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方法的商业银行效率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雯璐 马占新
摘要:商业银行效率是商业银行经营者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银行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回顾,介绍了在银行效率研究中广泛应用的前沿分析方法,特别是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1)10-0010-04
一、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一)早期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早期银行效率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银行业是否存在规模经济,以及规模经济究竟在多大范围内存在。阿尔哈德夫(1954)最早对银行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以总费用与信贷和投资比率作为平均成本指标,将信贷和投资等收益作为产出指标,针对1938-1950年间美国加州210家银行的效率测算分析,提出银行业存在递增的产出规模效率和递减的成本规模效率。施魏格尔和麦克吉(1961)将总资产作为产出,对美国6000余家银行费用成本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城市中的单一制银行的费用成本随着存款规模扩大而下降。相比之下,具有多分支行制银行成本费用较高,且规模经济无明显变化趋势。
二十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学术界对银行效率的研究重点扩展到银行是否存在范围经济。科拉瑞和詹姆斯(1987)运用聚类分析法设计出“双产品业务范围经济效率模型”,提出当经营的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信息共享时,各类银行都具有降低成本的范围经济效率。伯杰(1993)从成本函数和利润函数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的范围经济概念,并认为范围经济应同时包括投入组合的成本效应和产出组合的收入效应。经过实证研究认为银行业的范围经济很小,通过多样化经营最多使成本降低5%。
二十世纪90年代,学者们对银行效率的研究转向了分析银行管理和内部资源配置上来,即银行控制成本和产生收益的管理能力,也就是银行的前沿效率。莱本施泰因(1966)将前沿效率定义为x,效率,即除规模和范围影响之外的所有技术和配置效率,是关于整合技术、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产来生产给定的管理水平的测度。伯杰和麦斯特(1997)将前沿效率定义为成本效率、标准盈利效率和替代盈利效率。阿里等(1990)测算了1986年美国的322家相互独立的银行的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发现银行业技术效率较高,且银行的规模与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扎伊姆(1995)研究了二十世纪80年代土耳其国有银行、民营银行与外商银行的效率,并分析金融自由化对土耳其银行效率的影响,指出国有银行比民营银行更具有经营效率,金融自由化改善了银行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
(二)银行效率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
伯杰和汉弗莱(1997)对21个国家的130多篇有关金融机构效率的研究论文进行了客观分析和综述,总结出基于前沿分析的银行效率研究方法主要有五种,他们分别属于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大类。
参数方法是一种计量经济学方法,需事先假定效率函数的具体形式,并且考虑随机误差干扰。它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前沿成本函数中的未知参数,继而计算出成本效率。参数方法具体可分为随机前沿法(SFA)、自由分布法(DFA)、厚边界分析法(TFA)和递归厚边界方法(TRFA)。伊萨克和哈桑(2002)运用SFA方法研究了土耳其商业银行的效率。结果表明土耳其商业银行平均利润效率显著高于成本效率,然而成本效率与利润效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较高的利润效率并不一定需要较高的成本效率。安萨里(2007)应用DFA方法研究了巴基斯坦银行效率,提出银行之间效率差距较大,而不良贷款数量和技术水平的差距是引起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
非参数方法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及对偶原理,通过对决策单元投入产出指标的组合分析,评价效率水平。该方法无需预先确定生产函数形式,具有较强的客观性。非参数方法可分为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无界分析法(FDH)。谢尔曼和戈尔德(1985)首次把DEA引入银行业作为效率评价的手段,研究了某商业银行14家分行的经营效率,结果认为DEA有利于判断分支机构营业绩效。伯杰等(1993)使用DEA方法对挪威、瑞典、芬兰三个国家的银行业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证实瑞典的银行业最有效率。帕斯特等(1997)利用DEA法对8个发达国家的427个银行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效率的平均值是0.86。塞西亚(2003)运用DEA方法对印度银行业的产出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印度银行的平均效率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其私有银行的效率低于国有和外资银行。叶米利等(2008)运用DEA方法对西班牙商业银行1992-1998年的效率进行分析,认为样本期内90%的银行效率有所提高,而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并购行为及其他环境因素的作用。
(三)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惠洛克和威尔逊(1999)运用Malmquist指数研究了美国1984-1993年间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生产率变化,发现所有规模的银行技术效率下降,但技术进步指数上升,特别是少数大型银行将边界技术上移,而大部分银行不能赶上这一技术边界,另外美国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下降。克利须那・艾米(2003)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评价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效率及其变化,研究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并且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指数的贡献,而非技术效率变动。比格尔・沙卡尔(2006)以伊斯坦布尔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土耳其商业银行的绩效为研究目标。通过运用Malmquist指数与DEA方法相结合分析了土耳其商业银行的绩效受技术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
总的来看,国外学者对银行效率的研究已十分成熟,研究对象由最初只关注各国内银行间的效率比较扩大到分支机构对单个银行效率的影响,由发达国家的银行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银行。研究内容也涉及了成本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Malmquist指数等多个方面,其研究结论对于我国银行效率研究以及银行业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综述
(一)采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综合技术效率的相关研究
薛峰、杨德礼(1998)应用DEA方法测度了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而对银行经营与管理的综合效率进行了评价。杨宝臣等(1999)运用DEA方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随后评价了某一地区农业银行的14家分支机构其经营行为以及效率的有效性。赵旭(2000)采用DEA方法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效率进行测算,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认为1993-1999年间效率提高但盈利能力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支出大幅度增加。刘汉涛(2004)应用DEA测度了2000-2002年问四大国有银行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结果表明规模无效是导致技术无效的主导因素,四大国有银行规模报酬均递减,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业进人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宋增基、张宗益、袁茂(2009)采用DEA优势效率模型和劣势效率模型测评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计算了国内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排名,发现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总体上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现象不显著。唐云鹤等(2010)运用DEA方法对中国建设银行某省11个二级分行的运营效率、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综合评价,并研究了运营效率综合评价的敏感度,发现提高商业银行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最好的方式是提高贷款额,而非提高账面利润。
(二)采用DEA方法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利润效率、配置效率、X-效率等的相关研究
迟国泰、杨德和吴珊珊(2006)应用DEA方法计算了我国商业银行每年的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指出技术效率低是引起国内商业银行成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而股份制银行与国有银行在配置效率上并无显著差异。杨大强和张爱武(2007)使用DEA方法从标准利润效率和替代利润效率两个角度研究利润效率,测算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较为显著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黄宪、余丹、杨柳(2008)采用DEA三阶段模型,对1998-2005年间我国13家商业银行的X-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X-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配置效率的贡献,四大国有银行平均效率的提高幅度要大于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效率提高幅度。刘星和张建斌(2010)运用DEA方法对2001―2008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进行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利润效率(在54%-69%之间)明显低于成本效率(在73%-89%之间)。要提升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需从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两方着手进行。
(三)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研究
陈刚(2002)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了我国1994-2000年12家商业银行的追该效应和前沿面移动效应,指出银行相对效率的提高可能是银行间内部竞争压力所致,此外银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逐步放宽管制改善外部环境十分必要。张健华(2003)利用DEA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测算了1997―2001年我国41家银行的效率值,并利用Malmquist指数对我国银行业效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不断提高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提高其资源配置率。孙巍等(2005)采用以DEA理论为基础的Malmquist指数测算方法和基于混合数据的计量模型,研究了1996-2002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绩效水平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认为导致银行业整体绩效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生产率水平的下降与可贷资金规模的扩张,降息不是导致其下降的直接原因。朱超(2006)运用DEA方法分别从横截面和纵截面分析了我国13家商业银行2000―2004年间的经营效率,之后又对Malmquist指数做了敏感性分析,认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效率低下主要受规模效率影响,因此需调整银行规模,另外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指数均退步0.01,导致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略有下降。庞瑞芝(2006)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测算我国28家商业银行2000-2004年的经营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发现总体上我国银行业Malmquist呈现上升态势、技术效率下降、规模效率无明显变化,分析认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因素,信息技术发展和宏观环境影响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柯孔林和冯宗宪(2008)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分析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2000-200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4.8%,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另外股份制银行的效率高于国有银行,但股份制银行生产率改进明显低于国有银行。袁晓玲和张宝山(2009)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我国1999-2006年间15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模型检验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资产市场份额、GDP增长率、产权结构多元化等因素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资产费用率、消费价格指数等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有负作用。蔡跃洲和郭梅军(2009)采用DEA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计算了2004-2008年我国11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认为上市银行的Malmquist指数总体略有下降,但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有所上升,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与宏观调控、货币信贷政策等有关。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赵旭和凌亢(2001)采用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1993-1998年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认为影响我国银行业效率的主要因素是银行资产质量、人力资本、经营管理能力等。张健华(2003)使用DEA方法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的因素,认为外部因素有所有权形式、经济环境、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监管政策等的差异,内部因素主要受资本充足程度、不良贷款比、风险资产比、员工素质和生产率等的影响。朱南、卓贤、董屹(2004)引入了DEA“超效率”模型对2000与2001年我国最大的14家商业银行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估,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环境因素,结果发现员工人数过多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提高的一大瓶颈。另外产权关系模糊、赢利能力低则是导致效率长期偏低的重要原因。郭妍(2005)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3-2002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效率值,随后又采用Panel Data模型检验了银行效率的“产权决定论”和“超产权论”,结果支持“产权决定论”,而“超产权论”不适用于我国银行业。郑录军和曹廷求(2005)采用DEA方法对我国国有、股份制和地方性共计25家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估计,并利用计量方法对影响银行效率的若干因素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认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效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集中型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重要因素。陈守东和刘芳(2006)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测算了我国10家商业银行1996-2005年的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证实商业银行在综合效率、成本效率和配置效率间存在交互现象,认为利差收入是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国内银行效率研究方面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为正确评价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制定提升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方案,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责任编辑孙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12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