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rlove模型的中国稻谷供给反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建中 陆迁 沈露
[摘 要]本研究运用现今世界对农业供给方面研究比较成熟的Nerlove理论模型,对1978年至2008年共31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稻谷价格和其他农产品价格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中国稻谷播种面积受价格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稻谷播种面积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容易造成稻谷的供给反应比较慢,导致稻谷种植面积不能根据市场导向及时调整。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提高谷农的种植积极性,确保稻谷的供给满足中国的需求。
[关键词] 稻谷 供给反应 价格 Nerlove模型
一、研究背景
供给反应是了解价格杠杆发挥作用机制的基础。农产品的产出对其价格的反应全面依赖于全部农业资源的调整;而且农业的供给反应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供给弹性表现出农产品供给对其产品价格长期和短期调整的速度和幅度。通过以往的研究和实际的政策制定依据来看,能准确估算弹性系数对相关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有重要的依据。农业供给反应的研究到现在为止经历了接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然而,在起初,限于当时的科研水平,研究这方面的理论和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完全静态的分析方法,忽略了其动态效应,对市场进行了完全竞争、完全均衡、消费者生产决策完全可分性等脱离现实的假设,因此没有有效的现实意义。供给反应函数可以动态并准确的求出包含价格和替代弹性等供给的各种弹性,因此供给反应模型具有更广泛的现实应用意义。
二、实证分析
研究粮食产出的供给反应模型主要有适应性预期调整模型、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和Wickens and Greenfield模型。然而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是现研究中所有研究农业供给反应的计量模型中最成熟和应用最成功的模型。尹荣梁、刘书琪(2007),董国新、王叶元等(2007),司伟、王秀清(2006),李锁平、王利农(2006)等,分别对中国蔬菜、蚕茧、糖料、蔬菜、油料和粮食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进行了分析。
本文以稻谷种植面积作为因变量来构造供给反应模型,引入模型用来分析影响稻谷种植面积的因素包括上一年稻谷种植面积、历年稻谷价格、历年单位面积直接费用。因此,本研究根据自变量的不同选取建立如下稻谷供给反应模型:
(2-1)
其中分别表示稻谷当期和滞后一期的种植面积;表示稻谷滞后一期的价格;表示稻谷滞后一期稻谷单位面积直接投入费用,即种植稻谷的机会成本或费用;表示随机误差。短期供给弹性为和长期供给价格弹性为,预期系数为。
运用OLS对方程2-1进行估计,得到结果如下:
F=92.072,=0.914,调整=0.904,括号中的数值为t值,分别表示在99%、95%和90%的置信水平显著。DW=2.415处于2与4-DL之间,因此自变量无自相关性。
根据计量结果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稻谷的供给反应特征如下:
1.稻谷预期价格的形成。计量结果表明,稻谷预期价格系数为0.353,预期价格系数较小,这说明谷农对价格做出了适应的调整;而谷农根据预期稻谷价格的变动调整粮食播种面积的过程中,从决策制定到计划实施的时滞为2.832,即需要大约三年时间。这也就是说,谷农一般不会简单的只根据上一年的价格情况调整其播种计划,而是综合考虑过去三年的价格变化来调整和安排他们的种植计划。
2.稻谷供给的价格。计量结果表明,中国稻谷短期供给价格弹性为0.169,长期供给价格弹性为0.479。从数据来看,价格弹性较低,说明了稻谷播种面积对价格反应比较迟钝,谷农不能在短期内对价格作出及时的调整。正是因为稻谷播种面积不能对稻谷价格做出迅速调整,出现了历史上稻谷播种面积的周期性的波动。
3.在分析过程中,得到稻谷的直接生产费用的影响系数为负值,且小于稻谷价格影响系数的绝对值。这就说明,费用与稻谷的种植面积成反相关关系,符合实际情况。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相关两组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稻谷播种面积的价格弹性比较低,容易造成稻谷的供给反应比较慢,导致稻谷种植面积不能根据市场导向及时调整,不利于中国稻谷市场的稳定,也给中国粮食安全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以下方法提高谷农的种植积极性,确保稻谷的供给满足中国越来越多需求。
在采取措施方面,一是稳定稻谷的价格,要让农民感受到种植稻谷收益的稳定性,稳定且降低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控制住种植稻谷的生产成本,确保稻谷的收益;二是可以加大从2004年开始,中国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的粮食直补力度,从而直接鼓励农民种植稻谷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农业技术的的创新,培育更优质的新品种、研发更加有效和环保的农药和化肥、提高灌溉设施和科学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提高稻谷的单产产量;四是对农户进行服务和指导,增强其对粮食安全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意识,使其能够根据国家政策和价格引导及时做出相应反应,确保稻谷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尹荣梁,刘书琪. 市场化条件下黑龙江省地产蔬菜供给反应实证分析[J]. 商业经济, 2007(11): 14-18
[2]董国新,王叶元,徐世清,唐斌,霍永康,林健荣. 广东省蚕茧供给反应和收益的实证分析[J]. 蚕业科学, 2007(01): 160-165
[3]司伟,王秀清. 中国糖料的供给反应[J]. 中国农村观察, 2006(4). 2-11
[4]李锁平,王利农. 我国蔬菜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6(05): 59-6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49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