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路桥工商15年信息化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利军

  国家工商总局周伯华局长在阐述信息化建设重要性时指出:“高素质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加上高科技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市场监管工作”。回顾基层工商信息化建设,大约已有15年历史。15年来,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工商分局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工商监管能力、推动各项业务工作为宗旨,以管理电脑化、信息网络化、办公自动化为目标,以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为基本思路,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大力提升全局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启用省局下发的各类应用软件,高度重视各类数据库建设,着力提高全系统干部计算机操作技能。
  
  1993年-1997年,起步探索阶段
  
  1993年,台州市路桥工商分局购置2台Intel486芯片的台式电脑和2台Epson针式宽幅打印机,购买国家工商局开发的内资企业登记软件,自行开发个体私营企业登记软件,结束了手写工商营业执照的历史,开启了工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随后几年,在财务电算化、大厅触摸屏查询系统、档案目录管理系统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虽然推进成效不大,但积累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
  
  1998年―2002年,夯实基础阶段
  
  1998年,机关大楼建成简易的局域网,并通过电话拨号方式与工商所联网,为每个工商所和科室配备一台电脑,使全局干部对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局每年注重信息化硬件的有序投入,至2002年基本做到全局干部每人一台电脑。据统计,我局目前有效信息化资产约250万元,主要设施有:PC服务器10台,台式电脑约220台,大小打印机约150台,笔记本电脑25台,各类网络设施30余万元,整个硬件设施初具规模。在软件建设方面,我局在2000年自行开发成功政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务信息的网上传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局在1998年投资9000元,率先购置由国家信息中心等5部门联合开发的网络版法律法规库系统,该系统共含2亿多个汉字,包含了中国所有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典型案例、部委规范性文件及部分国际条约。并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还可进行定期或每天升级更新。目前,凡是接入局域网的电脑都可进入该系统,相当于为每个干部购买了一个权威的法律法规图书馆,使用效果和投资绩效都十分理想。
  
  2003年―2004年,全面推进阶段
  
  首先是组织机构建设。组建独立运行的信息化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其次是升级网络带宽。全部使用10M宽带裸光纤连接上级局、当地政府、各工商所、互联网,使局域网中的任何一台电脑都可快速进人各个系统和互联网。再次是软件建设。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全面启用省局下发的工商业务管理系统和OA办公系统。同时,建成分局红盾网站。开展网上政务信息公开、初级网上事务办理和公众沟通渠道。最后是努力提高干部计算机操作技能。委托区劳动人事局对全系统干部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等级培训,自行组织各类应用软件培训,通过建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开展电脑操作技能大比武等举措,激发干部对电脑的学习兴趣。
  需要指出的是,2003年度,我局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工商DMO数字移动办公系统,它利用现代无线网络技术。通过构建安全稳定的无线网络通道,使手提电脑随时随地可进入内网相关业务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办公。该系统的成功开发推进了工商监管手段创新,是工商监管专业化方面的有益尝试。为此,该项目获得2003年度全省工商科技创新奖。
  
  2005年―2007年,创新提升阶段
  
  在信息化基础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我局开展全面的创新提升工作。
  一是率先建立地方综合性门户网站。2005年度。路桥工商分局通过努力,向社会推出路桥直通车网站。目前,该网站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路桥区综合门户网站和台州市著名网站。网站的建成相当于为路桥工商部门创造了一个完全由自己主导的名牌网络媒体,使以新闻中心为构架的社会宣传工具得到创新,提升了工商社会化监管能力。同时,网站为企业提供了信息网上发布、获取各类经营信息等综合性平台,增强辖区企业和商家竞争力,提高了工商助动经济发展能力。鉴于该网站的巨大社会意义,目前已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被列入《路桥区现代服务业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持发展项目。
  二是率先搭建企业网站身份认证平台。尽快介入网络经济监管是工商部门的职能所在,建立网络经营主体身份确认体系是网络监管最为薄弱和迫切的环节。路桥工商分局自2006年初开始,以省局下发的企业数字证书为基准,从零开始,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搭建平台,在全国工商系统率先利用数字证书开展企业网站身份认证工作,实现辖区300多家的企业网站悬挂了不易修改、不易仿冒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工商营业执照,该项工作获得2007年度全省工作创新二等奖。
  三是率先开发基层工商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为了有效开发工商信息资源。2007年,分局自主开发完成“路桥工商分局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该系统能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自动对各类工商业务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产生报表、图表和数据清单,为各级领导宏观决策、广大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内部相关单位制订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和帮助。目前,该项工作也获得上级局高度肯定。
  结合基层实际业务需求,分局在此期间还开发手机短信综合运用系统、商标印制行业信用监管平台、户外广告网上审批系统等软件和路桥企业信息超市平台。
  通过15年的努力,分局广大干部和全局各项工作都已离不开计算机信息系统。工商信息建设成为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的一把金钥匙。 镜头之一:分局机房成了各项业务工作的控制中心。当机房出现某种故障影响各个业务系统使用时,来电咨询的电话就会想个不停,如果不及时采用短信群发告知情况,就需要专门安排人员接听电话。
  镜头之二:应用系统及数据库成为业务工作的助推器。干部在日常执法巡查中,可以借助移动办公系统随时调用每个经济主体情况,实施巡查结果现场记录。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在数据库中查找到本局近15年来各种政务信息、全区所有经济户口的详细信息及中国所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每个干部都可随时进入国家总局和省市局的政务信息系统,学习了解全国各地工商的工作动态和做法。
  镜头之三:电脑及网络成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必需工具。目前,路桥工商分局干部上班第一件事打开电脑已成为习惯。当单位突然停电或电脑因故不能正常启动时,几乎不能开展工作。当网络不通时,工商所有对外行政许可业务只能暂时停止,执法办

案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路桥工商分局信息化建设能够取得上述成绩,关键在于遵从信息化内在规律。认真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认真开展信息化项目绩效分析。在信息化建设中,分局十分重视项目的绩效分析。每个项目实施以前,都认真分析投入与产出。拟写详细的可行性方案,报局班子商定后再付诸实施。分局的几项特色工作,在资金投入上基本都是很少。甚至不花钱。如DMO系统的技术研发和网络线路搭建上,没有增加投入。在原有硬件设备基础上,仅为每个工商所配备一块价值2080元的无线网卡和每年360元运行成本。路桥直通车网站建设通过广泛借助社会资源、搭建市场化运营网络、控制成本支出的运营思路,使这项工作顺利得以开展,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法律法规库系统、网站身份认证平台和基层工商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的投入也很少。因此,分局的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就投入与产出、结果和影响来说,应该说都是较为成功的信息化项目。
  二是努力保证信息化要素协调发展。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的硬件、网络、应用软件、数据库、应用技能和组织机制几个方面建设内容犹如一台机器的各个部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实践证明,在上述几方面建设中,其中硬件(网络)建设是前提。应用软件实施是基础,数据库建设是重点,应用技能提高是关键。组织机制是保障。尤其重要的是,上述几个方面的建设必须是同步协调发展。否则,都将引起整个工程的失败。为此。分局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十分注重信息化各要素在本局的实际情况,狠抓数据库建设及干部操作技能二个薄弱环节,保持硬件、网络、应用软件、数据库、干部操作技能的有序推进,保证整个信息系统的最大绩效。
  三是创新工商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点。综观整个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在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实际进程中,创新工作尤其重要。特别是面对执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广大群众对执法部门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与工商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提升工商监管能力将是工商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分局从基层实际出发,坚持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工商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一些可圈可点的信息化项目,有效提升了监管服务水平。
  四是注重信息化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分局认真审视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很早就制定出台较为系统、全面、可操作的《路桥工商分局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分成4章31条,内容涵盖信息化硬件建设、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管理和网络安全。通过该《办法》,有效促进了路桥工商分局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纵观路桥工商分局的信息化建设,其实只是全国基层工商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回顾过去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进今后工作。2007年10月29日,总局印发关于《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对当前全国工商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形势。下一阶段的指导思想、发展方针与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表述,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和《规划纲要》,就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粗浅想法。
  
  思考之一:对工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存在距离。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跟不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目前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除了各级领导重视和凝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心血外,更多是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的结果。是不断完善的Windows操作系统界面使干部较容易的掌握电脑使用技能,是存贮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业务数据集中得以实现,是数据库支撑软件的强大功能使应用软件不断实用完善,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工商的网上业务成为可能。相对信息技术而言,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在软件整合、数据集中、信息资源开发、网站建设等方面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二是落后于兄弟部门。公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很早就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证照办理系统。其全国公民的基本信息不仅基层派出所干部很早就可以方便查询,还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对外的全国公民身份证查询中心。其电子警察监管系统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对而言,我们掌握的企业信息至今没有全国集中,基本业务应用软件还每个省市一个版本。
  三是不能满足社会公众期望。当企业向工商部门提交有关行政许可申请后,希望能随时知道申请事项的办理情况。企业及许多单位在生产经营和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能快速确认某一企业的基本信息。还有一些公众经常要确认某一商标是否是驰名或著名商标。但是这些需求在全国范围来说,目前还基本不能满足。
  四是不能完全实现法律法规要求。《行政许可法》相关款规定:行政许可申请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推行电子政务,在行政机关的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方便申请人采取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应当与其他行政机关共享有关行政许可信息,提高办事效率。上述条款的立法初衷是希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行政许可申请人带来尽可能的方便。但是法律出台差不多5年了,而实际操作上还没有很好实现。2008年5月1日生效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思考之二: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队伍急需加强。
  
  目前,信息化建设已渗透到工商每个业务中去,推进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掌握工商业务和计算机技术,具有行政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全国各级工商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机构基本上都是事业编制的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大多是技术型干部,无法适应当前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浙江省工商局通过努力,早在2002年就解决了信息化机构的行政编制问题,成立行政编制的工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局信息化建设、工商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网络经济监管的牵头协调工作。同时,在提高整个信息化队伍的能力方面提出五点要求:即从纯信息技术管理到行政管理,从面向机器设备到面向工商系统干部,从面向系统到面向市场主体,从内部信息技术服务到网络监管执法职能,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开展工作。但是总体来说,全国工商信息化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环境仍处于较差状态,表现在组织机构、岗位培训、政策倾斜、工作理解等方面的不到位,造成现有各级信息化建设人员工作辛苦、压抑、主动性差。这种现状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格格不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思考之三:工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远未到位。
  
  在信息化时代,一旦掌握了信息

和信息利用平台,则意味着拥有各种优势。工商部门拥有较多信息资源,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依托经济户口数据库的信息汇总和利用机制。但从专业化的角度来说,工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是初步的,至今在全国都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成果、实践模式和指导意见。在工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需要明确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明确工商信息资源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需求,主要包括登记监管信息、拍卖备案信息、省市著名商标信息、违法行为信息、举报投诉咨询信息、食品质量检测信息和政务信息七个方面。对这些信息如果能在全省或全国范围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发布,将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认清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具体目标。开发一套较为完善的“工商业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和建成一套综合性的工商业务信息综合发布网络,可以快速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信息情报,并可快速传递相关信息给不同需求对象。通过形成和提供有效信息,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选择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运行方式。开发利用的运行方式应该坚持行政性和市场化并重的方针,将社会效益为主的工作由行政资源投入,将经济效益为主的工作由市场化资源投入,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四是明确综合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的具体途径。根据现有媒介条件和每个信息资源的特点。应该是网站、纸质、手机短信、声讯、广播电视五位一体。综合运用。五是解决开发利用工商信息资源存在的不足。重点解决信息资源质量提升、开发利用视野拓宽和力量配备问题。
  
  思考之四:工商门户网站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工商行政管理的很多职能和宣传工作都可通过各级红盾网站实现电子化、网络化。如果实施到位,红盾网站可以成为各级工商部门的一张响亮明片。成为服务型工商建设的最重要载体。然而,目前全国省市一级优秀的红盾网站不是很多,县级工商局建有红盾网站的比例还不是很高。对于已有各级红盾网站,在政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公共互动等方面都还很不够,从形象展示阶段向深化应用阶段转变的趋势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另外。各级领导对本单位的网站也较少予以关注和指导。内部各个单位也存在建网站、维护网站都是信息化管理机构责任的误区。为此,大多数基层红盾网站一上了之,成为一种摆设,没有规范的运行机制,距离服务企业公众的“网上工商”还有不小差距。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3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