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 敏
突发事件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但其带来的危害却会向外延伸,延续时间不可预期,传播空间不能确定。通过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够对其引发的危害进行控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控制重大突发事件引起市场异常波动、处置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和经济秩序稳定的紧急情况。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在人力资源、财政资源、通信与装备和应急支援等方面进行保障。
一、人力资源保障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突发事件应急人力资源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从人力资源中挖掘出具备各项应急能力的人才资源。
(一)人力资源的保障机构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事教育机构是人力资源的保障机构。现代管理要求变被动应付人事安排为主动开发人力资源,改人事管理的执行机构为人力资源的决策机构,
(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结构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不同层次,可以把所需人才分为决策型、操作型、监督型、执行型和信息型等五类人才。
1、决策型人才。应具备五种核心能力。一是对宏观事态的全面把握能力:二是对事态发展的预测能力:三是临危不惧稳定的心理素质:四是熟悉、把握事态发展形势并作出相应对策能力:五是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很强的事业心。
2、操作型人才。又属于专业技术人才。除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职业化的技巧之外,还要有快速反应能力,很强的协同性和整合现场各种资源的能力。
3、监督型人才。要求具备很强的专业背景、动态跟踪能力,整体评估能力和政策把握能力,其中整体评估能力是关键。
4、执行型人才。要求具备领悟力、贯彻力、协同能力,专业背景强、准确把握时机、果断决策。既能领悟决策层的精神又能将其灵活地贯彻下去,临机制变。
5、信息型人才。属于应急管理人才结构中的基础型人才,担负着应急管理的预警工作,及时、准确、全面搜集信息而且要不停地更新和反馈信息。职业敏感度高、主观能动性强和工作责任心强。
在实际工作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由一个特殊团队完成的系统工程,很难机械地划定各种类型人才的边界。挖掘人才,需要人事管理部门密切与机关各业务部门沟通,熟悉处在各个业务岗位上的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深入基层,掌握具有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的人才。
(三)人力资源的保障措施
1、进行普查。一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人才资源数据库。二是详尽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的结构,定期公布在各类岗位上的人力资源分配情况。三是剖析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人才运用水平。
2、加强储备。一是引进。做好人才需求规划与预测,认真做好公务员招聘工作,招募高素质人才。二是选拔。及时把专业技术硬、政治觉悟高、道德品质好、创新意识浓、应急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选拔到更高层次的领导决策岗位上任职。
3、开展培训。国家人事部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定为我国公务员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各级工商行政管理人事教育机构要通过定培训对象,定培训内容,定培训方式,定考核办法,因材施教。全员轮训。
(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期间的人力资源应急措施
根据属地监管原则,突发事件爆发,首先由属地工商部门的办公室判断该事件是否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如涉及并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的,提交本单位人事管理机构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向本单位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推荐合适人选,组成应急指挥部。人事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应急管理各个工作层次所需人才的能力、水平,提出适当人选。结合实际严密分工,明确任务,清晰责任。
二、财政资源保障
危急关头,纵然是杯水车薪,也能解燃眉之急。财政资源的保障事关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成效。
(一)财政资源保障机构
各级工商部门的财务机构承担突发事件应急财政资源保障任务。在应急管理期间,财务部门必须保证有充足的专项资金投入使用,派员参与应急指挥,重点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二)财政资源保障措施
1、编制预算。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财政资源能够弥补其他应急保障资源的短缺。比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时,可以临时外聘,支付劳务报酬:物资设备或者场地缺乏时,可以及时购置或者租赁。前提是必须事先编制财政预算,有可供支付的资金安排。
2、简化审批流程。由于是应急所需,资金支付和报销的审批手续不宜繁琐,否则就会延误时机。应急管理模式下,必须起用非常规的资金支付办法,以保证专项资金的优先使用。在应急模式下,可以采取以下审批流程:(见图1)
图中描述的前期准备阶段,成效关键取决于应急管理团队对应急事项的预测、判断和分析能力以及领导层的决策水平:在应急实施阶段。成效关键取决于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执行能力。在这一阶段,简化了财务部门的审批程序,增加了领导的决策风险。资金支付和报销的审批流程主要集中在第二个阶段。
3、监督资金的使用。财务机构在收到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批复同意应急资金申请报告以后,派出财务人员进行专项财务管理,监督应急采购、租赁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4、开展评估。在应急管理进入善后处理阶段,突发事件结束后,对应急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保证用得其所。可以采取本部门自评和上级部门复查两种方式相结合。启动应急管理的单位,由财务机构联合纪委派驻工商部门纪检室以及行政服务机构共同开展绩效评价。
三、通信与装备保障
通信,主要是指常规的信息联络;装备主要是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台式电脑、手提电脑等日常办公用品,摄像机、视频系统、汽车等主要物资。通信与装备必须置于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发达的电子科技环境下,定期维护、逐步升级。
(一)通信与装备保障机构
各级工商部门的行政服务机构和信息机构是通信与装备的保障机构,相互之间密切联系。信息机构开发信息化办案系统技术需要行政服务机构购置先进的电脑等硬件装备做支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机构负责信息网络的技术维护,为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专用信息通道,保障应急工作期间信息网络畅通稳定。应急期间行政服务机构负责所需物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安排所需场地:负责紧急情况下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卫工作,等等。应对突发事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服务机构有权调配本单位或者下级工商部门的物资装备
(如:车辆、计算机等);下级工商部门行政服务机构可向上级工商部门机关服务中心提出申请,要求协助调配其它单位的物资装备。由于信息机构负责对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提供技术保障,属于技术装备的保障机构,所以对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装备要承担必要的职责。
(二)通信与装备保障的重要内容
通信与装备保障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执法装备系统。三大系统的保障必须具备的主要物资有:计算机、电话(手机)、摄像机、汽车等。
1、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由信息技术(或IT)和计算机共同构成。应急管理中能储存并迅速查阅大量数据:迅速记录信息和传送:提供访问专家:满足决策层异地联合工作。
2、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以指挥系统运行保障为核心,以互联信息网络、有线无线卫星通信网络、视频图像信息传输和移动通信指挥车为依托的快速反应通信保障系统。它能快速开通,及时建立现场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图像、语音、数据等综合信息的实时传输,便于各级指挥人员更为直观地掌握现场情况,及时部署、调整人力。
3、执法装备系统。执法车辆、办案用便携式手提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主要物品,构成整体的执法装备系统。
根据勤俭节约原则,执法装备中的物品与办公自动化设备难以严格划分界限,所以不能人为地给这些物品贴上“办公用品”或者“执法装备”,避免重复购置,浪费资源。虽然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与执法办案装备系统在设备上重合,但仍有必要区分两大系统。这是从订立制度、规范管理的角度上考虑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
(三)通信与装备保障措施
1、对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的维护。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公室要对本级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负总责,通过上线应用,收集新的业务需求,及时向信息机构提出改进的方案,提交软件开发商改版升级。
2、对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的建设。(1)通过培训演习锻炼队伍提高实战能力。(2)紧跟技术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应急通信设备的科技含量。(3)开发建设通信联络数据库。应急管理期间,迅速提供应急工作通信联络表。
3、订立通讯保障制度。确立日常的值班员制度和应急状态下的联络员制度:订立保密制度,妥善保护系统内部人员的私人信息:制订非公务时间的紧急联络办法等等。
4、加强执法装备的配置和综合管理。(1)执法装备使用单位妥善保管。(2)财务机构通过信息化手段,对车辆、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主要物品实现计算机管理。(3)行政服务机构应当对使用单位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在应急管理期间,负责向应急指挥部调配车辆和安排驾驶员等应急事项。
5、应急管理时的通讯与装备资源的调配。根据勤俭节约原则,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现有的物资装备情况统筹调配,合理使用。由各级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服务机构牵头,财务机构协助,对包括车辆、计算机、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主要物资以及办公场所等国有资产制订统筹调配方案。
四、应急支援
应急支援是应急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行政区域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各项资源的配置上有差异。当局部地区爆发突发事件,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该区域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启动本部门所拥有的各项应急资源,当应急资源出现严重匮乏,不能实现应急管理的目标时,迅速的应急支援将为解决突发事件发挥巨大作用。
(一)应急支援的沟通机制
应急支援是基于突发事件的事发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请求而启动,由事发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临近区域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迅速实施的一种援助。当某区域发生突发事件,如果未获得事发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动沟通,事发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上级机关以及临近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无法获得真实信息,或者虽获得信息但不了解事发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应急能力,不能准确判断是否需要主动支援。
为获得有效的应急支援,必须建立沟通机制:
1、迅速发出警报。突发事件的事发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同时向本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上级机关以及临近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迅速发出警报,及时、准确地传递突发事件的信息。一是有利于上述部门及时做好支援的准备:二是有利于控制突发事件向周边临近区域转移或者蔓延。
2、简单评估。由于事件突发,应急管理必须列出处理工作的优先次序。对突发事件立即做出简单评估,有利于区分轻重缓急;分析判断自身应急能力,对是否需要应急支援进行预测。
3、请求应急支援。事发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应急指挥部根据简单评估的结果和事件性质,确定请求对象,以特急明传电报的文件形式迅速发出请求书。在应急支援请求书中,必须载明所需支援的具体内容、物资交接的时间和地点、联系方式等。
(二)对支援单位的选择
1、可供选择请求应急支援的单位有:(1)本级行政区域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2)邻近地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3)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选择应急支援单位的原则。(1)突发事件通过本级行政区域相关机构的应急管理能够控制,不会转移或者蔓延的,可以向本级行政区域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请求应急支援,也可以向临近区域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应急支援。根据提供应急支援的时间速度和空间距离,选择更快捷者。(2)突发事件将超出本级行政区域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危机的,立即向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请求应急支援,并报请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实施应急管理。
(三)应急支援资源的清算
1、系统内的应急资源清算。由上级或者邻近地区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应急支援属于系统内的应急支援。能以原物归还的,在该次突发事件善后处理阶段及时归还,并办理交接手续;已经消耗的,由受支援方报共同的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财务部门从当年的应急财政预算经费中直接向支援方全额补贴。
2、系统外的应急资源清算。由本行政区域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供的应急支援属于系统外的应急支援。能以原物归还的,在该次突发事件善后处理阶段及时归还,并办理交接手续:已经消耗的。由受支援方出具消耗清单,由支援方在消耗清单上确认加盖单位印章,受支援方报其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财务部门审核,由审核部门从当年的应急财政预算经费中向受支援方全额补贴,并监督偿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3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