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海南经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东方
[摘 要]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然而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海南地区通过技术和制度的引进模仿以及创新,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可以很好地利用后发优势促使海南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关键词] 后发优势 经济发展 海南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海南岛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这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绝佳背景。
但是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海南的相对落后状态反而使海南具有后发优势,如何利用好海南的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赶超相对先发的经济区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进国家或地区与后进国家或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进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能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比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表现为一种势能优势。
最早提出经济学意义上“后起性”概念的是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他对“后起性”的解释仅是经济不发达状况,没有进一步解释“后起性”有什么样的优势。约翰•穆勒之后,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Gerchenkron ,1962)。格申克龙对19世纪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洲较为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经验分析,并由此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主要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
在格申克龙后发优势假设提出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列维(Levy)于1966年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化,从而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Levy,1996)。之后的阿伯拉莫维茨的后发优势理论始于其“追赶假说”(Abramovitz,1989),即不论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越是落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高,反之亦然。但是这一假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成立。
日本学者南亮进以日本为背景,探讨了日本的后发优势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他认为日本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后发优势中受益。特别是日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之前,或与现代经济增长并行,已经具有了阿伯拉莫维茨所说的很强的消化和掌握现代技术的“社会能力”,具体体现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发达的信息产业和装备产业,这是日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追赶的必要条件,从而印证了阿伯拉莫维茨的有关观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认识和理解了后发优势理论,并在结合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北京大学罗荣渠(1993)归纳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复旦大学陆德明(1999)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动力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能逐步缩小,但总还有一定差距无法消除,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必须更新转换,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清华大学傅家骥、施培公(1999)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武汉大学郭熙宝(2000)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新变化作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如何利用后发优势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国内研究文献还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借鉴别国或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的经验,为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二、后发优势的来源
落后国家或后发展经济可以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可以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巨额资本,从而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后发优势的来源为:
1.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后发展国家通过从先发展的国家那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过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而带来多种利益。这样,后发展国家就能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开始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比起后发展国家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后进国家赶上先进国家的一大优势,因为很多现成的科技知识可以利用。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可以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和开发,引进并消化这些先进技术的成本则要少得多。
2.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制度、管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发展国家大多数缺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技术,这一方面不利于甚至严重妨碍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对低效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完整、统一、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保证经济有序运行的法律制度,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企业制度,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结构转换。在国内方面,后发展国家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地区经济结构,都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即先进部门或地区与传统落后部门或地区并存。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转变(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配置)推动的,这是落后国家的一个特有优势。在国际方面,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将从一个产业转向另一个产业。随着国际资本向外扩张,产业链的国际延伸,发展中国家也将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连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
4.社会意识。后发展国家因受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限制,以及受先进国家经验的刺激和启迪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实现赶超工业化国家的强烈的社会意识,而且一国落后程度越大,这种意识及其功效也就越显著。
5.先发国家的消费示范。先发展国家由于经济的先行发展,消费也比后发展国家成熟、高级。先发展国家人民的消费方式很容易成为后发展国家的时尚,成为后发展国家人民追逐、竞相模仿的对象。先发展国家人民的高消费给后发展国家以示范,引领后发展国家去追求更高水平的消费,给经济以强大的发展刺激。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推动后发展国家消费的升级换代,以需求带动供给,给经济以强有力的推动。
三、海南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
海南经济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海南要改变以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经济就需要很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它不可能自发地发挥出来,这正如阿伯拉莫维茨所论述的那样,要变这种潜在优势为现实的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能力和历史机遇。这就需要海南地区创造使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条件,以及一套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1.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首先需要利用好绝佳的政策环境。这个政策环境,最根本的是政府对海南地区发展的支持。国务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批复是对海南经济发展极大的政策支持。使海南地区在产品市场的推广、先进设备、技术和资本的引进占有很大优势。明确政府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利用好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
2.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个高效的政府。后发展地区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开始工业化、现代化的征程时,内部缺少必要的条件,需要领导层有目的地培育工业化、现代化的因素,不断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有远见卓识、恢宏魄力、驾驭能力、领导权威的政府。紧跟国家的政策,海南省政府和各市区政府严格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改进行政系统的办事效率就成了海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3.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引进模仿以及创新。海南地区的技术层次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但这正可以使海南以低成本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海南还应利用好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做好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新,营造高效的制度环境,加快海南经济的发展。
4.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西方文明之外的国家中,后发优势发挥得比较好的典型代表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他们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管理和法治,许多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观念为国民所接受,因而在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5.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后发优势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如利用后发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需要国内具备引进技术所必须的技术设备基础、人才条件和市场需求。不顾条件许可,乱用后发优势,反而可能事与愿违。就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现实能力角度来看,它需要两个支撑条件:一个是科学技术的支撑条件,另一个是经济实力的支撑条件。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就必然要大力发展教育。目前海南在发展教育方面已稍有起色,如三亚技工学校对海南生源实行三免一补(免学费、书费和住宿费,每月补150元生活费),有力的保障了家境贫困的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但海南地区的教育毕竟与国内其他地区教育的差距还很大,今后在政府投入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事业方面还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C].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 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M].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年
[3]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 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
[8] Levy,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 A Seting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6.
[9] Abramjoritz,Thinking about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6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