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阶段加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与研究,通过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等六个阶段,探讨了加强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一些关健措施,以供参考。
【关健词】造价控制;投资估算;施工;变更
引言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复杂的过程管理。只有积极处理好工程建设每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协调好工程建设每个参与主体之间的管理工作,才能达到建设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在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往往轻视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只强调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造成工程的总造价得不到有效控制。要做好决策阶段造价的控制,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 切实做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首先应对建设项目的技术、市场、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然后运用多种学科手段综合论证建设工程项目方案的技术经济的合理性,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并进行优化,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搞好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打好基础。
1.2 搞好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
在优选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的基础上,对项目投资进行经济评价,依照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法则,实事求是地对项目投入产出关系进行分析、对比、求证,并对项目的前景作出合理的判断。
1.3 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工程项目投资管理的龙头,只有抓好估算才能做到工程造价的宏观控制,对此必须建立对项目的科学决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科学的决策应有一个含有完善经济评价参数的科学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合理的投资估算应有完整程投资估算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在源头上把好工程造价关。
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详细组织和规划的过程,当工程作出投资决策后,设计则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在设计招标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投标方案的设计单位为中标人。
2.2 推行限额设计。杜绝“三超”。限额设计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提出合理的限额设计指标,促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性的责任,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避免设计单位为设计工作方便或过分加大设计安全系数,提高工程造价。例如某工程基坑支护,对只有9 m深的地下室工程,在周围已采用人工挖孔桩护壁的情况下,还设计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土梁支撑,经审图提出只需一层钢筋混凝土土梁支撑,就可完全达到要求。仅这一项就减少了工程造价60万元。
2.3 造价和监理工程师要全过程参与图纸会审,提前熟悉图纸,及时发现或减少设计中的错误、漏项、缺项等前后矛盾等问题,并加以解决,并要注意设计深度、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加强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尽量减少因设计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
2.4 业主必须尊重科学的建设程序,杜绝边设计、边施工、边更改的“三边工程”。
3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3.1 强化资格审查
应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必要时应进行实地考察,要了解和熟悉投标人工程投标报价的形成和计算方法,防止施工质量差、财务状况和信誉差的投标单位参加投标。同时还要防止串标或同一个系统几家单位同时投标等。
3.2 认真编写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3.2.1 计价方式与合同形式
计价方式有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二种,定额计价比较成熟,定额计价中的费率招标是较好的方法。而清单计价主要采用市场竞争的形式,有利于控制造价。
合同形式有固定价款合同、可调价款合同、成本加酬金等三种,一般采用固定价款合同。清单计价方式一般有固定总价合同和固定单价合同,如设计深度不够导致工程变更较多的工程,通常采用单价合同,反之采用总价合同。通常合同形式以采用总价合同为宜,因为单价合同弹性大,不好控制造价。清单计价方式的固定总价合同,一定要控制好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对此,除了选择一家资质高的单位编制外,还应在发出清单时组织清标工作。
3.2.2 投标限价与评分
投标限价通常采用公开和保密二种形式。对于采取公开的方式,应对投标限价进行复核,以使投标限价合理。如果投标限价过高,会使中标价偏高,导致工程造价失控。保密形式的标底要严格控制保密。
评分办法应以合理低价投标、合理范围中标、综合评标方法。清单计价方式应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才能体现市场竞争意义。此外,还应防止不平衡报价。
业主应该清楚项目的合理低价,避免某些投标单位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恶意竞标。
3.3 规范合同条款格式
合同签订时,合同条款格式要规范,文字要严谨,避免以后发生扯皮、索赔,以利于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
4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按照设计文件、图纸对建设工程具体组织施工建造的过程。施工阶段是投资度最大的一个阶段,建设项目的投资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尽管该阶段节约投资的幅度很小,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目标是要把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承包合同价或批准的概算内,并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以杜绝投资浪费。
4.1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从控制工程造价出发,协调承发包双方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合理优化,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4.2 认真做好工程计量,控制工程款的支付额度和进度
工程计量应按合同文件所规定的方法、范围、内容和计量单位,认真核实工程量,仔细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工作量月度进度报表,对工程所有支付项目和其支付进度进行严格审批,杜绝工程款超付的现象发生。
4.3 加强工程结算的控制与管理
要搞好工程结算控制与管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核对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款要求,工程需验收合格。②按规定的方法来结算、定额计价、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对工程结算进行审核。③全部隐蔽工程均需进行验收和签证,对于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也要检查。④按施工图核实工程数量,并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⑤落实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应按程序审核,经同意方可列入结算。⑥结算单价应按合同约定或招标规定的计价原则执行。
5 加强工程变更价款的控制与管理
5.1 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
5.1.1 业主对建设工程提出新的要求或者要求修改项目计划,或者要求对项目进度提出变更等。
5.1.2 因设计错误或缺陷,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
5.1.3 由于工程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勘察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可能预见到施工期间的突发情况。
5.1.4 因新技术和知识的产生,有必要改变原设计方案或实施计划。
5.1.5 业主要求变更工程质量标准或发生其它实质性变更。
5.2 工程变更的确认与处理
工程变更可能来源于发包人、承包商、设计方等,但不论哪一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均应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并签发工程变更指令。工程变更确认应遵守下列基本原则:
①工程变更不有降低工程的使用标准;②工程变更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③工程变更对造价和工期的影响是经济合理的;④工程变更的处理要及时,以免影响工程进度;⑤工程变更必须符合合同条款与国家相关规定,有利于合同目标的实现;⑥要有利于建设单位的管理。
5.3 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工程变更价款一般由承包方提出,业主审核,按照施工合同的调整方式计算。
5.3.1 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应直接取用原合同中的项目单价;对类似工程项目,也应尽可能地参照原合同中的项目单价。只要合同单价是公平合理的,这一原则也会是公平合理的。但是当变更引起的工程量变化较大或工作性质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则应变更原有的合同单价。FIDIC的具体规定如下:①此项工作实际计量的工程量清单或其它报表中规定的工程量的变动大于10%;②工程量的变更与对此项工作规定的单价的乘积超过了合同价款的0.01%;③由此工程量的变更直接造成这项工作每单位工程量费用的变动超过1%。由于在此讨论的是合同单价,即工程细目的单价,故上述规定中的“项目”应是工程细目,所以当工程变更使得工程量的变化超出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细目的工程量的10%以及该细目的合同余款超出合同总价的0.01%时,则应对超出部分的工程量按新的合理单价进行计算。
5.3.2 合同中无相应计价项目的变更工程的定价。按照投标报价的编制原则和变化幅度进行确定新的单价。
(1) 小型变更工程
将小型变更工程进行分解,分别估算出人工、材料及机械台班消耗的数量,根据工程量清单中计日工的有关单价以计日工形式计价。
(2) 大型变更工程
对于大型变更工程必须由发、承包双方协商确定新的单价。一般采用以下3 种方法:A、以合同相近细目单价为基础,按照与合同单价水平相一致的原则,确定新的单价;B、以概预算方法为基础,重新编制工程造价单,采取现行的预算定额和相关的计价文件及造价管理部门提供的价格信息,用综合单价分析表的形式,比照投标报价的编制原则和变化幅度进行确定新的单价;C、加权定价法。在保持原有单价不受实质影响的前提下,对新增工程部分按预算方法定价,并以此加权确定单价。
6 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决算是建设工程经济效益的全面反映,通过竣工决算能够正确反映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和投资结果,同时也可以通过竣工决算与概算、预算的对比分析,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积累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与经验,提高未来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
7 总结
该文通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阶段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各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但是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复杂性,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过程与各个参与主体的协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4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