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学生消费观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志坚 彭友霖

  消费观是消费者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态度,是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等涉及整个消费活动诸因素的一种价值判断的态度。大学生是青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的消费观与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研究和分析大学生消费观的转变,有助于我们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价值取向,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前些年相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由注重物质方面的消费观转向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观
  过去由于受物质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消费结构中,大学生的消费主要注重物质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他们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越来越迫切。也就是说,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大交往等方面的消费愿望明显增长,改变了过去注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文化消费的消费观。据有关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中用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订买报刊杂志书籍、人际交往、文体娱乐、休闲旅游等方面,从现在大学生所拥有的物品也可明显看出目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情况。目前电脑、手机、MP3、CD、录音笔已成为大学生追求的“五大件”,可以说现在大学生对电脑、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已被大学生所认可。总之,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成了大学生整个消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这方面的消费比例还会增长。
  二、由注重物质实用性的消费观转向注重实用和美观相统一的消费观
  过去大学生的消费观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只注重物质的经久耐用,而不在乎物质的新旧和式样,随着大学生知识层次、审美观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单纯满足需要的消费观,而转向把物质实用性和审美融为一体的消费观,他们力求花钱少、收益高,购物时既注重于物质的实用性,更侧重于美的体现。特别是现在大学生消费支出主要靠家庭的特殊情况下,这种消费观更明显更普遍。特别是在生活日常用品方面更为明显,如手机、MP3、CD、眼镜,以及女同学的服饰物品,既求实用又求精致美观、漂亮。他们在消费上这种把实用和美观统一的消费观,使绝大多数同学不再把花钱购物作为一种单纯的消费手段,而成为增进精神需要,体现对美的追求,极力表现他们这一特殊群体文化素质的一个方面。
  三、由单一保守的消费观转向多样开放的消费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观发生了很大变化,改变了过去单一保守的消费观,而转向多样开放的消费观念。他们不再满足于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单调生活和单一呆板的消费习惯,而是寻找更丰富、更充实的生活内容,从而使消费模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使学生中出现了多样化开放的消费渠道,如卡拉OK、聚会、健身、社交以及摄影、休闲旅游、打台球、看电影、看体育比赛等已成为部分学生的消费去处,特别是双休日大学生参加课外学习如购买参考书、参加电脑、外语及导游证、会计证、驾驶证等各类证书学习的比例达到30%。这些都是为将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准备的,因为大学生懂得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的人才竞争,只有提升自我的实力才能获得成功,现在的社会不是以往计划经济时代靠关系、走后门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的,一切只能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所以用于自身发展的投资性的消费是大学生多样开放消费表现特征之一。
  四、由从众模仿的消费观转向在消费中突出追求个性的消费观
  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生活的环境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世界最时尚的信息,同时大学生求新、求异的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而过去那种你花我也花,你买我也买的从众模仿的消费观,已被现在大学生追求时尚,突出表现个性特征的消费观所取代。他们注重消费的变异性,先导性和独特性,他们认为物不在多,而在是否“新、奇、特”,尤其要极力表现他们高文化层次的个性特征。如拥有手机的同学经常换“彩壳”;韩国、日本女生喜爱的佩戴头饰、手机挂件、书包挂件等小饰品在中国女大学生中也会迅速流行;女生将黑发染成黄、紫或红的颜色,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写信已成为过去时,发电子邮件、上网聊天已成为学生交往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通讯费用已占列平时生活费用的十分之一。总之,在消费中他们不再表现出模仿别人,而是更多的以自我为主,不仅追求时尚的结合还要表现出独有的个性。
  综上所述,大学生这种消费观的改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在大学生注重全面发展、追求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素质、渴望展现自己的一种愿望,只要我们积极引导,这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456.htm