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下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期时代,财务管理人员充分分析和挖掘企业现有资源并加以利用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工作不再仅仅是对业务进行事后核算报告与监督,已经拓展到从价值链的角度对相关业务进行事前预测并记录和考核相关绩效,并把这些信息反馈到具体业务人员,从而为其后续工作及其方式提供参考意见,扮演了企业经营策略咨询专家的角色。本文聚焦医药流通企业,以业财融合角度对其财务管理方式进行探析。
关键词:业财融合;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
一、业财融合的意义
在管理会计的中心工作里,有一个关键词是“业财融合”。基于业务活动全过程成本管控,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各方面资源的计划与配置参考,而非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侧重于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监管部门和对外的信息披露。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将业务与财务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财务工作的价值,也是管理会计的意义所在。
业财融合是财务向业务环节的纵深延伸,从市场需求出发,在公司经营的规划设计、采购管理、日常运维、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及客户服务等方面均需要财务的介入參与。
业财融合是将财务管理的理念渗透在业务管理的过程中,业务管理将不再是仅关注业务指标的变化,更应该结合财务指标关注业务的效益问题。
业财融合是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业务财务就要通过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价值分析与管理控制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医药流通企业特点及其风险
医药流通企业不同于医药制造企业,受到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在公司运营中对流通周转环节尤为关注。其中业务方面(药品供应和预测需求量及周转率分析)以及财务方面(资金流动)是其核心。
但由于医药流动企业普遍存在管理层不重视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度,财务人员知识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并不注重结合企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企业财务进行有效管理,仍然处于事后记账并反馈结果的传统财务闭环中。
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其业务及财务存在以下风险:
(一)医药市场及政策的变化较快,行业集中度提高
市场及政策的变化会对企业经营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医药市场的改变以及医改政策的调整,都是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属于不可控的因素。尤其是2017年“两票制”的实行,对医药流通企业造成了极大影响,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政策利好头部企业,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经营上的压力更大。
(二)缺乏有效存货周转分析
医药流通企业本质上业务由两个部分构成,即:物流+垫款。医药流通企业由于客户较分散,客户对药品需求时间点及需求量不具有共性。因此,大多数医药流通公司均在客户电讯时发货或者紧急采购后再发货。如若是囤货的方式可以解决无法供货的问题,但囤货极大的占用了企业的资金,这无疑对融资能力有限的医药流通企业存在巨大的资金压力。如若是采用零库存的方式,减少了对资金的占用,但却无法第一时间向客户供货,存在丢失业务订单的风险。
(三)缺乏合理管理机制导致存货积压
在医药流通企业库存管理过程中,未适当引进相应的管理系统,企业未能够向信息化、数据化分析方向发展。仍然采用传统的仓库管理方式。无法确保各个环节内容及数量准确性。未在企业内部构建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将仓储管理与管理人员的薪资挂钩,从而激发相应员工自主性和工作积极性。未将业务、财务、及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无法实现对存货的科学管理。
(四)融资渠道较少
“两票制”的实施将会给医药流通企业带来两方面的融资需求变化。“两票制”改革后,医药流通环节将出渠道扁平化的特点,行业因竞争加剧导致集中度大大提高。医药流通企业整体融资需求会加大,但是银行信贷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大多数倾向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由于缺乏竞争力、信贷资源匮乏等原因,根据优胜劣汰机制,将会逐渐退出流通环节,医药供应链流通企业将会集中于国药、上药等全国性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以及部分省市极强的区域医药配送龙头,信贷资源也将会优先配置于该类目标客户。因此,中小医药流通企业融资渠道将会进一步减少,限制了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步伐,从而使得其需更好的对自有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及预测。
(五)应收账款的账期的持续攀升
对于医药流通企业而言,账期由于“两票制”的实施而变长,资金成本持续升高,而物流成本也是逐步上涨的,导致企业两头受压,规模较小的小公司无法承受资金压力会倒闭,从而导致更剧烈的提高行业集中度。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业估值将将低,规模会增长,但利润的波动率会提高,行业头部公司肯定会股权融资降低自身压力,放大对中小公司的资金优势的,而中小形企业由于无法通过股权融资以及债务融资财务压力过大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
(六)管理层缺乏科学管理的意识
由于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相对管理方式较为粗放,未建立科学全面的企业管理制度,更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预警机制保障企业高效、有序的运行。业务的流程业也是割裂且分离的,企业效率相对低下。财务更是封闭且滞后于业务流程的,没有将财务与业务有机的结合。
三、业财融合角度下医药流通企业财务管理方式探析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以降低经营及财务风险
由于医药流通行业的特殊性,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日益加大,法律法规对医药流通企业的约束性也逐渐增强。为了降低企业经营风险,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行业特点的风险控制系统。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建立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业务流程和相关风险点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使得公司从自身内外部环境出发分析与防范风险、管控流程、优化资源、创造价值。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通过对业务及其相关财务信息的分析与反馈,针对行业发展周期特点及财务指标构建动态分析财务体系,根据动态财务体系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分析并依此有序的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实时更新并跟踪业务的各个环节及其完成情况并进行反馈与优化。 (二)制定科学的存货管理流程,减少存货积压风险
企業应基于科学库存管理的相关流程制定符合其自身的存货管理制度,提高存货管理水平。由于相关法规对医学药品的仓储条件及其环境有标准且严格的规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药品仓储管理制度达到药品的仓储管理要求。对药品进行分类存储,确保员工熟悉相关药品的仓储要求。建立动态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对存货指标进行动态持续的分析,关注存货的供需结构变化情况,避免因库存积压导致的周转率降低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资金占用、利润下降的风险,使业务、财务、及存货管理相关信息高度融合。
(三)基于行业特点优化资本结构,规避财务风险
介于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普遍存在外部融资困难且毛利较低的特点,考虑到债务融资会进一步蚕食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的微薄利润,因此,应尽量减少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由于其资金成本压力较小,应作为首选外部融资方式。另外,由于医药流通企业普遍存在垫款交易,如果存在债务融资,一旦垫款无法收回或者延期收回,会对企业资金流产生巨大的压力。
(四)基于业务数据信息优化资金流
资金流作为企业的血液,关乎企业的生死。一旦资金流出现问题,可能存在企业倒闭的风险。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由于融资难且垫款交易的行业特点,资金流对其尤为重要。需要在整个业务流程层面全面梳理,对譬如采购、仓储、发货、收款环节进行全面资金预算。但是资金预算不是机械的,而是切合企业业务特征的动态反映。
(五)打通业务环节与财务环节,业财融合为企业创造价值
财务管理者要成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的根本途径是能帮助决策者从财务数据中提炼出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信息,对基于业务而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转化为对商业决策有价值的建议。单纯的财务数据展示对于企业管理层并无实际价值可言。财务分析的工作决不能停留在事后做账并将数字填入报表的机械思维中。结合业务流程去深入挖掘业务数据背后所反映的经营管理问题,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的改善经营管理方式,为企业发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且准确的目标,不断的完善与提高企业业务与财务、信息与数据、实物与资金流的融合度才是财务管理者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凤华.医药商业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 (20):259-260.
[2]刘静宜.医药企业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探讨[J].会计师,2017 (04):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1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