保不同学生异步达标。
评价改革倡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摒弃“一评定乾坤”的格式,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而采用延迟性评价。在评价标准相对确定的时候,要灵活掌握学生达到标准的时间因素。对于能够提前达标的学生,教师以此作基础,创造条件,促进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冲击,发展自己的特长;对于不能按时达标的学生,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逐步达到目标。如附表一“知识与能力评价表”中的“第一次”“第二次”就是一种有效的延迟性评价。
3、综合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改革旨在全面考核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摒去唯一的纸笔测试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片面考试,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对学生的认知领域和非任知领域通过口试与笔试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实施重过程、促发展的评价方法
1、过程评价――成长记录评价。
“成长册”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反映学习过程中发展状况的质性评价。把评价寄予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使评价过程日常化,强调了评价的自我纵向比较,弱化了评价主体间的横向对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注意的是:1、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记录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记什么或不记什么,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指手划脚,只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建议。2、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是用于学生自己经常观看、阅读作品,由此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二是定期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观看、评价;三是定时进行展览,同学互相观摩学习;四是学期结束,作为语文学习素质报告单。
2、阶段评价――分单元考核。
将教材内容分多个阶段、多个领域进行测评,以便及时反馈,改进教学。要注意的是:1、评价阶段划分不能太小,避免检测步入频繁性的误区。2、评价的内容侧重在本阶段的知识与能力等认知领域方面的内容,非认知领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可多个阶段评价一次。3、评价的方法根据评价的内容或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述、或开卷测评、或实践活动、或行为表现,不能将单元书面闭卷考试作为阶段评价的唯一方法。4、评价的目的重在促进和弥补,如果发现成绩不理想,要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不能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学生。5、评价的结果使用采用定性(激励性评语)和定量(等级)相结合的方式。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需努力”三个等级。“需努力”是针对没有达到“合格”标准学生的一种延缓性评价,允许学生有多次评价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弥补,可根据学生志愿进行再次评价,直到学生满意为止。
3、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评。
期末考评采用平时考察(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考试(试卷)相结合的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应以定性评语、定量(等级)评价和特长描述等相结合的方式;考评的内容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在实验中我们认识到应本着改革的思想,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评价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逐个实验,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真正实现其“导教”、“导学”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720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