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万秀萍
【摘要】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招生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检验高职办学成效的硬指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学校成功的经验,从招生就业的宣传为突破口,树立适应市场理念,为学校应对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招生;就业;工作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现已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学校招生就业工作经过在实践中的大胆探索和不断创新,逐步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成效显著。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年位居广东省高校前列。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就业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贯彻学校管理理念,控制招生规模,提升就业能力,打造学校品牌
国家教育部在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号召下,全国的高职院校也顺应而生,大举扩招大旗,有的学校甚至连年以50%的速度扩张。在这种背景下,学院领导从学校实际出发,坚直规模与质量相统一的原则,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在现有的条件下抓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直至2006年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办学质量得到了基本保障,学校才开始扩招。学校扩招后立即停止继续扩大招生,在稳定的形势下,继续走内涵式发展道理,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学生就业也呈现良好的景象,学校毕业生正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自2001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和2008年三年位居全省所有本专科院校第一位。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对珠三角地区及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学院依然保持了99.11%的高就业率。在这种招生和就业的互惠互利、良性循环中学校的品牌逐渐树立起来,给招生带来的新的机遇。自2006年起,经过努力学校已由原来的广东省第三批B线招生升到A线招生,学生上线人数报考学校的学生数逐年提高,招生分数逐年飙高,每一年都有很多考生放弃本科学校的录取就读学校,学校更成为“3+证书”(即中专升大专生入学考试)升学考试同学心中的“清华、北大”,对外省的招生范围也由最初的8个省增加到如今的15个省,大大提高了学校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生源质量,招生就业出现喜人景象,学校的美誉度已经形成。
(二)先试先行,多思考,勤总结,开创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在招生方面,为探索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完善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机制,国家教育部授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学校成为试点院校之一。为了做好普通招生工作与单独招生工作的有效揉和,从提高工作效率和方便考生及家长的角度出发,学校总结普通招生工作经验,从招生宣传和组织考试都经历了严密的部署,自行研发了单独招生报名录取系统,从考生报名到审核考生资格均通过系统来完成,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用高考的标准组织笔试,面试做到“随机”原则:考生面试顺序号现场随机抽号、面试专业分组随机、考场安排随机、考题抽签随机,从根本上杜绝了投机取巧的行为。学校的这一做法受到省教育厅各部门的一致肯定,也得到同类学校的肯定,来交流学习的院校不断增多,有的兄弟院校干脆买下我们的单独招生系统,为学校带来声誉的同时还带来了经济效益。在就业工作方面,学校率先建立“全程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即由“职业设计导航、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就业、毕业跟踪反馈、绩效评估考核”五个步骤组成的“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把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到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办学导向”的大理念中,形成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牵头,各相关行政部门协调配合,各系(部)直接负责,专业任课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全面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以职业测评、就业指导课、专家报告会、就业服务信息网、日常咨询、校友会、“职业辅导月”活动为载体,创建由企业老总、人力资源专家及就业指导专家组成的专家资源库,拓展企业校友人脉资源,整合增效就业信息资源,实现就业链条无缝对接;创新招聘会温馨模式,坚持就业服务全天候,全力推进就业网络覆盖,强化就业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锤炼服务理念,构筑了我院可持续高质量的就业核心体系。
二、对做好招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
1.实施品牌营销策略,进一步做好学校的招生就业宣传工作。已有专家研究表明在未来的高职教育发展中,高职院校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都将出现由区域性向全国性、从集中化向分散化的变化特点,故高职院校应主动把握市场需求,树立品牌营销的概念,通过渠道建设,利用各种方式为家长、学生、企事业单位提供满意的服务和产品,让服务对象能在潜在的和现实需求来临的第一时间首选学校,我认为这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发展策略。
2.引进视觉形象标识系统,强化形象化的就业教育与服务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简称VI)是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简称CI也称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系统的名牌商标动作战略)三个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是对企业或组织静态的识别符号,也是具体化、视觉化的传达形式;经由组织化的视觉方案,传达企业经营的信息。在招生就业工作中引进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理念是强化形象化的就业教育与树立服务品牌的最佳途径,是对学校学校独特、鲜明的公众形象的提升,能有效地宣扬学校的文化内涵,增强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认同感,提升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荣誉感、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口口相传,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时时宣传”的良好局面,将功夫用在平时。
3.用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俗话也说“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守”,面对高职就业难的问题,创业教育就成了那个主动出击的有效方式。创业教育有两层涵义:一是进行从事、创办企业或事业的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二是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创业心理品质的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学校作为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更应该开展创业教育,既是顺应时代潮流、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办出特色、办学水平的应有之策,也是解决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之策。
4.组建一只高水平、专业化、职业化、专兼结合的招生就业宣传队伍。不论是考生或家长还是企业,他们认识和了解一所高等院校,基本来自于答疑人员的一言一行,无论恰当与否,答疑人员就代表着校方的立场。现代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在对学校的招生就业宣传过程中,高校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要德才兼备。“德”就是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较强的责任感和纪律性,热情、积极有耐心,并能常时间保持最佳形象状态。“才”就是要求工作人员要有口才、懂业务、还要是个“学校通”。但外界并不只限定于通过学校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了解学校的招生和就业,也会通过学院的其他部门及师生员工了解学校的招生和就业情况,要全面开花,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化、职业化、专兼结合的招生就业宣传队伍,除了招生就业专职工作人员之外,要求全校师生要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对待企业或家长的来电来访。专职工作人员也不能在大型活动时临时抱佛脚,在招生宣传或大型招聘会时临时找学生接打电话、接待企业更不能在接听外界咨询电话时随便应付,这样给学校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金钰敏.高职院校招生就业工作中营销策略的探索.常州: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丁金昌,童卫军.温州特色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高等教育.2009(2)
[3]黄永青.近年来理论界关于高校招生宣传研究的综述.安徽:滁州.滁州学院学报.2008(1)
[4]陈荐纪,王坚,王斐.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提高办学竞争实力.陕西:西安.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0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