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述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鲁 菲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善对策及建议,以降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提高内部控制运行效果,并取得实质上的效益。
  关键词:内部控制问题 改善及建议
  
  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新《会计法》二十七条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但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它都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主要表现为:(1)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2)如果负有不同责任的职员忽视控制程序、错误判断、甚至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舞弊等,往往导致内部控制失灵;(3)管理人员滥用职权,逾越控制,对设置或实施的内部控制不予理睬,也会使建立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笔者根据切身经验归纳出现代企业管理中有关导致内部控制失效的以下几点现状:
  
  一、企业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一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许多企业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不完善,给企业带来了很大危害。如令大多数企业备感伤脑筋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或难以追回,不必要的支出费用不能控制,投资决策失误等等。损失惨重。
  2、有的企业则根本未建立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没有约束机制。如企业经营观念陈旧,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水平低下,会计账目不实,采购和销售环节“暗箱操作”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3、一些企业依然在采取“事后管理”的传统内部控制方法,发现问题在事后补救,这种管理方法很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4、企业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即使已经制订出相应内控制度,制度的落实方面问题也很多。企业订立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缺乏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领导基本上不起约束作用。
  
  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不能较好的贯彻执行
  
  有的领导只看重资源成本,在岗位设计上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一人多岗情况较为普遍,一些不相容职务没有进行适当分离,缺乏相互制衡的机制,导致内部控制失灵。
  
  三、内审部门形同虚设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自我需要。但是,在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由于独立性不够导致其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实际中内部审计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防错防弊,过分强调事后监督,忽略事前、事中监督,阻碍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管理中应发挥的积极作用,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将给企业经营管理造成极大危害。前几年美国连续爆发的信任危机,就是源于有些公司的内控失效。财务数据虚假,股东权益受到侵害。从我国企业近几年发生的涉及会计违法违纪案件和各有关部门对企业审计检查的结果看,企业内部控制不力、失效给现代企业管理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二、费用支出失控,潜在亏损增加。某些企业为了搞活经济,允许部门经理开支一定比例的业务费用,但对这部分费用的适用范围无明确规定,更无约束监督机制,导致部门经理大手大脚,挥霍浪费,使本来微利的企业出现亏损,本来亏损的企业雪上加霜;有的企业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有的企业主管财务的领导、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挪用、盗窃资金,或与企业外部不法商人相勾结,利用虚假发票,非法侵占企业资金等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
  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在内部控制过程中所取得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一、组织结构方面,公司为有效地计划、协调和控制经营活动,应合理地确定组织单位的形式和性质。并贯彻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地划分每个组织单位内部的责任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比如办理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各个环节相互牵制,按国务院《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现金及银行存款的结算程序,明确现金及银行存款的使用范围及办理现金与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时应遵守的规定,通过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和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确保各项资金的收入与付出,防止非法侵占挪用企业资金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
  二、职权与责任的分配方面。采用向个人分配控制职责的方法,建立一整套执行特定职能(包括交易授权)的授权机制,确保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报告关系和责任。
  1、对授权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及对公司的活动实行监督,逐步建立预算控制制度,及时地按照情况的变化修改会计系统的控制政策。财务部门通过各种措施较合理地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合理地规划和设立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明确存货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程序。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支付必须在相关手续齐备后才能办理。切实保障在采购与付款的控制方面没有重大漏洞。
  3、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能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采取职责分工、实物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能够较有效地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重大流失。
  4、制定可行的销售政策,对定价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

方式以及涉及销售业务的机构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等相关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实行催款回笼责任制,加强对账款回收的管理力度,将收款责任落实到各销售部门,并将销售货款回收率列做主要考核指标之一,能有效提高资金周转率,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5、深化成本费用管理,重视成本费用指标的分解、及时对比实际业绩和计划目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在内部审计控制方面,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负责内部审计事务的审计部。完善其运行程序,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改善内部控制失控的状态。
  四、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风格以及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良好基础。管理层对收到的有关内部控制弱点及违规事件报告都应及时做出适当处理。秉承诚信为本,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求真务实,稳健发展的经营风格,诚实守信、合法经营。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公司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应重视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重视这方面氛围的营造和保持,建立《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工作手册》等一系列的内部规范,并通过严厉的处罚制度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力行将这些多渠道、全方位地得到有效地落实。对胜任能力予以重视,公司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特定工作岗位所需的用途能力水平的设定,以及对达到该水平所必需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还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针对不同岗位展开多种形式的后期培训教育,使员工们都能胜任目前所处的工作岗位,提高内部控制运行效果。
  实务中,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还应当考虑:企业规模、组织系统和所有者权益等特点;经营性质、多样性及复杂程度;传递、处理、保持和接近信息的方法;适用的法规要求等。我国目前不少企业内部控制不甚理想,除知识水平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管理当局建立、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动力、压力、强制力不够。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于新《会计法》的贯彻和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以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企业全面扎实地开展,并取得实质上的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635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