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镜消毒的护理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院先后开展了消化内镜、泌尿内镜、腹腔镜、宫腔镜、喉镜等十几种内镜技术,每年应用内镜技术诊断、治疗病例达3000余人次,随之部分护理人员充实在内镜技术使用的临床科室岗位,承担着内镜消毒和管理工作。实践证明,内镜消毒的护理管理工作已成为目前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管理年评价、医院达标上等重要部门管理检查项目。本文就如何做好内镜消毒的护理管理,预防和杜绝由内镜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进行研究和分析。
  1 要强化领导组织建设,确保管理统一有序。要成立内镜消毒管理中心,由护理部牵头成立内镜消毒管理领导小组,护理部主任任组长,内镜使用科室护士长为副组长,内镜消毒人员为成员,医院感染科监督的的统一管理模式。制定和完善内镜消毒管理各项制度,定期召开内镜消毒管理座谈会,讨论内镜消毒流程管理中不安全的环节,优化流程和持续改进。
  2 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内镜及附件的配置。规范清洗流程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我院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聘请了省消毒管理专家对清洗消毒室进行合理规划,对使用内镜的科室按要求分设了单独标准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清洗消毒室保证通风良好,区域宽敞明亮。同时根据日常接诊检查手术人次科学相匹配了内镜及附件的数量,满足了患者需求,减少内镜过度周转率。
  3 要统一对内镜护理人员系统培训,确保服务质量。要组织内镜清洗消毒人员认真学习《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通过相关的医院感染学、消毒灭菌知识的培训、授课、自学,使内镜清洗消毒人员明确内镜清洗消毒的重要性,提高消毒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道德素养。定期邀请省内镜专家举办“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及管理培训班”,对《内镜工作流程指引及持续质量改进》和《内镜中心制度与质量管理》等专题进行研讨,通过精美的幻灯片,深刻剖析内镜中心管理模式和超前的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和流程,并定期组织全体内镜护理人员分批到了上级医院内镜中心参观学习,观摩了内镜清洗消毒的操作,大家对这种学习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感到非常满意。
  4 要统一制作内镜消毒制度版块,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要在内镜清洗消毒室合理区域统一制作内镜室管理制度、内镜室消毒隔离制度、以及内镜室清洗消毒人员防护制度、各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示意图等版块上墙。首先增强护理人员医疗安全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明确流程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用清晰的工作标准使护理人员明白其工作的重要性,明白严格遵守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杜绝工作中因失误发生交叉感染病例。
  5 要严格执行统一清洗消毒灭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由于内镜的材质特殊,精密度高,结构复杂,其用后的处理即消毒灭菌难度大,是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要汲取国际上很多国家先后制定的内镜清洗消毒的技术指南精神,严格按照卫生部在2004年颁布了我国第一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制定既达到上级规范要求又符合医院实际、便于操作的不同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原则。
  6 要实行科学管理,统一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和考核。内镜是一种既贵重又精细、脆弱的诊疗设备,内镜使用科室要设专人负责,专柜管理,各内镜分别放置,对内镜相似或包装相象的内镜,标示清楚,整齐摆放,有便于操作者取用,防止混淆,取放防磕碰。鉴于内镜技术是一种侵入性的诊疗方法,医护人员手、消毒剂浓度以及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均可造成患者感染[1]。护理部、感染科紧密结合,制定了内镜消毒质量控制和考核标准,护理部重点抓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医院感染科做好每个环节的监测统计,定期检查考核,并把检查结果在医院工作信息上公示,对检查中发现有可能导致感染的环节违反操作规程的科室或人员,严格处理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总之,护理工作贯穿于预防医院感染的各个环节[2],内镜消毒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只有做好内镜消毒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134-135.
  [2] 盛芝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3):262-26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7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