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内部控制和企业创新绩效二者的关系出发,回顾和梳理了相关的两类理论,即“内部控制悖论”和“内部控制促进理论”,分析了两种理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影响,并给出了不同企业关于内部控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创新绩效;内部控制促进论;内部控制悖论
  一、引言
  党中央相继在第十九届全国人大,十八大报告和“十三五”规划中多次提出创新的发展理念,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创新发展的重视。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企业的创新密切相关。因此,寻求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当前,国内外相关学者们对企业创新已经展开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作者发现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即“内部控制促进论”;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反向作用,即“内部控制悖论”。因此,本文首先对促进论和抑制论进行了归纳;其次,总结了两种理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本文从企业制度层面和人员层面对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最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企业给出了一些建议。
  二、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促进理论”。早在20世纪90年,有关学者就内部控制与企业创新已经展开了讨论。该理论认为,内部控制减轻了契约的不足,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和代理成本( Stiglitz&Weiss,1981年)。我国的方红星、金玉娜(2013年) 李萍等(2015年)相继提出:内部控制对公司董事、经理、员工都具有规范作用,对降低两权分离中的代理成本和股东信息不对称能够起到抑制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对公司各部门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因此,该理论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会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的提高。
  (二)“内部控制悖论”。该理论认为,内部控制是企业章程、具体条例、行为规范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贯穿于公司的各个层面,僵化的制度措施与企业创新需要的制度灵活性不符( Ribstein,2002年)。Kaplan&Norton( 1996年)认为,企业创新是在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中前进的。如果一个企业过于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只强调人员考核,不敢进行创新中的制度突破,企业的创新发展可能寸步难行,最终企业经营业绩也会大幅下降。因此,过度的僵化的内部控制可能对公司的创新产生反作用,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针对“内部控制促进论”与“内部控制悖论”两种不同的理论,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可分为两方面进行阐述。
  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制度的完善对企业创新发展目标定位的系统化和清晰化。Simons( 1995年) 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系统化的目标,内部控制体系能促进企业目标更加清晰化和系统化。制度越完善,企业创新的效率越高。第二,对企业创新中高管权力的制衡,有效的内部控制及时地将企业信息反馈给公司管理层,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与防范降低了创新活动产生的高風险,保障了创新环境,会降低高管对于创新风险的担忧;再次,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高管过度自信产生的创新过度风险也同样具有约束作用。第三,企业制度的完善对创新的作用。人力资源和创新制度的完善,可以为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反,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给企业创新绩效带来反向作用。第一,过度的和严厉的内部控制带来的企业制度僵化,制度僵化必然导致企业创新受到影响。Jensen(1993年)分析了美国通用电气和万国商业机器公司,发现这些大企业经营业绩的下降很大程度源于过度的内部控制,管理僵化造成公司新业务和新产品的创新进程被搁置,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 Kaplan&Norton,1996年)。第二,过度的内部控制对高管和员工的制约作用。严厉的内部控制降低了高管和员工进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普华永道在2004年和2009年对SOX法案(要求企业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给公司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证明,很多CEO认为过于强调内部控制,会抑制公司高管承担创新性活动风险的主动性; 过于严厉的内部控制和层层审批的公司制度对企业创新带来了巨大的反作用,程度与限制创新投入资金几乎等同。此外,僵化的内部控制也会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进而抑制员工的工作激情,进一步也就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发展( Ribstein,2002)。
  四、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在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方面,两种理论的结论不同。但在企业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是企业各种制度章程的综合,不同的措施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如信息沟通制度的完善与顺通,会促进创新想法的更快更便捷的交流;加强互相监督,会降低公司财务舞弊的风险;完善考评机制,会促进人才的竞争与优秀人员的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会给员工带来更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等。因此,制度完善,发展成熟的企业可能更需警惕过于制度化和过于严厉的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作用;而处于发展初期和制度不太成熟的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绩效带来的更多的是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方红星,金玉娜.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非效率投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3,(7).
  [2]李萍,舒伟,唐清泉,曹健. 内部控制能提高企业R&D投资的价值相关性吗? [J].中国会计评论,2015,(3).
  [3]张娟,黄志忠. 内部控制、技术创新和公司业绩——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6,(9).
  [4]刘晓慧,王爱国,刘西国. 风险管控、高管激励与创新效率——基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
  [5]许瑜,冯均科,杨菲. 媒体关注、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J]财经论丛,2017,(12).
  [6]许瑜,冯均科. 内部控制、高管激励与创新绩效——基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7,(2).
  [6]周雪峰,王卫. 内部控制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综述及展望[J],财会通讯,2019,(12).
  作者简介:
  王  杰(1995.11-),男,会计专硕,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22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