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安服务外包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利凯

  [摘要] 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安服务外包影响的分析,对服务外包在西安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指出西安市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安服务外包问题对策
  
  服务外包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业务。客户将原在本机构内完成的某些服务性工作,以签订服务合同的形式外包给机构外的服务供应商完成,以便降低成本。
  在当前全球面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时,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而言是个新机遇。在这种大背景下,西安如何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促进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发展,将服务外包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创新及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战略,加快西安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由“世界加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由“人才培养大市”向“人才使用大市”的转变进程,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必须找准西安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一、西安服务外包的现状
  
  自2006年被授予全国首批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后,西安市委、市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快发展软件产业的意见》和《关于把西安高新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为西安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使西安服务外包产业的空间迅速扩大,产业环境大幅提升,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三个服务外包园区。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企业纷纷进驻西安,集群效应日益凸现。美国Oracle公司、Emerson公司、全球服务外包百强Objectiva、日本瑞萨、美国3DSP以及New Egg等为代表的海外知名企业的不断聚集,使西安服务外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和优化。据统计,西安现有来自欧美、日本等大批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近600家,从业人员近5万人。从事离岸服务外包的企业数共计4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服务外包产业仅2008年就吸纳了1万1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西安正在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中心城市。
  
  二、西安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配套的政策扶持
  服务外包的发展涉及到宽领域、多部门,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进行产业支持。从外包企业的工商登记政策、人才政策到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等,需要有一整套的优惠政策对服务外包进行扶持。虽然西安制定了一些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还缺乏完善配套,往往仅涉及某一领域,加之有些政策(如税收)又无法落到实处,政策效应很难充分体现。
  2.人才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人力资源是我市服务外包的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西安拥有100多所高等院校,作为西部的教育中心,教育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三位,在校大学生80多万人,仅计算机学科专业每年有4万学生毕业。全市有电子信息类科技人员25万,软件人才拥有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仅次于北京、上海,在我国西部位居第一。
  西安虽然拥有多所高校,具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拥有低人力成本的优势,但人才结构并不合理。目前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形结构,而西安现有软件人才结构则呈“橄榄型”,位于产业上层的具有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和管理能力的高端人才、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严重短缺,属于产业基础的软件蓝领比较少,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相对过剩。许多从业人员不适合服务外包的要求,大中专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和基本商务技能普遍较低。据悉,印度每年通过培训获得微软公司认证的工程师就有10万之众,而我们虽然许多人能读懂英文,但说和写的水平较差,难以胜任相关工作。
  3.市场不够规范
  我市服务外包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外包服务质量的监控不到位、服务外包合同不规范、履行合同不严格,缺乏行业标准以及市场不正当竞争等现象仍较多。
  4.西安软件业面临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除西安之外,大连、成都、上海、深圳等也被确定为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地区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同时西安还存在产业空间不足,产业整体规模较小等问题。
  
  三、西安服务外包的对策
  
  1.实施战略规划工程
  制定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把服务外包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明确把服务外包作为吸引外资的重点,力争未来五年内把西安建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
  当前,以现代服务业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方兴未艾。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为降低成本,将把更多的业务外包给低成本国家和地区,为西安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市应加强对服务外包产业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并完善配套,出台《推进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推进地方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立法,营造良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使西安成为门类广泛、吸引力与日俱增的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聚集地。
  2.充分发挥西安的区域优势,不断加强西安服务外包产业接包能力
  如果说,早在两千年前的汉代,西安就已经是世界的贸易中心,以西安为起点,架起东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就从西安延伸到了罗马,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从此启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的区域优势愈发彰显魅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对于西安这样一个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但却具有良好人才基础、优越信息基础设施的城市来说,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不断加快国际产业向西安转移,不断实现城市价值和全球服务外包商业价值的对接,加强西安服务外包产业接包能力。通过实施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化及区域品牌战略,不断改善发展环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外包企业。海外主抓世界500强中的IT公司、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国内主抓软件和服务外包100强企业。同时,针对重点发展领域的企业有的放矢招商,强化区域特色和优势。重点引进一批上规模,有影响力,能带动大量就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并以此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规模化集聚,向产业集群的方向发展,使西安成为中国的服务外包之都。
  3.大力引进和建立各类服务外包培训的综合机构和专业机构,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进一步优化软硬件环境,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更大、更好的空间
  设立专门人才引进基金和专项人才培训基金,鼓励高等院校设立服务外包学院和相关专业,协助、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师资,构建供需互动的服务外包人才供给机制。
  4.实施服务外包合作平台工程
  强化“西安软件与服务外包”品牌宣传,特别是构建海外宣传平台,加大海外的持续宣传力度,为产业国际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搭建国际间交流合作平台,在办好每年一度的“中国BPO国际大会”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西安服务外包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加快西安服务外包业走向世界的步伐,使西安服务外包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价值与竞争力不断增强,使西安成为全球服务外包转移与承接的“明星城市”。
  5.做好对日软件及服务外包
  同国内其他服务外包重点城市相比,西安作为中国最具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日历史文化交流的长河中一直占据着主流。一千多年前,日本和唐朝的文化交流便是以西安为中心,日本人对西安的文化眷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历史文化的渊源造就了日本企业对西安的独特感情。目前在西安开展对日研发和服务外包的企业有50多家,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骨干企业有富士通、 NTTDATA、NEC、索浪、瑞萨、葡萄城、横河西仪、明达科、艾宾、裕日等知名日资企业,并且培育成长出了丝路、科信、汉堂、比特速浪等一批本地对日外包企业。2007年,西安高新区对日外包为4022万美元。西安已成为中国对日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聚集最多的城市,日本企业也越来越认可西安在拓展服务外包业务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根据数据统计,国内服务外包80%以上的业务均来自对日外包,因此对于西安而言,只要找准定位,发挥自身对日外包的优势,将在未来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6.开拓促进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建立适应西安服务外包发展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设立促进服务外包发展基金,加大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建设的引导性投资力度,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增加对从事服务外包产业的企业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创业投资体制。积极畅通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渠道,帮助企业申请政策性支持资金,加强与银行、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等的积极合作,鼓励其加大支持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力度。
  
  参考文献:
  [1]杨圣明:关于服务外包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06)
  [2]卢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7(09)
  [3]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7[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黄慧: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及策略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1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