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付出的所有都要以学生为前提,那么如何提高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觉得在这里教师要做得有很多,只有让教师具备充分条件了那么我们的学生才能受益,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效。
  一、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我在体育教学中,就经常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多种多样地。所以,学生不懂体育方面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虽然有些运动项目是自己的专长,就很容易。有些项目是自己的弱项,就很难做到。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才不会出现尴尬的场面,教学过程也得心应手,也赢得学生们的信任、欢迎。
  二、把握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小学阶段,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因此课堂时间设置不会过长。要利用好这宝贵的四十分钟,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更应该考虑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不打无准备的仗,更不能因为自己准备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而在课堂上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中小学体育教材》是我们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因此如何把教材中的内容与学校的实际结合起来,有效的设计好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为我们更好使用教材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可以说,把握好教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同等重要。
  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新课程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往的只看重教师组织教学。所以,在这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下,我们就应该把课堂的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来,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1、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体育课中抓住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直观等年龄段的特点,激活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出发,重在以“趣”为“饵”。我使用的游戏在一学期中最多重复使用两次(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些特别好玩的游戏我们可以再做两次)。学生不会觉得老套和沉闷,让大家对体育课堂始终都有新鲜感。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技能得到了提高、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教师要善于选择和编写游戏,从众多的游戏内容中寻找学生活动的兴趣点,使学生充分感受活动内容的趣味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2、形式多样,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
  在教学中,我依据教材和我校实际,选择了一系列的游戏作为体育课的教材,包括投球游戏、足球游戏、篮球游戏、排球游戏、接力游戏、捉迷藏游戏、徒手较力游戏、器械较力游戏八大类。游戏形式多样,每堂课中我会选择两个不同类型的游戏,有的是在场地上画一同心正方形的“三角足球” 游戏,有的是在一个圆中分成三等分的“三组投球”游戏;有的时候我分成男女两大组,各自进行不同的游戏,到一半时间两组互换游戏内容;有的时候我安排男女生组合,进行不同的游戏对抗……这中不同类型、不同方法、不同形式的游戏满足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学生不会浪费时间去做其它的事情,始终会投入到这种集体的、互相配合的、需要动脑筋的学习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适时调控学生的认识心理,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体育课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是抓好信息的反馈,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效果,在某项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一般要进行三四次信息反馈,如基础反馈、理解反馈、应用性反馈、系统性反馈等,通过信息反馈,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不同水平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进行调整,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识的发展水平。
  四、协调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学生最为崇敬,最为敬佩、信任和亲近,因此,他们最喜欢上的是体育课,最爱好的是体育运动。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学生的练习,如:游戏、篮球对抗等,在练习中正确指导他们,从而可以缩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多接触,多了解,多关心,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调整,师生的感情得以交流,学生各得其乐,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特别对体育认识不足的学生,要做到灵敏、合理、平等对待,耐心细致地解决他们的认识问题,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协调师生关系,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
  总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自己从老师变成“孩子”,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开放、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等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身心都会健康发展,终身受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9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