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贷资金供需因素分析的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桂勋
摘要:农村信贷服务创新是农村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信贷资金供需模型分析框架为基础,把与信贷资金供需有关的各主要因素纳入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层面的综合考察,以印证、解释和判断当前农村信贷服务的基本状况。文章认为农村信贷服务目前还处于相对低效状态,文章结论揭示了改善农村信贷服务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因素,并在分析有关农村信贷服务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信贷服务创新提出了方向性、可操作性地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 金融 信贷服务 金融创新
一、与信贷资金供需因素相关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信贷资金实质上是一种要素,这种要素的价格和供需均衡状况,取决于供需双方的意愿、与供需相关的各因素的影响状况,根据要素供求关系的经济学原理,本文引入一个简单的信贷资金供需模型,对其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农村信贷服务基本现状的分析基础。
(一)信贷资金供需的弹性分析
理论上,利率越高,金融机构愿意提供的信贷资金越多,信贷资金供给可用图1中的曲线s表示;信贷资金需求的变化恰恰相反,可用图1中的曲线d表示。
1.信贷资金需求曲线的弹性影响因素。一是信贷资金供给的垄断和竞争状况。竞争状况下资金需求主体的选择余地增大,对资金价格水平的敏感度增加,即弹性大,曲线平坦。反之弹性小,曲线陡峭。二是信贷资金需求刚性程度。资金需求刚性越大,需求主体对资金价格的关心程度越小,即弹性小,曲线陡峭;反之弹性大,曲线平坦。三是可替代资金的融资难易度和价格水平。如果可替代资金融资难度低、价格低,当信贷资金利率提高时,会使需求主体的资金需求转向其他资金,即弹性大,曲线平坦。反之,如果融资渠道不畅通,可替代资金价格水平较高,则弹性小,曲线陡峭。四是社会信用环境、法制环境好坏导致的逆向选择程度。如果社会信用环境或者法制环境不完善,导致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和途径逃废、减免银行债务,那么,资金需求主体更关心的可能是能否得到信贷资金,而对利率价格考虑得不多,从而导致弹性降低,曲线变得陡峭。
2.信贷资金供给曲线的弹性影响因素。一是社会信用环境、法制环境状况。社会信用环境差、法制环境不完善意味着贷款投放风险较大,因此即便是在高利率条件下,金融机构也不一定会增加信贷投入,使得供给弹性降低,曲线较为陡峭。二是需求主体资产质量、经营状况和信息透明程度。需求主体资产质量差,经营管理落后,财务状况不透明,则金融机构向其投放贷款的意愿下降,即便利率价格提高,金融机构也不一定会增加信贷投入,即弹性小,曲线陡峭。三是金融机构的贷款权限以及资金实力状况。如果金融机构贷款权限有限,或者资金实力薄弱,那么即使利率价格升高,金融机构贷款供应量增加也有限,即弹性小,曲线陡峭。四是担保等中介机构的建立健全程度。担保体系越发达,企业能够获取的有效担保越多,则在同等利率水平下,银行愿意提供的贷款越多。反之,银行提供贷款的意愿不强,即弹性小,曲线陡峭。
(二)信贷资金供需的位移分析
当利率以外的因素变动引起信贷资金供需变化时,信贷资金供需曲线就会发生位移,这些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宽松度、消费需求程度、金融交易成本等。
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发展速度越快,支持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税收、投资政策越优惠,消费需求程度越大,则在同等利率水平下,信贷资金需求量就越大,需求曲线向右移,如d至d1。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趋紧,或信贷资金获得成本增大,则在同等利率条件下,信贷资金需求量就会减少,导致需求曲线向左移, 如d至d2。信贷资金需求曲线向哪个方向移动,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
影响信贷资金供给曲线位移的因素主要包括信贷风险管理状况,信贷资金外流和吸纳情况,金融机构所承担的各种交易成本大小等。贷款质量考核、责任追究越严,金融交易成本越大,则在同等利率价格条件下,金融机构愿意提供的信贷资金越少,或者一个地区信贷资金呈现外流趋势,该地区信贷资金可供给量减少,均可造成供给曲线左移,如s至s1。反之,曲线向右移。
二、基于信贷资金供需要素分析的农村信贷服务实证分析
(一)影响农村信贷资金供需弹性的实证分析
1.需求弹性分析。一是农村领域正规金融供给主体不足形成的金融供给垄断现象降低了需求利率价格弹性。在县域农村地区,由于国有商行的逐步退出,在正规金融的供给方面,农信社占据了主体地位,除政策性信贷外,涉农信贷主要由农信社提供。如湖南岳阳市2009年6月末农业贷款余额48.07亿元,其中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46.17亿元,占比高达96.0%。湖南汨罗市2008年末农贷余额为12.48亿元,当年累放农贷4.88亿元,其中农信社农贷余额为10.44亿元,当年累放农贷4.59亿元,占比分别达83.7%、94.1%。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央行统计数据也证明了此点(见表1)。
资料来源:相关年份央行统计报告
二是农村地区资金需求的刚性较强降低了需求的利率价格弹性。农村领域的资金需求体现为一种基础性需求,这种基础性需求多为生产生活性需求和临时性、应急性需求,一般较具有刚性。2009年6末,岳阳市农信社短期贷款余额为70.26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5.4%。短期资金需求具有临时性、应急性的特点,高比例的短期贷款需求说明,农村领域资金需求刚性较强,进而降低了需求弹性。
三是农村地区融资渠道单一和可替代资金价格水平高降低了需求弹性。除正规金融外,农村地区的主要融资渠道为民间借贷,近期一项湖南省县域农村地区的民间融资调查显示,作为监测样本的146家中小企业和291位农户,2007、2008年的借贷余额环比增速分别为24.29%、35.45%,2009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利率为18.62%,利率指数达3.45(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最高利率为36%,利率水平大大高于基准利率,也比同期农信社加权平均利率高6.1-7.5个百分点。民间融资的增速趋快侧面说明农村领域信贷资金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农村领域的资金需求。调查也显示,可获得的民间资金依然有限,融资仍较困难。总体上说,可替代资金的来源有限和价格偏高,造成资金需求主体对利率价格弹性减低。
四是农村信用环境、法制环境欠佳造成的逆向选择程度较大降低了需求的利率价格弹性。至6月末,岳阳辖内9家县区级农信社已全部完成央行票据兑付7.56亿元,但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在政策扶持下,至2009年6月末,岳阳市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仍有30.19亿元,不良贷款占比依然高达41.0%。这种状况也侧面说明了农村金融环境不佳,逆向选择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需求价格弹性降低。
2.供给弹性分析。一是农村领域信用状况不佳,法制环境不完善降低了信贷资金的供给弹性,相关的实证可参见前述需求曲线斜率分析的实证部分。其影响结果是利率上升而贷款投放并未有明显增加。
二是资金需求主体的弱质性和信息不透明降低了信贷资金的供给弹性。调查显示,农村领域的资金需求主体弱势明显,表现为自有资本不足,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差;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缺乏透明度,金融机构无法有效监督和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能确定企业的还款能力。而作为农村领域另一资金需求主体的农户,由于所从事的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且受市场等因素的影响也较大,使得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意愿不强,降低了供给弹性。
三是农村金融机构有限的贷款权限和资金实力不足决定了贷款供给的利率弹性较低。县域国有商行分支机构实行审贷分离制度,贷款权限普遍上收,除个别质押类贷款品种外,其他贷款只有推荐权,无审批权。有限的贷款权限制约了贷款供给。在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领域撤出的大环境下,农信社承担了主要的信贷支农任务,但当前农信社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困难,如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等,造成其资金实力不足。另外,由于在结算、电子化程度上的劣势,农信社组织资金相比国有商业银行也更为困难。
四是担保体系发育程度较低使得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价格弹性小。至2008年12月末,岳阳市共有1家政策性担保公司(小额担保贷款)和4家商业性担保公司,2007-2008年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担保累计总额6.35亿元,不足同期累放贷款的1.5%。2009年上半年新设了2家县域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至6月末,所有7家担保公司共为319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余额为2.59亿元,仅为全部贷款余额的0.77%。此外,所有担保公司均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重点不在农村领域。
(二)影响农村信贷资金供需曲线位移的实证分析
1.需求曲线位移分析。一是政策宽松、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和农村信贷需求增长增加了农村领域资金需求,共同拉动需求曲线右移。以湖南岳阳为例,今年1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0.87亿元,同比增加35.6%,其中农业增加值为29.49亿元,同比增长206.2%。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至2008年底,岳阳市农产品加工企业1873家, 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94家,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31.2%。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促使其对资金的需求呈现较大扩张性,近年来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对资金的需求以年均70%的速度增长。湖南平江反映,湖南省经济发展排位前三名的三市镇,有民营企业1200多家,抽样调查的10家企业2009年上半年的融资需求同比增长210.5%,其中信贷资金需求同比增加48.6%。
农户方面,湖南岳阳抽样调查的317位农户中,借贷发生率由2007年全年度的30.6%上升为2009年上半年的44.2%,信贷需求面增长44.4%。“中国农村微观金融研究课题组”2005年8月的一项专题调查也显示农户信贷需求面较大,该项调查的820个样本农户中,293户有贷款需求,占比35.7%。
二是信贷资金获取成本高导致信贷资金需求曲线向左移。在农村领域,资金需求主体资信水平普遍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资信要求,为保证资金安全,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金融机构普遍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和担保,较少发放信用贷款,直接加大了融资成本。此外,贷款权限上收形成的低效审贷环节,延长了借款人贷款获取时间,增加了时间成本。
需求曲线的位移方向取决于影响曲线位移各因素力量的对比。前述分析表明,信贷资金获取成本较高导致曲线左移,但这种成本的增大具有临界性,即它不可能总是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参与的各要素如中介体系、微观经济主体都将趋于规范和完善,信贷资金获取成本将维持一个高位或趋于下降。相比之下,由经济发展状况、消费需求程度等因素引起的资金需求增加,具有持续扩张的特点,即在经济景气阶段,需求量总是增加的。同时,前述分析也表明,目前农村领域资金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双方力量对比的结果是,贷款获取成本较高拉动曲线左移的力量小于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消费需求增大等因素拉动曲线右移的力量,因此,总体上看,需求曲线呈现右移态势。
2.供给曲线位移分析。一是信贷风险管理趋严使供给曲线左移。基层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的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对信贷员实行严格的“谁贷款,谁收回”的终身责任制;银监部门从行业监管的角度,强化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监管与问责,强化贷存比例管理。如岳阳市农信社,改革试点前的2004年10月末贷存比例为81.3%,改革试点以来,其贷存比例受到严格控制与考核,到2008年末,贷存比已降至64.25%。即便是信贷超常投放的2009年上半年,6月末的贷存比也控制在72.18%。此外,在信贷风险管理趋严的状况下,基层金融机构审慎发展资产业务,对于除小额农户信用贷款之外的信贷投放,几乎都要求提供抵押担保,但农村地区抵押担保物缺乏,这导致农村领域贷款投放处于较低的水平。调查显示,无有效抵押这一问题是几乎所有被调查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
二是农村领域资金外流问题使供给曲线左移。这一问题在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系统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据湖南平江反映,至6月末,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上存系统内的资金为32.52亿元,占全部存款额的51.9%。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34.1亿元,贷款仅4.9亿元,贷存比仅14.4%,邮政储蓄银行贷存比更低至1.5%。
三是农村金融机构筹资成本高于城市金融机构造成供给曲线左移。岳阳市中支2007年上半年开展的一项长期调查显示,农村金融机构交易成本明显高于城市,相比城市领域,农村领域的信贷资金供给曲线更加靠左。
四是信息获取费用、贷款手续费用过高等也导致信贷资金供给曲线左移。农村领域资金供需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往往要经过信息识别、认定阶段而得出是否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的结论,很多时候只能进行高成本的直接调查。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金融机构在贷款时往往采取根据企业注册资本高低来确定授信和贷款与否。由于农村领域企业的注册资本普遍难以达到要求,无法成为金融机构的可贷载体,使得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减少,导致供给曲线左移。
此外,过去农村领域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领域保险和担保等中介机构不健全、金融执法力度和效率不够等因素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隐性交易成本,这些,都造成信贷资金供给曲线的左移。
三、结论及政策含义
综合以上对农村金融环境各要素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在农村领域,由于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信贷资金供需曲线弹性都较小,即信贷资金供需曲线都较陡峭,并且,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曲线向左移而需求曲线向右移(见图3)。假定信贷资金供求曲线最初在B(i0,q0)点达到均衡,现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资金供给曲线由ss0左移到斜率较大的ss1,资金需求曲线由dd0右移到斜率较大的dd1,最后在 A(i1,q1)点重新达到均衡,由图可以看出,在新的均衡点上,利率由i0上升到i1,而信贷资金均衡供给量由q0减少到q1。从B(i0,q0)点到A(i1,q1)点的供需均衡变化可看出,农村领域信贷资金供给量减少,而利率价格升高。关于这个结论,仍可从实证数据得到印证。
利率方面,以岳阳市农信社为例,2009年上半年,所有贷款全部执行上浮利率。其中,6个月以内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1.1245%,最高利率13.869%,最低利率7.839%,其中上浮100%以上的为20.7%;6个月至1年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2.5248%,最高利率15.732%,最低利率8.892%,上浮100%以上的23.6%。而同期,其他金融机构一年以内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96%,最高利率为12.213%,最低利率为4.5%,农信社分别高出6.83、3.52、4.39个百分点。
信贷资源供给方面,也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的逐步减少和农贷的低比例。调查显示,农村地区金融资源密度明显小于城镇,2006年以来,湖南省有315家金融机构网点从农村地区退出。金融资源密度方面,农村也明显低于城镇,其中机构密度明显低于城镇地区,地区差异最大的怀化市超过80倍。
2006-2008年,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比重分别为33.41%、37.24%、36.27%。涉农贷款贷存比(以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为基数计算)分别为31.03%、33.65%、30.51%,比同期全部贷款贷存比分别低20.88、17.19、15.96个百分点。2008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为20.50%,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为18.33%,金融机构贷款增速为10.14%,而涉农贷款增速仅为7.27%,增速明显慢于存款增速与全部贷款增速。
信贷资金满足率方面,整体的满足情况依然不理想。湖南平江反映,当地三市镇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信贷需求满足率仅为20-30%。湖南华容反映,今年来向农信社申贷的70家中小企业总需求为1.2亿元,实际获取贷款0.49亿元,贷款满足率为40.83%。“中国农村微观金融研究课题组”2005年8月的专题调查表明,293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中,73户获得贷款,占比为24.9%。整体来看,信贷资金满足率均不高。
基于以上的分析判断和实证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高利率、低供给的农村信贷资金均衡状态证明,农村信贷服务目前还处于相对低效的状态。农村领域的信贷资金供给-需求弹性小,说明农村领域资金需求和供给受到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农村领域信用环境、法制环境不佳,有效信贷供给主体不足,资金需求主体的弱质性和信息不透明,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权限和资金实力有限等。右移的需求曲线证明,农村领域资金需求量依然较大;左移的供给曲线证明,目前农村领域的信贷资金有效供给不足,主要原因为农村领域资金外流问题较为突出,信贷风险管理过于严格导致金融机构提出更多的担保抵押要求,资金供给方的金融交易成本过高等。如果不解决上述问题,即便信贷资金需求旺盛,资金供给也依然有限。
利率方面也可得出以下重要结论: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增长定律,对缺乏需求弹性的信贷资金,提高资金价格可使资金供给主体增加利息收入。正是由于农村领域信贷资金需求弹性较小,因此资金供应主体可以通过提高资金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息收入,这是农村金融领域资金价格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资金需求的增加引起利率均衡价格的同步增加,而资金供给的不足同样引起利率均衡价格的增加,双方力量共同抬升了利率价格,这也是农村领域利率价格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有关的创新实践及建议
(一)有助于改善农村信贷服务状况的创新实践
1.便利快速了解农户资信状况的农户信用档案建设。湖南岳阳市自2007年起逐步推进此项工作,至今年3月末,岳阳市共有农户142.67万户,其中19.62万户录入了纸质信用档案,占比13.75%;9.64万户录入了电子信用档案,占比6.76%;21.99万户评定了信用等级,占比15.41%;信用农户数、新老有贷农户数34.85万户,占比24.43%;对已建立信用档案且信用良好的35.62万户,累计发放小额信用贷款35.50亿元,余额13.14亿元。
2.通过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推出了多项创新信贷产品,较好解决了信贷风险控制过严和信贷需求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调查显示,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资金需求日趋多样化,信贷需求已由满足农户生活需要向满足经营性资金需要转变,资金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农户;二是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农村经济产业不断升级,农业生产正从原有的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生产经营逐步转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这些都对资金产生了巨大需求;三是资金需求周期延长,目前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逐步延伸到生产周期较长的经济作物,所需资金支持的周期相应增加,而且,除了农产品种植的资金需求外,资金需求还延伸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基于以上变化,传统的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已不完全满足要求,一些新的贷款品种被逐步开发出来。
其一,创新开办“移民后扶资金”质押贷款帮扶规模种养户;其二,创新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其三,依托农业产业化公司和农业生产协会等机构以公司担保方式向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3.通过信贷管理方式创新减低双方交易成本。这些创新主要体现为过去贷款品种操作流程的改良。如农信社推出的“企业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贷款实行“一次授信、最高额抵押、循环使用、余额控制”的管理方法,简化了贷款操作程序,减轻了企业贷款成本。
4.通过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扩大信贷覆盖面。如“金穗惠农卡”产品,今年以来,岳阳市惠农卡和与之相关的农户小额贷款推广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二)推进农村信贷服务创新的政策建议
虽然以上创新实践一定程度缓解了农村信贷服务领域中的部分问题,但总体上看,上述创新实践还不能全面地消除农村信贷服务领域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创新的程度和范围还有待扩大。建议:
1.逐步推广具有可复制性的既有农村信贷服务创新模式。可考虑在更大范围内归并整理成效明显、操作性强、可推广的农村信贷服务创新实践,集合起来后以指导意见的形式发各金融机构参照执行,使这些信贷服务创新可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扩大创新成效。
2.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农村领域信贷资金的有效供给。一是以村镇银行为突破口,加快农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推广建设。二是考虑农村领域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开。充分发挥微观主体自下而上制度创新的积极性,允许其在不吸收公众存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多种形式小额信贷组织,有效服务于“三农”经济发展。三是充分考虑解决农村地区资金外流问题。加快制定并推行“一定比例存款资金投放当地”政策。
3.以减低金融交易成本为目的创新农村信贷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一是全面推进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并逐步扩大到无贷农户。二是充分考虑既有涉农信贷产品操作流程的改良,以及授信和贷款权限的下放,减少时间成本。三是考虑建立批量处理小额信贷的创新服务方式,降低涉农金融机构的操作成本。
4.以适应农村信贷需求变化为方向创新农村信贷产品。这其中的关键,是有效担保抵押品的放宽。农民得不到贷款特别是大额贷款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有效的抵押担保品,一旦寻求到合适的抵押担保品,农村信贷供需中的这一梗阻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如家庭承包土地使用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完全具有抵押物的特征,可以据此开发新的贷款品种;可依托农业生产订单、质押仓单、渔权等权利开办质押贷款品种;对于养殖户,可考虑建立以牛、马、骡、猪等大型牲畜为抵押的贷款品种,实际上大型牲畜在民间借贷中是最常用的抵押品。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国农村金融学会: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三十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4]黄祖辉 刘西川 程恩江:贫困地区农户正规信贷市场低参与程度的经验解释[J].经济研究,2009(4)
[5]高圣平 刘萍:农村金融制度中的信贷担保物:困境与出路[J].金融研究,2009(2)
[6]金烨 李宏彬:非正规金融与农户借贷行为[J].金融研究,2009(4)
[7]杨德勇 蒲斯纬:责任与任务: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的制度解释[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
[8]李海平: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问题[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6)
[9]周孟亮 张国政: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新方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1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