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新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 伦

  小学生年龄小,独生子女多,多数在家里处在“小太阳”的地位,娇生惯养、我行我素、自私、狭隘、自我优越感强。社会、家庭又很少能为儿童提供练习合作的机会和场所,因此小学生不愿与人合作;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指责”和“埋怨”。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不会倾听,不善讨论,“合作学习”难以最得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改变目前多数学生存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的较好的途径。在体育课中小组合作意味人人参与,平等交流,能够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活动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合作交流中,教学的民主化程度高,课堂气氛宽松和谐,有助于学生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的产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合作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1 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是矛盾的统一,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的能力,在体育课堂上,我们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同时渗透对学生的竞争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在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动作后,分四小组进行教学比赛,第一次按照身高从小到大的循序站立,每组的第一名听信号开始跑,以到达终点的先后分别得4分、3分、2分、1分,接着第二名依此法进行,通过一轮的比赛按各组总分排列名次,然后,教师安排一分钟时间让各小组进行讨论,较弱的组可以采取“田忌赛马”的战术,站队的循序自主进行调整,由组长发牌子或写号码,而不让其他的组知道本组的站队循序,接着再进行第二轮的比赛。这样,学生们斗智斗勇,充分调动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通过这个游戏,在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赛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取得胜利。这样学生的合作是自觉的、主动的、真诚的。
  
  2 处理好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采取点面结合的关系,通过一带一、一带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组中实行小组长轮流制,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落实到实处,必须合理分工,责任到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体质情况进行合理分工,也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结合,使课堂更富有人性化,体现和谐课堂。例如:在游戏“抢救伤员”中,一般都是体质好的学生担当抢救伤员的任务,个头小、体重轻的学生可作“伤员”,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让高大的学生做“伤员”,这样充分发挥小组每一个人的能量,或出谋划策,或出力搬运,群策群力,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互信、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好习惯,乐于帮助同伴,能正确的处理我与集体、我与大家的关系。
  
  3 处理好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是一项体力和脑力有机结合的劳动,它需要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应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生付出辛勤的劳动,这就需要学生处理好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关系,想方设法变学习为快乐的活动,从中体会到学会知识、增长了本领的乐趣。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目标的引领下相互作用于一个平台上,共同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完成相应学段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宽容接纳学生的失败和失误,把微笑、鼓励、幽默、接纳等富有人情味的艺术带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有心理安全感的学习环境,促使其自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其次,转变学生的观念。从进入小组合作学习起,就要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的教育,让学生敢做、敢想、敢说、敢问,活动能力和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让学生懂得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成功,树立合作成功的自信。
  
  4 处理好合作学习“实”和“浮”的关系
  
  有些课堂也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比如在进入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摆设情景画,放一些情景音乐,组织学生讲故事,有的还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都按照程序一步一步的进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漫不经心,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虽然场面显得很热闹,但是学生并没有深入到教学中,这种“浮”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学生讨论、创新的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因此而滥用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有一定的难度,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小组合作,学生毫无兴趣,甚至有时会趁机聊天,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材所要体现的新理念,根据教材的特点,制定小组合作学习的达成目标,主要以培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把这些融入到身体练习中。
  
  5 处理好“收”和“放”的关系
  
  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想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的发挥,结果跑得满操场都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练习时间,这种“放”是不可取的。在课堂中,经常还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布置的任务目的不明确、分工不细,学生在练习时就很盲目,虽然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做,谁也不听谁的,容易造成伤害事故;而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做,其他人在旁边观望,或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考虑在小组合作中各小组人员的配备要合理,同时制定好完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解决问题。教师要始终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6 正确应用小组评价
  
  俗话说,双手十手指,长短不一样。同样,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中身体素质也有优、中、差之分。所以开放性的评价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果以同一个标准去要求一个班级的学生,显然是不行的。
  6.1 从人员上开放:①参与评价人员开放,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多采取小组自评、别组他评的形式,形成人人参与评价的互动局面。②当小组内成员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时,可允许自由请教某个小组,而后仍由其进行汇报、交流、发言,这样有利于小组与小组间互助关系的建立,以更好形成全班这个大组。
  6.2 从时间上开放:①评价时间教师还应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以利于学得更快、更好。②作为师者在评价时应避免给学生一种咄咄逼人之势,因为有些合作学习的内容并非一时之功可以达到,各小组之间本身有一定的差异存在,可延迟评价的时间,让其再讨论、再请教、再互助,每个组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更加欣然奋发、兴趣盎然。小组的成长、发展、巩固便会得到良性发展。
  6.3 从空间上开放:依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变化,其评价的空间也将随之改变。为此,将评价的空间引向学校、家庭、社会便显得格外重要,形成以上空间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教师及时收回反馈信息,评比激励。
  
  7 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很普遍,对我们在一线的教师来说这种形式的探讨,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在进行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改变策略,适应教育改革的潮流,使体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
  收稿日期:2007-10-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