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旅游公路技术标准的灵活选择与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论文关键词】旅游公路、技术标准、灵活性
  【论文摘要】通过对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新建及改扩建路段技术指标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如何结合旅游公路交通特点,灵活的选择公路路线的技术指标,节约投资,减少对旅游景区的环境破坏。
  1、引言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是湖北省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生态文明交通示范区的重要载体,是该区域内的地方路网干线公路。该公路技术标准的灵活选定对节约投资,项目实施、项目功能的实现以及减少对旅游景区环境的破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结合旅游公路的特点,对旅游公路特别是山区旅游公路的技术标准的灵活选择与运用展研究。
  2、公路概况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全长458.653km,其中利用高速公路33.5km,利用高速公路连接线里程8.5km,利用国省道里程132.4km,新建里程49.536,改扩建里程234.717km。利用国省道路段仅对其路面及安全设施加以修补完善,不改变其平纵线形。考虑到所利用的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技术等级较高(均不低于80公里时速二级公路标准),并且所承担的交通量主要源于相关出行量的趋势型增长,而该项目的实施对利用路段交通量的影响相对其本身适应交通量而言规模较小,因此,本文仅针对该项目新建及改扩建老路路段的技术标准展开讨论。
  3、交通量发展对技术标准的要求
  该项目各路段功能有所不同,对应预测末年交通量规模也相差较大。因而各路段对应的公路等级等技术标准也应有所区别。为充分论证各路段应配置的公路等级,项目组结合各等级公路所能适应的日均交通量,对各路段对应的最低公路等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见表1。
  表1各新建及改扩建路段预测末年交通量及其对应的最低等级
  
  对应上表,结合功能定位和预测交通量,分析可知:
  土库站-白塔河路段、木子店镇-胜利镇路段由于兼顾干线公路和旅游公路功能,路段交通量较大,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胜利镇-河西畈、河西畈-张家咀路段主要服务于旅游出行,存在明显的旅游高峰,但其旅游高峰交通量规模仍然较小,四级公路标准即可满足其出行需求;
  而河西畈-大河岸路段对应地方出行和旅游出行均较大,应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洗马镇-刘河镇路段干线公路功能较为突出,相应的过境出行达到一定规模,也需要采用二级公路标准;
  刘河镇-大河镇路段承担的地方出行和旅游出行均不大,三级公路标准可满足其出行需求。
  4、交通功能对技术标准的要求
  由于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影响区域内过境交通量基本可以由区域内相对完善的高速公路、国省道组成的高等级公路网承担,该项目新建及改扩建路段的交通功能主要是服务于项目沿线旅游产业开发,其次是满足项目沿线地方出行需求,过境交通需求较小。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作为湖北省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满足旅游出行需求的交通基础设施,即提供舒适、便捷的外部进入条件,从而实现“快进慢游”、增加游客平均滞留时间进而增加游客平均消费支出,促进旅游经济效益提高,而且项目本身已经成为旅游产品开发的组成部分。“黄冈红色旅游交通示范区”的建设已成为黄冈红色旅游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该项目的主导功能是为沿线旅游产业开发服务。该项目所经区域由高速公路及国省道组成的高等级公路网较为发达,旅游车辆可以通过高速公路及国省道实现快速进出。该公路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与沿线高等级公路网的合理连接上,公路本身作为旅游公路,在满足旅游高峰交通量的前提下,安全性、旅游车辆的通达性、环保性、舒适性与美观性的需求将优于对道路便捷性的要求。
  5、技术标准选定
  5.1技术标准拟定原则
  (1)满足旅游车辆安全通行需求
  作为旅游示范公路,满足各类旅游车辆的安全通行需求是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的基本交通功能之一。
  (2)满足旅游高峰交通流量需求
  作为服务于黄冈旅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尽可能满足旅游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需求。
  (3)因地制宜,标准适用
  根据不同路段的地形条件及交通流特点,灵活采用适当标准,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5.2道路等级及设计速度
  根据《黄冈大别山红色旅游交通示范区公路规划》:“新改建路段总体上采用设计车速40~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的二级公路标准,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的困难路段,技术标准可适当降低,但应保障大型旅游客车安全通行。”对于地形起伏相对较小的路段,应根据旅游高峰时段的日交通量采用60公里/小时二级公路标准;地形起伏较大的路段,采用40公里/小时二级公路标准;局部困难路段设计速度可适当降低,线形指标以保障大型旅游客车安全通行为准。
  5.3旅游车辆对技术标准的要求
  (1)旅游车辆样本选取
  旅游车辆主要由大中型旅游客车与小客车组成,相对小客车而言,大型旅游客车车辆外形尺寸较大,对道路技术标准相对较高。通过对武汉市各大旅行社调查,湖北境内旅游大巴最大额定座位数为50座。项目组搜集国内三大旅游客车品牌:苏州金龙、厦门金旅、宇通客车40座以上车型的相关数据,以此为样本进行大型旅游客车对困难路段道路平纵横指标要求进行分析。
  表2大型旅游客车数据
  
  (2)旅游车辆对公路横断面指标的要求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设计速度(km/h)40、30、20的车道宽(m)分别为: 3.5、3.25、3.0。参照表2车辆外部尺寸,一般路段路面宽采用3.5×2,可确保旅游车辆的正常行驶;困难路段路面宽可以采用3.25×2,路段需采用一定的限速措施;特殊困难路段在确保视距的前提下,路面宽不得低于3.0×2以保证大型旅游客车的对向会车,同时应在路段前后设置有效安全保护设施。
  (3)旅游车辆对公路平面指标的要求
  根据表2所列数据,大型客车最小转弯半径通常在12以下,该半径是指车辆在平地低速状态下的最小转弯半径,考虑到实际行驶状况,并参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一般最小半径20米,极限最小半径15米。
  (4)旅游车辆对公路纵面指标的要求
  随着车辆性能的提升,汽车动力性能对道路纵坡的要求逐渐降低,根据表2,大型旅游客车的爬坡能力≥20%。
  要保证车辆在道路上正常行驶不出现打滑现象,汽车驱动阻力(下滑力)T应满足:T≤φGk。
  T:汽车驱阻力(下滑力),车辆总重乘以道路纵坡i。
  φ:附着系数,沥青混凝土路面潮湿状态下轮胎附着系数为0.4。
  Gk:驱动轮荷载,小汽车为车辆总重的0.5~0.65,其他车辆为总重的0.65~0.8。
  由上式可以得出道路纵坡i≤20%。
  5.4越岭线路段技术标准论证
  (1)道路平、纵、横指标对越岭线的影响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所在区域困难路段多处于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影响区内,且多为越岭线。根据以往工程经验,一般情况道路的横断面指标的高低对越岭线的工程量影响相对较小,纵断面指标特别是平均纵坡指标对越岭线的工程量影响最大。较缓的纵坡往往意味着更长的里程。山岭区道路往往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扩建而来的,在没有大范围的不良地质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措施,横断面指标往往能够较大改善;通过对局部路段的改建,道路的平面指标通常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进。但道路纵坡特别是平均纵坡的改善,往往意味着大范围的改线,工程量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山岭区越岭线往往形成“二级路的路面,三级路的平面,四级路的纵坡”。

  较高的横断面指标往往意味着车辆具有更大的避险空间,较高的平面指标意味着车辆有更长的危险预判时间。与纵断面指标相比,横断面指标与平面指标对山岭区道路的安全性影响相对较大。通过设置避险车道,紧急停车带等安保设施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超标纵坡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车辆的动力性能、制动性能的逐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对道路的纵坡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考虑到困难路段交通量绝大部分由车辆性能相对较好的旅游车辆构成,本着尽可能利用老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的原则,困难路段可采用相对较低的纵断面指标。
  (2)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越岭路段现状
  板桥至大地坳
  该路段属于胜利至河西畈段中的一段,现有道路为县道张胜线与薄刀峰景区道路,路线指标见表3。
  河西畈-张家咀
  该路段现有道路为县道张胜线,路线指标见表3。
  桐梓-苦竹
  该路段属于刘河镇-黄梅段中的一段,现有道路为县道黄青线,路线指标见表3。该路段桐梓至太平山庄段存在多处反复回头曲线,难以通过改扩建使其达到大型旅游客车通行的标准(极限平面最小半径15m),需另辟新线。
  表3越岭线路段现状主要技术标准
  
  (3)该项目越岭线路段主要线型指标
  根据以上分析,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平原微丘区路段按照旅游高峰日交通流选取技术标准,困难路段采用40km/h山岭区二级公路标准,对于老路改扩建路段,平面一般最小半径20m,极限最小半径15m,最大纵坡10%;对于新建路段,平面一般最小半径60m,极限最小半径30m,最大纵坡9%。此外考虑到越岭线路段交通量主要由车辆性能相对较好的旅游客车组成,本着灵活运用指标,节省占地,节约投资的原则,局部特别困难路段可以在保证视距和加强安全设施的前提下,最大纵坡在以上的基础上增加1%。
  对照表2,胜利镇-河西畈段、河西畈-张家咀段旅游高峰日交通量对应的公路等级为四级,刘河镇-黄梅段对应公路等级为三级,以上路段均可达到《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对应等级的纵坡要求。因此,在完善安保设施的条件下,以上路段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表4越岭线路段主要技术标准
  
  6、结束语
  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是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公路建设的相对滞后成为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的发展瓶颈。根据景区出行车辆的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灵活的选择旅游公路的技术标准,适当采用相对较高的横断面与平面指标以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结合交通量采用相应的纵面指标,能够节约投资,保护景区环境,促进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发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4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